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仲春南岸寇警夫征不歸音信睽隔者旬有馀日黯然賦此二首 其二
烽煙遍野阻歸程,
日坐愁城夢亦驚。
淚滴紅綃都濕透,
孤燈獨自剔殘更。
烽煙遍野阻歸程,
日坐愁城夢亦驚。
淚滴紅綃都濕透,
孤燈獨自剔殘更。
戰火在四處蔓延,阻斷了他歸來的路程,我整日困在憂愁的心境中,連夢都被驚擾。淚水不停地滴落在紅綃手帕上,手帕都濕透了,我獨自對著一盞孤燈,一直挑燈到了殘夜。
甲子:干支紀年中的一個年份。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二月。
睽隔:分離、隔絕。旬有馀日:十多天。
愁城:指憂愁的境地。
紅綃:紅色的薄綢,這里指手帕。
剔殘更:挑燈直到殘夜。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
此詩創作于甲子年仲春,當時南岸發生寇警,社會處于戰爭動蕩之中。女子的丈夫出征未歸,且十多天音信隔絕,女子在這種擔憂和孤獨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對出征丈夫的思念與擔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環境描寫和細節刻畫將女子的愁緒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普通民眾在戰爭中的生活與情感狀態。
浩浩長空展巨翼。樽俎雍容,仁者真無敵。壓倒西風看瞬息。指揮戎虜趨瑤席。
邊聲幾輩還自急。羽扇徐揮,旋遣炎威戢。馬首是瞻旗直立。掣鯨身手方群集。
油壁青簾在在家,垂楊曲曲帶煙斜。
未酬環海三山夢,先占閑鷗半席沙。
憂患余生惟中酒,蹉跎晚歲只看花。
從今不管浮沈事,坐送新虹斷晚霞。
神山有威鳳,萬里求其凰。
十載未能遇,翩然歸故鄉。
邂逅梧桐陰,錦翼同翱翔。
羽毛耀文采,顧盼生輝光。
竹實既云美,天運亦復昌。
安能老丹穴,而不思明堂。
天風吹紅云,靈匹此分張。
豈不念棲息,何以酬文章。
一飛儀虞廷,再飛鳴岐陽。
振羽還神山,比翼游扶桑。
拙哉共命鳥,委曲蓬蒿旁。
風雪橋遲。山家共倒鸆瓷。袁安高臥已多時。為子折簡招之。
何如舊日岷陽宅。馬蹄早趁霜熱。滿地昏鴉樹白。煩君敬謝逋客。
林下水邊春欲去。花自忘言,歸日風吹雨。
棐幾湘簾尋伴侶。天涯香草渾無主。
憔悴靈均曾作賦。芳意如何,離思朝還暮。
回首卅年空谷路。當時結佩人何處。
天風搖曳寶花垂,
花下仙人住翠微。
一夜新枝香焙煖,
旋薰金縷綠羅衣。
前古人稀到,重洋我獨經。頓忘幾潮汐,所見一空青。
海外有馀地,天東無盡星。直疑是員嶠,何處訪仙靈。
燠多寒少處,天氣覺長晴。瓜自杪冬熟,日從中夜生。
煙深烏鬼井,潮逼赤崁城。誰見攜吟杖,珊瑚籬外行。
百轉千盤錦石斑,亭臺高置彩云間。簪裾梁苑鄒枚侶,詞賦淮南大小山。霧擁芝房穿洞入,月寒苔磴踏霜還。翩翩飛蓋酣清夜,悵望王孫獨掩關。
前朝陵闕入荊榛,朱邸重開結構新。山壁巨靈藏曲折,石驅東海斗嶙峋。園林自寫詩中畫,丘壑堪容世外身。聞道八公時在席,不知虛左屬何人?
北斗懸巖日月旁,躋攀曾共憩云房。
遙連碧渚疑銀漢,聊當仙槎泛野航。
晝永千峰函瑞彩,夜深諸島競寒芒。
詰朝東逐羅浮路,回首煙霞自一方。
野寺鐘鳴后,溪橋雨合時。杖藜能過我,酌酒更論詩。
意作匆匆別,仍愆得得期。近知疏問訊,不那費懷思。
好士今誰是,憐才亦漫云。詎須隨進士,直擬慕徵君。
確論終當有,浮言斷莫聞。兒曹與馀子,錄錄更紛紛。
商山昔有卑辭召,傅野今無審象求。
世態眾狙更喜怒,市聲百鳥各喧啾。
力耕且趁農東作,懶出難陪知北游。
九萬里天渾是月,夜深無伴獨登樓。
蒼蒼輦路但斜暉,月出衣冠事已非。
六代松楸辭玉殿,中峰陰雨見龍旂。
蠻奴小隊呼鷹過,漢女春魂化燕歸。
多少哀笳吹不散,五云猶繞御床飛。
岱頂俯兒孫,寒入喬松落落。夢到嚴陵灘畔,看鳶飛魚躍。
巖花山鳥正迷人,矯首仰先覺。咳唾九天飄下,肯但專丘壑。
石翁不羈人,騰踔詫豪唱。
闔閭佳山水,懷抱足幽曠。
修竹叢一軒,湖光枕清漾。
陶謝快同游,述作勞意匠。
海內走盛名,脫略睨卿相。
翛然八十年,布衣得無恙。
追昔仁宣間,詞場聲價壯。
乃知出與處,遭時乃有當。
瓟庵平生交,擬之陸魯望。
蕭條秋雨夕,
蒼茫楚江晦。
時見一舟行,
濛濛水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