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閟軒
萬竹中央住,清心自愛持。
不除傷砌筍,慵洗宿禽枝。
影落翻經處,聲敲入定時。
重泥新雪壁,留待客題詩。
萬竹中央住,清心自愛持。
不除傷砌筍,慵洗宿禽枝。
影落翻經處,聲敲入定時。
重泥新雪壁,留待客題詩。
在萬竿翠竹的環抱中居住,以清凈之心自我堅守。不忍心鏟除長到臺階上的竹筍,懶得去清洗被宿鳥棲息過的樹枝。竹影灑落在翻經的地方,竹聲在入定之時傳來。重新涂抹新雪般的墻壁,留待客人來題詩。
清閟(bì)軒:“閟”有幽靜之意,清閟軒是一個清幽寂靜的居所。
愛持:自我堅守、秉持。
傷砌筍:長到臺階上的竹筍。砌,臺階。
慵:懶。
翻經:翻閱經書。
入定:佛教指僧人靜坐冥想,使心定于一處。
泥:涂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清幽的環境,可能是在寺院或隱居之地,以清凈的生活為創作靈感,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對清凈生活的熱愛,特點是通過細膩的生活場景描寫營造清幽意境。在文學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閑適、高雅生活的追求。
碧落秋方靜,
騰空力尚微。
清風如可托,
終共白云飛。
秋城佳節共登臺,樓閣蕭森萬壑哀。
野岸帆檣天際迥,夕陽煙樹楚江來。
憑高不落青山帽,覽勝遙憐紫菊杯。
笑倚天涯歲已暮,陸沈人事不須催。
佳辰歲歲客中過,
每藉詩篇戰病魔。
紅杏雨余春色減,
青衫老去淚痕多。
北邙亂冢空澆酒,
西塞斜風好荷蓑。
壯志蕭條愁得句,
沿流敢擬溯星河。
今我旅寄荒山阿,石室逼仄無人過。中秋節屆月三五,有酒奈此明月何。微風初定水不波,高天渺渺云似羅。流輝瀲滟出復沒,陰晴萬里無殊科。夜靜庭虛愛露坐,僮仆僵寐難屢訶。殷勤自斟復自勸,一杯到手須當歌。
柳色才黃別鄉里,征車馳逐少停軌。故山叢桂今花開,念我友朋及妻子。云胡不歸止于此,轉思甲寅之秋客。閩天一雨兩月聲,連綿颶風南來海。水立天吳怒舞龍頭軒,連墻十屋九傾圮。井蛙產灶無炊煙,人民雞犬盡一劫。竄伏有類蛇蜿蜒,是時小樓袖手坐,危如累卵嗟孤懸。鬼伯催人在頃刻,良宵佳節寧堪言。但見濕云滿地收不起,乾坤澒洞為巨淵。
我舊遭此摧心顏,即今何事嘆索寞。今年定較昔年樂,清樽滿泛月當頭,如此中秋亦不惡。世事原難足心意,丈夫要貴能磊落。酒酣擊劍舞婆娑,一放雙眉成大噱。
別后云鬟慵整。
蛛網鞶囊金鏡。
羅襪步空階,
幾曲雕欄獨憑。
花影。
花影。
滿地月明清冷。
清泉怪石繞回廊,
八角亭虛駕碧塘。
松菊宛同陶令宅,
詩書重見鄭公鄉。
風來竹塢琴聲遠,
月轉花坪酒興長。
更好伏時招避暑,
清齋一枕水云涼。
梅峰山下草堂清,書帶參差繞砌生。
一自青藜分太乙,彩毫何處不縱橫。
結屋壺公興有馀,滿床堆得讀殘書。
即今不盡南陽淚,云滿空山一草廬。
大士當年密行成,山居黃色有云生。黃云已共斯人去,飛閣猶為此地名。欲到塵埃先擺落,縱觀氣象亦崢嶸。誰云瑞應難追復,禪老而今祖意明。
人悅禪翁巧結廬,更營飛閣取幽虛。溪山雨后翠欲活,欞檻風來清有馀。龍象幾年成佛界,猿猱深夜雜僧居。還如夢得聞涵碧,誰寫丹青復寄予。
參差楊柳海傍邊,
矮屋門開地勢偏。
相去路程無百里,
不通書信有三年。
燕歸舊壘驚初定,
鶴匝高林慣不遷。
今日送君倍懷想,
江城愁緒幸聲傳。
英勇見精神,一聲天下聞。九霄歡躍舞,落地卻無聲。
起步率先聲,驚雷駭耳聞。淩云難得志,淚落雨紛紛。
老嫌俗客來相訪,
獨泛孤舟溪上游。
夜宿蘆華賞明月,
應無閑事掛心頭。
田雀非一種,小大相追隨。決起十步中,竊食播谷時。
墻頭連阡陌,瓜熟豆離離。竭力營宿飽,歲晏常苦饑。
東鄰多嘉樹,西鄰多枯枝。柔條鮮且綠,顧我終不移。
滄波萬頃即良田,
一舸東西臥碧天。
鬢發如銀長是醉,
不知生甲是何年。
塵外陰沉覺有霜,
天東初月照昏黃。
十年錯料成今日,
一醉拚教進急觴。
高樹亂鴉呼晚霽,
西山殘雪剩微光。
風幡自動心無著,
留待滄桑話短長。
足弱老態增,
顛仆人共駭。
無趾真吾師,
天刑烏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