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樂府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榮。云隨天仗轉,風入御簾輕。
翠蓋浮佳氣,朱樓倚太清。朝臣冠劍退,宮女管弦迎。
細草承雕輦,繁花入幔城。文房開圣藻,武衛宿天營。
玉醴隨觴至,銅壺逐漏行。五星含土德,萬姓徹中聲。
親祀先崇典,躬推示勸耕。國風新正樂,農器近消兵。
道德關河固,刑章日月明。野人同鳥獸,率舞感升平。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榮。云隨天仗轉,風入御簾輕。
翠蓋浮佳氣,朱樓倚太清。朝臣冠劍退,宮女管弦迎。
細草承雕輦,繁花入幔城。文房開圣藻,武衛宿天營。
玉醴隨觴至,銅壺逐漏行。五星含土德,萬姓徹中聲。
親祀先崇典,躬推示勸耕。國風新正樂,農器近消兵。
道德關河固,刑章日月明。野人同鳥獸,率舞感升平。
溫暖山谷迎來春光,皇帝出游使近郊增添榮耀。云朵隨著帝王儀仗轉動,微風輕輕吹入御簾。翠綠車蓋浮動著祥瑞之氣,紅樓高聳接近天空。朝臣帶著冠劍退下,宮女用管弦之樂相迎。細草承接皇帝的車輦,繁花映入幃幕環繞的營地。文臣展示皇帝的詩文,武衛守護著皇家營地。美酒隨杯而至,銅壺計時的漏刻不停。五星蘊含土德之象,百姓呼聲直達天際。皇帝親自祭祀遵循大典,親自耕田以示鼓勵農耕。國家有了新的雅樂,農具漸多兵器漸少。道德使山河穩固,刑法如日月般公正嚴明。鄉野之人如同鳥獸,歡快起舞感受太平盛世。
暖谷:溫暖的山谷。
宸游:帝王出游。
近甸:近郊。
天仗:帝王的儀仗。
翠蓋:用翠羽裝飾的車蓋,指帝王車駕。
太清:天空。
雕輦:帝王乘坐的華麗車輦。
幔城:用帷幕圍成的營地。
圣藻:皇帝的詩文。
玉醴:美酒。
銅壺:古代計時的漏壺。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土德:古代五行學說,以土德為中央之德。
親祀:皇帝親自祭祀。
躬推:皇帝親自扶犁耕地,以示勸農。
國風:國家的音樂。
野人:鄉野之人。
此詩創作于宮廷環境中,當時社會相對穩定繁榮。皇帝出游、祭祀、勸耕等活動是展現皇家威嚴、倡導農桑的重要儀式,詩人通過詩歌描繪這些活動,以歌頌當時的政治清明和國家昌盛。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與太平盛世。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場景描繪宏大。在文學史上,它屬于宮廷樂府詩,反映了當時宮廷的文化氛圍和審美傾向。
記年時、人人何處,長亭曾共杯酒。酒闌歸去行人遠,折不盡長亭柳。漸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條似舊,問江北江南,離愁如我,還更有人否。 留不住,強把蔬盤瀹韭。行舟又報潮候。風急岸花飛盡也,一曲啼紅滿袖。春波皺。青草外、人間此恨年年有。留連握手。數人世相逢,百年歡笑,能得幾回又。
傷離別。江南雁斷音書絕。音書絕。兩行珠淚,寸腸千結。 傷心長記中秋節。今年還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圓人缺。
愁入云遙,寒禁霜重,紅燭淚深人倦。情高轉抑,思往難回,凄咽不成清變。風際斷時,迢遞天涯,但聞更點。枉教人回首,少年絲竹,玉容歌管。 憑作出、百緒凄涼,凄涼惟有,花冷月閑庭院。珠簾繡幕,可有人聽?聽也可曾腸斷?除卻塞鴻,遮莫城烏,替人驚慣。料南枝明月,應減紅香一半。
落落梧桐樹,何年作鳳鳴。 試看千古翠,流盡一溪聲。
杳杳云間路,重重隔翠林。 數聲清夜后,來伴月邊吟。
泉下骨應朽,幽魂獨未消。 幾番清夜月,孤影度南橋。
為懷陶靖節,無復見其人。 誰種橋邊柳,猶含舊日春。
路接張涇近,塘連谷水長。 一聲清鶴唳,片月在滄浪。
云步凌波小鳳鉤。年年星漢踏清秋。只緣巧極稀相見,底用人間乞巧樓。 天外事,兩悠悠。不應也作可憐愁。開簾放入窺窗月,且盡新涼睡美休。
常將公道選諸生,不是鴛鴻不得名。天上宴回聯步武, 禁中麻出滿寰瀛。簪裾盡過前賢貴,門館仍叨舊學榮。 看著鳳池相繼入,都堂那肯滯關營。
越王宮里如花人,越水谿頭采白蘋.白蘋未盡人先盡,誰見江南春復春。
偶來結束成登眺,獨立蒼茫散暮愁。 地入秦淮千嶂出,天分南北一江流。 潮隨返照沖長島,鳥入深云是故丘。 自信久無蕉鹿夢,浮名應愧釣魚舟。
南關何處日孤征,歸夢先春幾百程。 今日送春猶是客,孤城寒雨不勝情。
萬點胭脂落日烘。坐間酒面散微紅。誰教艷質撩潘鬢,生怕朝云逐楚風。 尋畫燭,照芳容。夜深兩行錦燈籠。朱唇翠袖休凝佇,幾許春情睡思中。
花信風高雨又收。風雨互遲留。無端燕子,怯寒歸晚,閑損簾鉤。 彈棋打馬心都懶,攛掇上春愁。推書就枕,鳧煙淡淡,蝶夢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