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和祫享三首 其三 送神用《興安》。
四祖基慶,三后在天。薦侑備成,靈娭其旋。孝孫應嘏,受福永年。送之懷之,明發惻然。
四祖基慶,三后在天。薦侑備成,靈娭其旋。孝孫應嘏,受福永年。送之懷之,明發惻然。
大廈新成燕雀歡,與君聊此共清閑。
地居一郡樓臺上,人在半空煙雨間。
修復盡還今宇宙,感傷猶記舊江山。
近來又報秋風緊,頗覺憂時鬢欲斑。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短屐平生幾兩穿,錦囊真得當家傳。
山中老去稱庵主,天上將來說地仙。
面皺不妨筋骨健,舌存何必齒牙全。
金精深處苓堪飯,更住人間八百年。
元豐五年正月日,洛中耆英佳話出。當時韓公七十九,歡噱賡酬老吟筆。
偉然冠劍照孔鸞,鮐背鳩杖蒲輪安。韓公而下文寬夫,相高以壽不以官。
洛塵已隨流水急,云仍相逢松下石。顧我行輩真我來,兼謩故事強安排。
約對青山共長久,醉歌要賽滁州守。愿隨后社著深衣,闌風伏雨從是非。
便令攜樽西墅去,山花山鳥為歌舞。招招瑤母來庭闈,拍手共笑偷桃兒。
吾山陂陀白云滿,猿鶴司我北門管。紫霞隔斷雞犬聲,下有琥珀滋長齡。
向來福地七十二,此亦清高仙地位。朝游昆侖暮崆峒,駕風鞭霆迎我公。
丹崖翠壁千萬丈,與公上上上上上。
淡和心事葛天民,回首歸來清渭濱。
長倩君賓孫子行,道原義仲輩流人。
一生受用忘非是,萬事升沉等故新。
近日貞元朝士少,蒲輪有命出楓宸。
白扇揮殘暑,青鞋踏嫩晴。
花床尋小隠,石鼎引長鳴。
紗帽有時去,酒壺惟意傾。
山僧癡與坐,閑卻瘦彌明。
江流風??,云薄雨絲絲。
上馬忙呼繖,巡簷靜看棋。
露天廚作濘,沙地水生池。
秉燭留前夕,茲游更絕奇。
男兒易為別,尋尺固可輕。
今日摻子祛,凄惶不自平。
豈其道里遠,要是隔音形。
春風卷行跡,車馬無留征。
回首高陽峰,隠約林間明。
幽居倚翠巒,塵事不相干。
天地醉來小,琴棋靜里歡。
雨苔春徑綠,風竹夜窗寒。
若問長生術,金爐有寶丹。
慶歷甲申歲,旱極憂民田。農夫不得耕,相顧愁兇年。
帝心恐民憂,詔遣祈山川。郡國舉祀典,齋戒陳豆籩。
望祭復雩龍,禱之必精虔。經旬杳無報,旱氣增于前。
菑田揚飛塵,井谷無寸泉。炎炎天地中,草木皆欲燃。
俗云有鰻魚,靈異古所傳。太守順民心,命駕而迎焉。
樂以鐘鼓音,薰以沈檀煙。儵驚西郊寒,靄靄離山巔。
急雨下滂沱,迅雷亦填填。須臾畎畝盈,一境皆欣然。
始為穴中魚,竊弄陰陽權。山川豈無神,不能通于天。
蛟龍豈無靈,不能興于淵。有若賞罰柄,反使奸臣專。
東亭不到久,雙桂長新梢。
窗靜蟲收網,檐低燕護巢。
晚花紅自照,繁筍翠相交。
清景成虛委,知君嘆系匏。
我愛仙居好,民純不用拘。
閭閻興禮讓,囹圄長榛蕪。
網闊奸逾少,風恬惡自無。
一年人已信,感激謝張弧。
濁酒非陶令,方池似習家。
放舡風動柳,著岸水涵花。
對影情無極,高歌興轉賒。
群鳥思共濟,何必問仙槎。
秦王騁奇觀,不憚阻且修。
萬里走轍跡,八荒開囿游。
勞歌久已息,遺筑今尚留。
千載威神盡,驪山空古丘。
天開華德嗣音徽,嘗擁真人御殿闈。
萬國母儀坤積載,兩朝圣嗣日光輝。
羞籩忽棄參差荇,寶匣空余澣濯衣。
從此昭陵原上路,又添遺老泣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