遣興
齒頰添香生酒暈,檳榔古賁佐扶留。
青青盛向金柈小,拾翠佳人減卻愁。
玻瓈濃露艷幽光,鄭宅春芽斗粉槍。
白嫩蠣房調最滑,綠肥龍虱細生香。
齒頰添香生酒暈,檳榔古賁佐扶留。
青青盛向金柈小,拾翠佳人減卻愁。
玻瓈濃露艷幽光,鄭宅春芽斗粉槍。
白嫩蠣房調最滑,綠肥龍虱細生香。
嚼著檳榔,齒頰間滿是香氣,臉上泛起酒暈般的紅暈,檳榔和古賁草搭配著扶留藤一起食用。把青青的檳榔盛放在小小的金盤里,采摘翠色植物的佳人看了也能消愁。玻璃杯中泡著的茶,濃郁的茶湯泛著清幽的光,如同鄭宅的春茶新芽,如同粉槍般鮮嫩。白嫩的牡蠣肉烹調得最為滑嫩,肥綠的龍虱細細咀嚼也散發著香氣。
齒頰添香:指吃東西后口腔中留有香味。酒暈: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檳榔:棕櫚科植物,果實可食,有消食、驅蟲等功效。古賁:一種香草。扶留:藤類植物,與檳榔一起嚼食。
金柈:即金盤。柈,同“盤”。
拾翠佳人:指采摘花草的女子。
玻瓈:即玻璃,這里指玻璃茶具。濃露:指茶湯。
鄭宅春芽:可能指鄭宅所產的春茶。粉槍:形容茶芽的形狀。
蠣房:牡蠣的外殼,這里指牡蠣肉。
龍虱:一種水生昆蟲,可食用。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生活較為閑適的時期,有機會品嘗各種美食佳飲,從而創作此詩來記錄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生活中的美食和美好場景,突出特點是對事物描寫細致生動,充滿生活情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了解當時的生活習俗和飲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何處黃雞啼復亂,凄清月照疏林。杏花開后雁魚沉,梧桐秋露滴,清淚欲沾襟。
寶鴨香消添獸炭,畫樓人寂寒侵。殘燈明滅擁孤衾。竹敲風故謔,疑是夜相尋。
菟絲從長風,
根莖無斷絕。
無情尚不離,
有情安可別。
看殺春山,翠眉何必長如許。黛邊煙雨。莫使人描取。
掩映高樓,花缺偏窺汝。斑枝樹。令栽無數。遮盡芙蓉路。
溟濛似雨。春色馬頭忙若許。莫笑盈盈。我比楊花落更輕。
韶光如駛。東風已似東流水。任汝飄零。會有時兒解化萍。
今年已有雪,今年亦有梅。
梅花與雪片,日夕相徘徊。
失喜固莫爾,亡憂尚何哉。
不與萬法侶,孔蹠俱塵埃。
開盡梅花柳漸青,東風又滿會稽城。放翁晨起有佳思,婭姹林鶯初試聲。
方池瀲瀲碧波平,曲徑纖纖細草生。席地幕天君但醉,苦無多日是清明。
桃花輕薄柳花狂,蛺蝶翩翩燕子忙。惟有龜堂無一事,閉門白日不勝長。
巷口東風吹酒旗,老人也惜早春時。雨來三日泥沒踝,過盡梅花渾不知。
雪山萬疊看不厭,雪盡山青又一奇。今代江南無畫手,矮箋移入放翁詩。
怕見公卿懶入城,野橋孤店跨驢行。天公遣足看山愿,白盡髭須卻眼明。
再到蓮塘鬢欲絲,
風光翻勝十年時。
鳶飛魚躍池中景,
翠竹青螺畫里詩。
卻恨酒杯欺量淺,
不嫌山鳥嘆歸遲。
尊前且了平生話,
分付將軍莫漫馳。
一樓山色好,
山是飛來山。
座上方外友,
身心俱閒閒。
秋來幾夜夢,
踏月到其間。
更轉語方定,
瓦爐香未殘。
一偈聊相寄,
山寮長日關。
收盤隨俗供,尊酒話平生。湖海窮交淚,風塵羈旅情。
紅顏芳歲換,白眼世途輕。顧已牽緣役,勞勞何所營。
中山同事校文初,廿載驅馳會面疏。
忝竊看花成白首,棲遲種楝只安居。
風吟高葉琴樽曉,云接長溪戶牖虛。
何日扁舟掛冠去,跳湖東畔訪幽墟。
萬壑千峰一道通
震雷聲里掣飛龍
詩人莫賦三千丈
五老峰高未易窮
閑來何事最相宜?重訪山靈話舊知。
半日相陪攜謝屐,一尊豫約醉陶籬。
陽春郢曲誰能和?滄海云帆會有時。
咄咄眉間英氣爽,羨君真肖傅修期。
洛水縈祠外,
嵩云泊棟端。
橋山何必問,
只是葬衣冠。
長安獨過田子舍,留我一玩飛泉畫。
絕壁如聞風雨來,晴天安得蛟龍掛。
吳生跌宕得畫理,潦草落筆皆可喜。
飛泉卻出汨嶂間,山即真山水真水。
客堂六月生晝寒,耳中髣髴高江灘。
源潭窈窕不可測,波浪洶涌多奇觀。
泉邊二老顏色異,偶坐似是莊與惠。
萬里誰論到海心,百年詎識臨淵意。
偉哉田子今儒宗,文標南指匡廬峰。
不須對此更惆悵,會觀瀑布青天上。
杉風松日隔縹緲,云瀧雪贛何雄壯,我常夢往神空向。
豈無吳生好手筆,為我寫寄廬山障。
人生朝陽露,
物變水上波。
茫茫宇宙閒,
如此道義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