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
神州鎖鑰古雄關,鐵騎云屯重此間。一自六龍興朔漠,頓飛萬馬下燕山。樓船瀚海滄波壯,烽火邊城白晝閑。多少征人罷遠戍,深閨幼婦莫愁顏。
碧山銜照映邊墻,匹馬臨關道路長。中土哀鴻輕出塞,南冠罻雉泣投荒。一城砧杵當秋急,八月風云匝地黃。最是居人閑指點,紅花十里幾回腸。
神州鎖鑰古雄關,鐵騎云屯重此間。一自六龍興朔漠,頓飛萬馬下燕山。樓船瀚海滄波壯,烽火邊城白晝閑。多少征人罷遠戍,深閨幼婦莫愁顏。
碧山銜照映邊墻,匹馬臨關道路長。中土哀鴻輕出塞,南冠罻雉泣投荒。一城砧杵當秋急,八月風云匝地黃。最是居人閑指點,紅花十里幾回腸。
神州大地的關鍵要塞是古老的雄關山海關,鐵騎兵像云一樣聚集在這里顯得尤為重要。自從清帝在北方沙漠興起,立刻有萬馬奔騰沖下燕山。海上的樓船在蒼茫波浪中更顯雄壯,邊城的烽火在白天也顯得悠閑。多少遠征的士兵結束了戍邊任務,深閨中的年輕妻子不再愁容滿面。青山銜著夕陽映照在邊墻上,一匹馬臨近關隘前路漫長。中原的災民輕易就出了邊塞,囚徒像被網住的野雞哭著流放到荒遠之地。整座城中搗衣聲在秋夜顯得急切,八月的風云讓大地一片昏黃。最是當地居民悠閑地指點,十里紅花多少次讓人愁腸百結。
鎖鑰:比喻關鍵、要害之地,此處指山海關為中原門戶。
云屯:像云一樣聚集,形容兵馬眾多。
六龍:本指皇帝車駕的六匹馬,此處借指清帝(因清軍起于北方)。
朔漠:北方沙漠地區,指清軍發源地。
樓船:古代有樓的戰船,此處指海上防御力量。
砧杵(zhēn chǔ):搗衣用的砧石和棒槌,代指婦女洗衣的聲音。
南冠:原指囚犯(典出《左傳》),此處指流放的犯人。
罻(wèi)雉:被網住的野雞,比喻陷入困境的人。
匝(zā)地:遍地,滿布地面。
山海關為明清軍事要沖,此詩約作于清代。當時清軍已入關,山海關從戰爭前沿轉為內地屏障,邊防相對穩固,但仍有中原災民出關謀生、犯人流放邊地的社會現實。詩人通過關塞景象,反映了清初邊疆的軍事、民生狀態。
全詩以山海關為中心,既寫其‘鎖鑰’的歷史地位與和平氣象,又揭流民、囚徒的苦難,兼具對邊防的肯定與對民生的關注,是清代邊塞詩中融合歷史與現實的佳作。
蓬萊高閣與天同,雪過欄干萬里空。
湖海乍驚銀漢落,乾坤都在玉壺中。
扁舟漾漾思乘月,病骨飄飄欲御風。
輒莫畫圖傳北闕,承明人更出江東。
縣令有余義,以碣表孤墳。
昔嘗致酒脯,兩手披荊榛。
今乃重加惠,使與群冢辨。
數十百年后,名亦附公傳。
大河者大事,我輩安足明。
野人好狂言,夫子知本情。
念此有官守,不可從公行。
心方愧古人,渤海之王生。
客從中州來,有旨謫嶺外。道由長沙郡,行李極狼狽。
地主惡遷客,不許宿阛阓。馳逐使之出,威勢如下礌。
我嗟伏蒲君,力小忠謇大。一言犯雷霆,萬里竄江海。
方當困羈旅,復爾招咎悔。誰為守者謀,義理亦甚昧。
人道異邪正,天時分否泰。外物慎取舍,中扄權利善。
小人衒迎合,君子恥附會。如何鄙流放,輒欲登善最。
所持況輕貨,安可遷重賄。惡名被諸身,巨衾不可蓋。
羞色睟于面,洪水安能??。嘗聞賢人生,希闊須異代。
聲華無今昔,趣尚一進退。李唐距圣宋,乃有二徐晦。
寺壓蒼厓勢欲傾,歡然西度為誰興。
云隨草樹縈層岫,江浸樓臺點萬燈。
坐久不知身寂寞,夢回猶覺氣軒騰。
思君城郭塵埃滿,相逐尋閑亦未能。
要道根皇極,純王攬懿綱。域中洪造廣,天下大形彊。
臣主同千載,藩宣奠四方。干文耀參井,地鎮聳岷梁。
景谷余波迥,靈關古塞荒。限蠻唐節制,析部漢封彊。
石穴延通道,山扄設巨防。利源充內帑,兵勢壓巴羌。
