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萱堂就養江北
自別庭幃淚滿襟,
更無消息雁魚沉。
何時重效斑衣舞,
依舊承歡遂素心。
自別庭幃淚滿襟,
更無消息雁魚沉。
何時重效斑衣舞,
依舊承歡遂素心。
自從和母親分別后我淚滿衣襟,再也沒有母親的消息,音信斷絕。什么時候能再次像老萊子那樣穿著彩衣逗母親開心,依舊在母親身邊承歡,實現我一直以來的心愿。
庭幃:原指父母居住之處,后借指父母。
雁魚沉:古人有魚雁傳書之說,“雁魚沉”指沒有音信。
斑衣舞:相傳春秋時楚國隱士老萊子事親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斕衣,作嬰兒戲以娛父母。
素心:本心,這里指侍奉母親承歡膝下的心愿。
從詩題可知,詩人的母親前往江北生活,詩人與之分別。可能是因為距離或其他原因導致音信不通,詩人在這種情況下創作此詩,抒發對母親的思念和渴望盡孝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明確,圍繞對母親的思念和盡孝心愿展開。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傳統的孝親文化。
今朝二月二十,又是清明寒食。
靈云不見桃華,爭信曲中有直。
是曲耶,是直耶,多虛不如少實。
秦川中。
血沒腕。
唯有涼州倚柱觀。
貪生不憂老至,
徇名卻忘行卑。
一日又復一日,
遑遑自欲何之。
風雨蕭蕭夕,春寒燈較昏。茅檐數椽屋,荻浦幾家村。
網到江鱗活,沽來市酒渾。焙衾共結局,一覺眇乾坤。
一一溪邊石,堆成幾別離。青蒲駛檣本,黃葦掠船墀。
話別從今日,云來是幾時。藏心栗黃蟹,歸買配香炊。
日夕倚樓望,
行人歸未歸。
斷魂與殘夢,
相逐雁南飛。
險危屢涉尚未慣,
沙上盡認家為曹。
江空不見雨點大,
船隘莫禁人語高。
藻耀霜林八月中,
累累赪卵石湖東。
篾包箬裹滿筠籠。
天上渴烏偷樣好,
鑄成一點橘般紅。
蓬萊夜半已曈昽。
一拜膺門百感并,
歸來猶自悵平生。
客窗展轉難成寐,
風雨蕭蕭永夜心。
生來長誦老夫詩,
那可無詩慶浴兒。
得巽曾吟吟是讖,
果然先偶次從奇。
伯仲之間見武侯,中原一鶚正橫秋。
諸君未痛黃龍飲,片紙翻令白日愁。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年積力為何休。
可憐壯士中興恨,百二山河半未收。
興來小渡喚方舟,霽色天教足勝游。
但覺賞心追昔事,不知飛詔下皇州。
班行便覺九天近,登覽何辭一日留。
懸想他時百僚上,亦思清景幾回頭。
樗材法檃栝,拳曲無舊痕。百川學大海,巨細同一源。浮交昔已薄,所負在師門。師門忽代謝,三載殊涼溫。
閒庭閉白日,重級生軿軒。素懷遠莫致,愴恍思舊言。高樓春日暉,結茝攬庭樹。回廊帶曲室,一一舊趨步。
古歡十二載,針砭起沈痼。隆冬素雪飛,桑榆凍已暮。回風動地來,人事變新故。安得三神山,借作長年駐。
白露下庭草,寒蟬休樹林。獨弦發哀歌,中夜調素琴。高言媲教德,觀海難為深。憂懷覯群小,吶吶如不任。
世無趙文子,焉知隨會心。帝鄉日以遠,言笑不可尋。愿托晨風翮,遐寄沖霄音。
與君萬里別,相送若為情。
夾岸花爭發,沿山鳥亂鳴。
帆懸春水色,楫帶早潮聲。
此去銀河近,仙槎風浪平。
大暑流金石,
寒風結凍云。
梅花香度遠,
自有一枝春。
玉鏡留盟,蕊珠證果,彩鸞一紙人間。攀桂仙郎,艷稱璧合良緣。
媧皇莫補情天缺,望銀河、風引舟還。護遺芬、寶扇徵題,故劍同看。
黃門老去猶追感,誦凄清誄筆,永眷釵鈿。慧業三生,外家曾溯淵源。
粲花詩句簪花字,付燃脂、集里流傳。麗金箱、片羽光芒,增色彤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