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
白檀山下水聲秋,地踞潮河最上流。
日暮行人尋堠館,涼砧一片古檀州。
白檀山下水聲秋,地踞潮河最上流。
日暮行人尋堠館,涼砧一片古檀州。
白檀山下,流水聲帶著秋意,此地位于潮河的最上游。傍晚時分,趕路的行人尋找著驛站,古老的檀州城傳來一片搗衣的聲音。
白檀山:山名。
堠館:驛站。
涼砧:寒秋時搗衣的聲音。砧,搗衣石。
檀州:古州名,在今北京密云區一帶。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密云地處北方,詩人可能在秋日出行路過此地,看到秋景和行人等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秋日旅途所見之景,抒發孤寂感慨。其特點是意境清幽,以景傳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當時密云一帶的秋日風情。
浮艷侵天難就看,清香撲地只遙聞。
春風也是多情思,故揀繁枝折贈君。
非鑄復非熔,
泓澄忽此逢。
魚蝦不用避,
只是照蛟龍。
寒池月下明,
新月池邊曲。
若不妒清妍,
卻成相映燭。
幾歲生成為大樹,一朝纏繞困長藤。誰人與脫青羅帔,看吐高花萬萬層。
幸自枝條能樹立,可煩蘿蔓作交加。傍人不解尋根本,卻道新花勝舊花。
來朝當路日,承詔改轅時。
再領須句國,仍遷少昊司。
暖風抽宿麥,清雨卷歸旗。
賴寄新珠玉,長吟慰我思。
嗟爾戎人莫慘然,
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無歸望,
直去長安路八千。
濁水污泥清路塵,還曾同制掌絲綸。
眼穿長訝雙魚斷,知公不久歸鈞軸,應許閑官寄病身。
中郎有女能傳業,
伯道無兒可保家。
偶到匡山曾住處,
幾行衰淚落煙霞。
早晚飛來入錦城,
誰人教解百般鳴。
春風紅樹驚眠處,
似妒歌童作艷聲。
祖席洛橋邊,親交共黯然。
野晴山簇簇,霜曉菊鮮鮮。
書寄相思處,杯銜欲別前。
淮陽知不薄,終愿早回船。
憑高試回首,一望豫章城。
人由戀德泣,馬亦別群鳴。
寒日夕始照,風江遠漸平。
默然都不語,應識此時情。
荊山已去華山來,
日出潼關四扇開。
刺史莫辭迎候遠,
相公親破蔡州回。
漠漠輕陰晚自開,
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
有底忙時不肯來。
城上赤云呈勝氣,
眉間黃色見歸期。
幕中無事惟須飲,
即是連鑣向闕時。
陸孟丘楊久作塵,
同時存者更誰人。
金丹別后知傳得,
乞取刀圭救病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