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卷衣二首
夜夜卷衣裳,非無顏與色。不似浣紗人,徒令傾人國。
長城萬古利,志不在嬋娟。魏武一代雄,未忘西陵田。
夜夜卷衣裳,非無顏與色。不似浣紗人,徒令傾人國。
長城萬古利,志不在嬋娟。魏武一代雄,未忘西陵田。
每夜都在卷著衣裳,并非沒有美麗的容顏。卻不像那浣紗的西施,白白地讓國家傾覆。長城有著萬古的利益,其目的不在于美女。魏武帝曹操是一代英雄,也沒有忘記西陵的田地。
浣紗人:指西施,她曾在若耶溪浣紗。
傾人國:使國家滅亡,典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嬋娟:形容姿態曼妙優雅,這里指美女。
魏武:即曹操,死后謚號為魏武帝。
西陵田:曹操曾作《終令》,提到死后葬于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有“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等語,西陵田或與此相關。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可能是詩人看到當時社會中存在的一些沉迷女色、不顧國家長遠利益的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借古喻今,表達自己對國家命運和統治者作為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因美色而誤國的行為,贊揚有長遠志向的英雄。其特點是用典恰當,對比鮮明,以古鑒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波平煙霽晚風和,船到湖心水沒窩。
涼絕不知三伏暑,醉酣齊唱八仙歌。
賞梅洞口憐和靖,種柳堤邊憶老坡。
魚鑰他時如共直,好論舊事卷新荷。
知從清淺水邊來,標致孤高似老梅。
華館久同佳客住,錦囊多為貴人開。
消除世慮抄花譜,發越吟情戀酒杯。
記取逋仙欠詩嗣,古祠香火莫塵埃。
枝筇來訪白云坳,絕異紅塵勢利交。
把酒為君澆磊磈,攜詩就我定推敲。
不曾出市曾龐老,安得為云逐孟郊。
古錦囊中多秀句,家元書史莫徒抄。
眼必延厥光,齒必全厥剛。
裂眥不足貴,所貴者目瞭。
穿齦不足畏,所畏者唇亡。
故恃明者必察,恃剛者必傷。
此林氏子以是語語我,我亦以是語信其醫之良,因墨之右方。
西風慘淡起愁云,走檄飛書正糾紛。
劍器朝方驅冶匠,戈船夕又募新軍。
馬肥已報高秋警,鶴唳那堪中夜聞。
我輩憂邊心欲折,棘門灞上漫論勛。
壯歲清源曾倦游,今朝大郡又封侯。
身安不用扶鳩杖,骨貴從知應虎頭。
望闕承恩顏有喜,即家問政禮宜優。
濟時事業需元老,莫遣空橫野渡舟。
詩窮推不去,終有惡圓心。
樓倚風煙外,琴橫星斗沉。
行看花四面,坐對竹千尋。
卻笑陶彭澤,歸來荒草深。
清高非一事,最好是吟懷。
吳會相逢日,春風入酒杯。
雪舟回石浦,云戶掩秋崖。
合作蘭臺客,朝家有逸才。
曾向瑤池穩泛槎,眼看西母佩飛霞。
定分天地沖和氣,來匹公侯富貴家。
熊膽課兒心苦淡,魚軒錫命世榮華。
樽前何物堪為壽,笑指蟠桃幾度花。
先祠石刻摩挲久,華胄遙遙企慕勞。
字古似觀秦急就,詞幽如讀楚離騷。
不夸絕藝臨池學,只羨清風誓墓高。
更有山居須問訊,擬攜方士煉金膏。
術不與今同,清名亦可宗。
學雖精象數,妙亦發鴻蒙。
政自愁傍午,胡為說并沖。
生來忘利祿,祗合問詩窮。
歲暮何時更遠游,劉蕡下第我色羞。
陽春自古難為和,明月如今肯暗投。
宿諾不輕連璧友,新盟借重捍城侯。
九江儻拒黿鼇餌,何處堪人下釣鉤。
人從捷徑博公侯,一老堂堂去不留。
誰向帝前讒陸贄,不令王所著居州。
修名已立公何欠,直道難行國可憂。
安得上方三尺劍,為渠斷取佞臣頭。
金華門外浥京塵,烏石山前結帨巾。
翁壻相看冰映玉,庭闈一笑頰生春。
昔言爾爾嫌隨俗,今喚卿卿喜有人。
來歲夢蘭葉佳兆,犀錢玉果出娛賓。
萬竹中央住,清心自愛持。
不除傷砌筍,慵洗宿禽枝。
影落翻經處,聲敲入定時。
重泥新雪壁,留待客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