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煖海棠盛開三絕 其三
當年手種滿河陽,
人樹而今各老蒼。
誰向棠陰遺老說,
潘郎不是舊潘郎。
當年手種滿河陽,
人樹而今各老蒼。
誰向棠陰遺老說,
潘郎不是舊潘郎。
當年親手在河陽種下的花木,如今人和樹都已變得蒼老。有誰會向在海棠樹蔭下的老人說,潘郎已不再是當年的潘郎了。
河陽:古縣名,今河南孟州西,西晉潘岳曾任河陽令,以遍種桃李聞名;
棠陰:海棠樹蔭,此處指海棠樹;
遺老:經歷世事變遷的老人;
潘郎:指潘岳(字安仁),西晉文學家,以貌美、善詩賦著稱;
老蒼:蒼老,形容人和樹木因歲月流逝而衰老。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晚年,冬日見海棠盛開,觸景生情。由海棠聯想到西晉潘岳任河陽令時遍種花木的典故,借“人樹各老蒼”的今昔對比,抒發對歲月流逝的無奈與自身衰老的感慨。
詩以潘岳河陽種花為引,通過“當年”與“而今”的對比,以樹喻人,含蓄表達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主題。用典自然,情感深沉,語言質樸而余韻悠長。
真僧相勸外浮華,
萬法無常可嘆嗟。
但試尋思階下樹,
何人種此我看花。
強吳矜霸略,講武在深宮。
盡出嬌娥輩,先觀上將風。
揮戈羅袖卷,擐甲汗裝紅。
輕笑分旗下,含羞入隊中。
鼓停行未整,刑舉令方崇。
自可威鄰國,何勞騁戰功。
迎冬小雪至,應節晚虹藏。
玉氣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飛鳥罷呈祥。
石澗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殘陽。
舒卷應時令,因知圣歷長。
何處青蘋末,呈祥起遠空。
曉來搖草樹,輕度凈塵蒙。
水上微波動,林前媚景通。
寥天鳴萬籟,蘭徑長幽叢。
漸飏摶扶勢,應從橐鑰功。
開襟若有日,愿睹大王風。
御溝回廣陌,芳柳對行人。
翠色枝枝滿,年光樹樹新。
畏逢攀折客,愁見別離辰。
近映章臺騎,遙分禁苑春。
嫩陰初覆水,高影漸離塵。
莫入胡兒笛,還令淚濕巾。
寂然秋院閉秋光,
過客閑來禮影堂。
堅冰銷盡還成水,
本自無形何足傷。
受命籠齊鵠,交歡獻楚王。
惠心先巧辯,戢羽見回翔。
意適清風遠,憂除白日長。
度云搖舊影,過樹閱新芳。
直取名翻重,寧唯好不傷。
誰言滑稽理,千載戒禽荒。
千年泰山頂,云起漢皇封。
不作奇峰狀,寧分觸石容。
為霖雖易得,表圣自難逢。
冉冉排空上,依依疊影重。
素光非曳練,靈貺是從龍。
豈學無心出,東西任所從。
何處年華好,皇州淑氣勻。
韶陽潛應律,草木暗迎春。
柳變金堤畔,蘭抽曲水濱。
輕黃垂輦道,微綠映天津。
麗景浮丹闕,晴光擁紫宸。
不知幽遠地,今日幾枝新。
有客陳兵畫,功成欲霸吳。
玉顏承將略,金鈿指軍符。
轉佩風云暗,鳴鼙錦繡趨。
雪花頻落粉,香汗盡流珠。
掩笑誰干令,嚴刑必用誅。
至今孫子術,猶可靜邊隅。
鳳池開月鏡,清瑩寫寥天。
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懸。
菱花凝泛滟,桂樹映清鮮。
樂廣披云日,山濤卷霧年。
濯纓何處去,鑒物自堪妍。
回首看云液,蟾蜍勢正圓。
朱門映綠楊,
雙闕抵通莊。
玉佩聲逾遠,
紅塵猶自香。
早寒青女至,零露結為霜。
入夜飛清景,凌晨積素光。
駟星初晰晰,葭菼復蒼蒼。
色冒沙灘白,威加木葉黃。
鮮輝襲紈扇,殺氣掩干將。
葛屨那堪履,徒令君子傷。
異方占瑞氣,干呂見青云。
表圣興中國,來王謁大君。
迎祥殊大樂,葉慶類橫汾。
自感明時起,非因觸石分。
映霄難辨色,從吹乍成文。
須使流千載,垂芳在典墳。
浮光上東洛,揚彩滿圓靈。
明滅淪江水,盈虛逐砌蓂。
不分沙岸白,偏照海山清。
練色臨窗牖,蟾光靄戶庭。
成輪疑璧影,初魄類弓形。
遠近凝清質,娟娟出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