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其八
溪北溪南一雨通,山村佳處便掀篷。老身不怕無安處,著在漁翁保社中。
溪北溪南一雨通,山村佳處便掀篷。老身不怕無安處,著在漁翁保社中。
大鵬九萬苦不足,尺鴳搶榆恒有余。除卻逍遙真際在,便應方朔羨侏儒。
百挺瑯玕直復斜,午熏搖入小窗紗。偶然將作清漪看,碧浪湖頭一釣艖。
九月微霜未授衣,桑榆向暖發堪晞。不知紫翠峰頭斂,愁見棲鴉閃閃歸。
數拳培塿小亭前,澗壑峰巒亦宛然。不似壺公暫時幻,主人留結著書緣。
宗五汝宗五,
呼天訴民苦。
恨不漆頭顱,
留看民歌舞。
天上歸來,司命醉馀,家人合迎。訝蒙莊書幻,神原號髻,諾皋志怪,童亦名铏。難覓黃羊,只斟綠蟻,小市簫聲喚買餳。寒宵盡,早踞觚語好,黔突春生。
瓣香脈脈通靈。訴口腹尋常累不輕。嘆火需朋舉,常如僧飯,釜非嫂轑,那羨侯鯖。避煬何人,先炊有典,一飽無求掩竹扃。吾儕事,向山空歲晚,稍理遺經。
安穩閒房,仗爾平生,寢興載司。記窗橫窺月,情柔似水,屏遮聽雨,鬢改成絲。金盡低顏,玉存暖老,漸近橫陳嚼蠟時。吾衰矣,但摸棱不管,趺坐偏宜。
一杯酌爾休辭。想此夕殷勤也合知。笑放懷物外,年年夢蝶,求官何處,日日支龜。早起雖慵,春來更健,睡法希夷好護持。寧須羨,設沈香八尺,花下頻移。
辛苦驅馳瘴海濱,逢厓遺恨欲沾巾。
田家義士寧臣漢,魯仲高風不帝秦。
井澳旌旗空落日,平章波浪尚愁人。
千秋噴薄淩霄漢,猶是英雄氣未申。
多病劉郎瘦。最傷心、天寒歲晚,客他鄉久。大舸翩翩何許至,元是高陽舊友。便一笑、相歡攜手。為問武昌城下月,定何如、揚子江頭柳。追往事,兩眉皺。
燭花細剪明于晝。喚青娥、小紅樓上,殷勤勸酒。昵昵琵琶恩怨語,春筍輕籠翠袖。看舞徹、金釵微溜。若見故鄉吾父老,道長安、市上狂如舊。重會面,幾時又。
赤路如龍蛇,不知幾千丈。
出沒山水間,一下復一上。
伊予獨何為,與之同俯仰。
數枝斜出竹籬邊,
不染塵埃似散仙。
歷盡風霜無限苦,
春來獨占百花先。
谷口逃名處,何如鄭子真。
種松曾買地,養竹為投綸。
歲月杯中盡,琴書枕上親。
鹿車應共挽,持此謝風塵。
西窗一雨又斜暉,
睡起薰籠換夾衣。
莫放珠簾遮洞戶,
從教燕子作雙飛。
小橋西畔柳絲絲,蕩漾漁舠槳一枝。
蠶戶動忙封女廟,魚苗齊放足公池。
嫗憐同病談家婦,兒愧無儀避塾師。
應有采風來里闬,一謠一諺譜新詩。
定應春到今日幾,但覺耳邊多醉人。
已分馀生不如舊,卻應佳句漸能新。
悲來徒有縈心淚,情盡空驚滿眼塵。
到得錐無真我輩,一簞猶是作家貧。
圜扉望斷屬車塵,聞道鑾輿出禁闉。
五夜斗杓初建子,孤臣霜鬢未逢辰。
雉羅既說嗟何及,龍性誰言不可馴。
猶有鐘儀數行淚,南冠相對共沾巾。
君住天臺我住明,相逢千里亦多情。政須蒼石銘詩刻,不羨銅盤歃血盟。
潘岳春吟花似海,陶潛晚嘯柳如城。斯文甚荷風聲接,比屋弦歌樂治平。
滿城風雨落花深,望望溪山思不禁。笑我窮經空白首,多君視篆祇丹心。
壽春欲解時苗犢,單父頻聽宓賤琴。誰是玉堂揮翰手,墨卿須致竹窗陰。
三書卻聘至今傳,高節清風尚凜然。
列傳補書宜國史,此邦議祀合鄉賢。
荒祠日冷雙門闕,遺寨云封一線天。
斷句零章待搜緝,蠹馀留續谷音編。
四十七士人同仇。四十七士心同謀。一盤中供仇人頭。
哀哀燕雀鳴啁啾。泥首泣訴圍松楸。臣等無狀恐為當世羞。
君雖有臣不能為君持干掫。君實有弟不獲傳國如金甌。君亦有國民,不敢興師修戈矛。猶復靦顏視息日日偷。
臣等非敢國法讎。伏念國亡君死實惟仇人由。
當時天使來,奉命同會酬。環門觀禮千人稠。彼名高家實下流。罵我衣冠如沐猴。笑我朝會啼禿鹙。我君怒如鯁在喉。拔劍一發不復收。
烏知仇人不死翻貽家國憂。臣等聞變行嘆復坐愁。或言死拒或言死請無能連一籌。
同官臭味殊薰蕕。一國蒙戎如狐裘。
最后決意報讎同力戮,灑血書誓無悔尤。四十七士相綢繆。
蹈間伺隙忽然歲一周。昨夜四更月黑至鵂鹠。眾皆衷甲撐鐵兜。長梯大椎兼利鍭。或逾高墉或逾溝。開門先刃鈴下騶。大呼轉斗如貔貅。
彼仇人者巧藏驅,如椽銀燭遍宅搜。神恫鬼怒人焉瘦,闖然首出霜鋒抽。
彼盤之中血髑髏。先公猶識傖父面目不?此一匕首先公所賜繞指柔。請公含笑試吳鉤。
忽復赍齊恨埋九幽。臣等事畢無所求。愿從先君地下游。
國家明刑有皋繇。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檻車囚。不愿四十七士戴頭如贅疣。唯愿四十七士駢死同首丘。
將軍有令付管勾。綱輿分置四諸侯。明年賜劍如杜郵。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
一時驚嘆爭歌謳。觀者拜者吊者賀者萬花繞冢每日香煙浮。
一裙一屐一甲一胄一刀一矛一杖一笠一歌一畫手澤珍寶如天球。
自從天孫開國首重天瓊矛和魂一傳千千秋。況復五百年來武門尚武國多賁育儔。
到今亦穗義士某某某某四十七人一一名字留。內足光輝大八州。外亦聲明五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