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胡曉岑
一別匆匆十六年,
云龍會合更無緣。
隔鄰呼飲記同巷,
積歲勞思吝一箋。
無數波濤滄海外,
何時談話酒杯前?
太章走遍東西極,
天外瀛洲別有天。
一別匆匆十六年,
云龍會合更無緣。
隔鄰呼飲記同巷,
積歲勞思吝一箋。
無數波濤滄海外,
何時談話酒杯前?
太章走遍東西極,
天外瀛洲別有天。
我們一別匆匆已過十六年,像云與龍相遇般再無機會。記得從前住在同巷,隔著鄰居呼喚共飲;多年來思念深切,卻很少互寄書信。海外有無數洶涌的波濤,何時能在酒杯前暢快交談?即便足跡踏遍東西極遠之地,天外的瀛洲仍有另一番天地。
云龍會合:典出《易·乾》'云從龍,風從虎',比喻朋友相聚的機遇。
吝一箋:吝,吝嗇;一箋,指書信。意為很少互通書信。
太章:傳說中大禹的臣子,以善走著稱,此處代指足跡遠至。
瀛洲:傳說中海上仙山,此處或指胡曉岑所在的遠方。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胡曉岑分別十六年后所作。二人曾同住一巷,相交甚篤,然一別經年,天各一方,連書信亦少。詩人因思念舊友,感于聚散無常,遂作此詩以寄懷。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為詩人漂泊或客居期間所作。
全詩以'憶'為線,從別后時長、相聚無望,到回憶舊趣、感慨分隔,再到對重逢的期盼與對遠方的想象,脈絡清晰。情感真摯動人,既見友情之深,亦含人生聚散的滄桑感,是一首質樸而深情的懷友之作。
筑城去,千人萬人齊抱杵。
重重土堅試行錐,力盡不得拋杵聲,杵聲未定人皆死。
家家養男當門戶
江水春沉沉,
上有雙竹林。
竹葉壞水色,
郎亦壞人心。
天清漏長霜泊泊,蘭綠收榮桂膏涸。
高樓云鬟弄嬋娟,香囊火死香氣少,向帷合眼何時曉。
城烏作營啼野月,秋燈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
天河悠悠漏水長,南樓北斗兩相當。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榮。云隨天仗轉,風入御簾輕。
翠蓋浮佳氣,朱樓倚太清。朝臣冠劍退,宮女管弦迎。
細草承雕輦,繁花入幔城。文房開圣藻,武衛宿天營。
玉醴隨觴至,銅壺逐漏行。五星含土德,萬姓徹中聲。
親祀先崇典,躬推示勸耕。國風新正樂,農器近消兵。
道德關河固,刑章日月明。野人同鳥獸,率舞感升平。
東有青龍西白虎,中含福皇包世度。
玉壺渭水笑清潭,秋娥點滴不成淚,十二玉樓無故釘。
推煙唾月拋千里,日暮向風牽短絲,血凝血散今誰是。
芙蓉初出水,
菡萏露中花。
風吹著枯木,
無奈值空槎。
離別無遠近,事歡情亦悲。
不聞車輪聲,后會將何時。
去日忘寄書,來日乖前期。
縱知明當還,一夕千萬思。
蟪蛄切切風騷騷,
芙蓉噴香蟾蜍高。
孤燈耿耿征婦勞,
更深撲落金錯刀。
日月似有事,一夜行一周。
草木猶須老,人生得無愁。
一飲解百結,再飲破百憂。
白發欺貧賤,不入醉人頭。
我愿東海水,盡向杯中流。
安得阮步兵,同入醉鄉游。
松山云繚繞,萍路水分離。云去有歸日,水分無合時。
春芳役雙眼,春色柔四支。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
山川古今路,縱橫無斷絕。來往天地間,人皆有離別。
行衣未束帶,中腸已先結。不用看鏡中,自知生白發。
欲陳去留意,聲向言前咽。愁結填心胸,茫茫若為說。
荒郊煙莽蒼,曠野風凄切。處處得相隨,人那不如月。
秋天如水夜未央,天漢東西月色光。
愁人不寐畏枕席,
白露滿田風褭褭,千聲萬聲鹖鳥鳴。
玉塞去金人,二萬四千里。
風吹沙作云,一時渡遼水。
天白水如練,甲絲雙串斷。
行行莫苦辛,城月猶殘半。
曉氣朔煙上,趢趗胡馬蹄。
行人聽水別,隔隴長東西。
不寐倦長更,
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
風切夜窗聲。
日晚宜春暮,風軟上林朝。
對酒近初節,開樓蕩夜嬌。
石橋通小澗,竹路上青霄。
持底誰見許,長愁成細腰。
魚藻池邊射鴨,芙蓉園里看花。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紅鸞扇遮。
池北池南草綠,殿前殿后花紅。天子千年萬歲,未央明月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