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詞二首 其二
黼翣方徐轉,龍輴望已遙。
胥濤平似掌,禹穴儼如朝。
喪考群心痛,號旻圣孝昭。
稽經崇廟號,萬世永尊堯。
黼翣方徐轉,龍輴望已遙。
胥濤平似掌,禹穴儼如朝。
喪考群心痛,號旻圣孝昭。
稽經崇廟號,萬世永尊堯。
飾有黑白斧形圖案的棺飾正緩緩轉動,載著皇帝靈柩的喪車已漸行漸遠。錢塘江的波濤平靜如掌,大禹的墓穴莊嚴得如同接受朝拜。先帝去世讓群臣痛心,皇帝號哭著向蒼天表達的孝心昭然可見。依據經典尊崇先帝廟號,讓先帝能像堯帝一樣被后世永遠尊崇。
黼翣(fǔ shà):古代出喪時棺木上的裝飾,形如扇,繪有黑白相間的斧形圖案。
龍輴(chūn):載運天子靈柩的車。
胥濤:指錢塘江潮,傳說伍子胥死后被投入錢塘江,化為潮神,所以稱錢塘江潮為胥濤。
禹穴:相傳為大禹的葬地。
考:指死去的父親,這里指先帝。
旻(mín):天,蒼天。
稽經:依據經典。
尊堯:把先帝比作堯帝來尊崇。
此詩應創作于宋高宗去世后。宋高宗趙構在位多年,其去世是當時的重大事件,朝廷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挽詞,以表達對高宗的哀悼和尊崇。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宋高宗,突出葬禮的莊重和皇帝的孝心。其特點是意境肅穆,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歷史事件和文化氛圍。
柳岸松門勝處通,馬蹄踏霧入空蒙。
春寒有力欺游子,天色無情沒斷鴻。
雨腳遠連山腳暗,杏梢斜倚竹梢紅。
??裘擁鼻吾衰矣,年少猶嫌料峭風。
行徧天涯與地隅,筋骸那比十年初。
朱顏有酒且留住,白發無方能埽除。
未得歸田先作賦,專攻種樹已成書。
祗今飛到南山下,猶解清晨出荷鋤。
曉霧朝暾紺碧烘,橫塘西岸越城東。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葉中。
信腳自能知舊路,驚心時復認鄰翁。
當時手種斜橋柳,無限鳴蜩翠掃空。
仙翁來佩玉符麟,綠發無霜照碧筠。
永夜闌干千嶂月,清風揮麈七州春。
塵埃不隔壺中境,功業猶關物外身。
鸞鶴莫驚兵衛峻,主人元是白云人。
秋蕓有春綠,疎籬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黃。
寧當念衰落,政爾事容光。
及時且自好,來日殊未量。
綠葉焦心展,紅苞竹籜披。
貫珠垂寶珞,剪彩倒鸞枝。
且入花欄品,休論藥裹宜。
南方草木狀,為爾首題詩。
渥丹楓凋零,濃黛柏幽獨。
畦稻晚已黃,陂草秋重綠。
平遠一橫看,浩蕩供醉目。
落帆金碧溪,嘶馬錦繡谷。
世界真莊嚴,造物極不俗。
向非來遠游,那有此奇矚。
滟滪之石誰劖鐫,惡駭天下形眇然。
客行五月潦始漲,但見匹馬浮黃湍。
時時吐沫作??淖,灂灂有聲如粥煎。
蜀江西來已無路,鑿山作澮方成川。
瞿唐之口狹如帶,乃欲納此江漫漫。
奔流下赴故偪仄,汝更爭道當其前。
舟師欹傾落膽過,石孽水禍吁難全。
山川丘陵皆地險,惟此險絕余難肩。
東坡筆端喙三尺,愿與作賦評嘲喧。
云非此石峽更怒,臼頭忽作傾城妍。
我從巫山飛一棹,歡喜偶脫蛟龍涎。
是非信否未暇詰,且上高齋清晝眠。
華燈收盡江梅落,別有橫枝照林薄。
天教閬苑染芳根,小住山城慰蕭索。
騰騰醉后酒紅醺,淡淡粧成笑靨新。
斟酌東君已傾倒,為渠都費十分春。
別乘胸懷有風月,催喚清尊洗愁絕。
花知主客得不凡,一夜光風融絳雪。
樓頭煙暝吹單于,花梢掛星光有無。
歸來境熟落春夢,夢入鎖香紅綺疏。
繞枕蚊相聒,翻釭鼠自忙。
早衰秋夢亂,不寢曉更長。
賦擬騷人屈,吟成病客莊。
安心無可覓,隨處且為鄉。
結束晨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疊疊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彎。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當年仗外揖高標,繡?蘆鞭寶馬驕。
瓊苑天香飄合坐,碧城山色照同僚。
思歸意決吾張翰,贈別情深子繞朝。
蟹籪魚梁從此去,他年書札墮煙霄。
憶昔北征秋遇雪,穹廬苦寒不堪說。
飛花如席暗燕然,把酒悲歌度佳節。
胡兒館客類西河,??戶不容浮蟻泄。
當時已分餐氈莩,寧復夢游炎嶺熱。
忽逐梅花行萬里,又與故山輕話別。
天公恐我愁瘴霧,十日號風吹石裂。
同云乃肯度嚴關,一夜玉峰高嶻嵲。
老榕蓊密最先縞,穉竹枵虛時一折。
須知桂海接蓬瀛,滿目三山白銀闕。
不管樓高翠袖單,但嫌酒淺金杯凸。
東郭先生履雖敝,詩情卻鬭冰壺潔。
歸撚凍髭搜好句,山館青燈對明滅。
為憐葉氣到黃茅,何止森森松柏悅。
豐年作守會飽暖,羈宦思歸自愁絕。
豈無菊徑樂琴書,亦有秫田供曲糵。
東岡雪后一犁春,誰在陂頭憶調燮。
碧空無處泊同云,晴入荒園鳥雀馴。
冰面小風池欲動,雪邊濃日瓦如薰。
塵容俗狀長為客,冷蕊疎枝又作春。
詩卷豈能生暖熱,犯寒聊復惱比鄰。
店舍煙火寒,塵沙亭堠遠。
嫣紅糝蕓綠,春事亦已晚。
年芳去踆踆,江水來袞袞。
故人瀟湘逢,留落一笑莞。
已張七里飲,更出深溪餞。
草間艷紅粉,竹里趣廚傳。
故意如許長,由來共鄉縣。
愧我不能觴,負此離歌囀。
別愁滿天末,不醉何由遣。
卻憶支使君,風前白波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