付畀關休戚,權宜任弛張。紫封傳墨敕,金印坐黃堂。
自昔都俞重,其誰德業彰。乖崖施遠略,忠獻紹前良。
樂得中和職,人躋富庶鄉。含生知化力,永日載春陽。
滲漉淵源在,醲醇骨髓藏。深和流耳目,盛事載縑緗。
歲月徒為久,風猷信不忘。恩褒賈逵祀,人愛召公棠。
檜有喬枝茂,蘭宜后葉芳。惟公真輔翼,與世會明昌。
間發乾坤秀,親逢日月光。國華增黼黻,地寶獻琳瑯。
尹道存先覺,軻心蘊至剛。朝廷尊閥閱,士黨貴文章。
髙視云霄路,遐飛翰墨場。鵬圖指溟渤,驥步得康莊。
藩會初關決,仙瀛已踐揚。本元游秘府,侍從陟清廂。
偉望全康濟,周才歷浩穰。中天承帝選,南國撫民傷。
使范資勤恤,君言務肅將。繡衣新燦燦,大旆遠皇皇。
賑惠常聞黯,澄清乃識滂。疲羸起溝壑,暴濫去豺狼。
大節堅持守,純忠自激昂。還登文石陛,頻上諫書囊。
人鑒分今古,神龜憲否藏。斯猷三接告,至理一言詳。
柱下尊良史,螭頭立左郎。纂修該七法,注錄擅三長。
午夜星垣迥,南風省戶涼。揮毫綸彩爛,垂佩玉聲鏘。
春老常聯萼,云晴鴈綴行。雄名出蘇李,公論美常揚。
眷倚隆矜式,咨詢行贊襄。得人居內相,有道輔明王。
大手憑才識,深謀協典常。五花曾執判,七寶屢登床。
燕見趨東閣,優容對未央。儀刑真謇謇,謨訓極洋洋。
重委臺綱正,終圖國體康。至誠頻啟導,大事費裁量。
多僻消芽孽,群邪潔肺膓。諄諄聞藥石,凜凜畏冰霜。
論議他奚恤,猷為己所當。安危一身系,出處萬民望。
蔡俗嗟延哺,堯心慮納隍。建侯崇屏翰,選德庇災殃。
異政乘時立,清飚與惠翔。界中生穞谷,境上散飛蝗。
儒將能專閫,神兵豈頓铓。十連循節鉞,四面固金湯。
拓地歸充國,謀軍得子房。天威神臂指,戎氣窒喉吭。
屬國恬懷撫,函書恥謾狂。具贍宜廟幄,遐福合陵岡。
迺顧西南遠,明如左右旁。大門堪世守,輿頌愿時飏。
命策榮千矢,封圭判二章。物傳家乃舊,刀應夢為祥。
善事知弓冶,奇毛識鳯凰。百尋標落落,萬頃信汪汪。
廟瑟余音靜,庖刀發刃鋼。闊難求畛域,微不誤毫芒。
雅意儒為寶,宏規沼象璜。魯公先請學,高?力崇庠。
教化惟敦獎,衣冠敢怠遑。七經登講舍,數仞企師墻。
樂善無遺芥,懲非易去稂。百城損慱塞,萬井絕貪攘。
牧廐寛收歛,窮閻飽歳糧。吏奸藏瓜吻,人瘼愈膏盲。
昔謂庖廚侈,徒矜口體嘗。愛心加俎豆,和氣落壺觴。
蔀屋晴曦燭,枯荄湛露瀼。盛時逢召杜,奕世見龔黃。
至矣紓宵旰,熙然協雨旸。里閭敦悌讓,原野競農桑。
指顧寧陬落,生成及稻梁。邊聲息金皷,民室富囷倉。
共樂親熒座,僉期輔峻廊。定登賢相器,行促舍人裝。
奕奕驅軺傳,喈喈餙鏤钖。矢謨勤翼舜,納誨永隆商。
鄭武髙風盛,韋成懿跡相。洪??專鼓鑄,大鼎薦烹鬺。
浩漡躋民域,安平援世航。詩人褒繡袞,坤道吉黃裳。
歌舞真賢進,光華至治香。欲知能事畢,四海處陶唐。
昨日沽酒典布襖,今朝所典未可保。
最好綿衾剩典錢,又恐夜寒妻懊惱。
兩務酒官俱見憐,沽我好酒如甘泉。
為報孟光莫惡發,待將黃卷換青錢。
芝似蒿萊玉似沙,更多麟趾與騶牙。
云橫秦塞妨歸雁,風過荊州帶落花。
游似赤松人已絕,隠如玄豹事何賒。
秦宮女子今何在,好問當時秦漢家。
亹亹談先王,古今誰有得。
施為雖緒余,要在情不匿。
嗟彼三代后,淪胥入戰國。
翟璜聞一言,慙俛慙李克。
論材稱權衡,輕重無物惑。
吾心能如此,乃可任人責。
紅蹊翠塢風花客,家有千山萬山碧。一從流落在人閑,玉環絳重金籠窄。
金籠一片煙霞曉,花艷成團柳枝裊。足穿蜀錦茜靴牢,身著吳綾紺袍小。
參差微露紅霞裙,丹喙即是胭脂唇。真是人閑富貴物,何異朱門羅綺身。
慧性馴姿良可取,只被多言仍巧語。前身不是亡國臣,即是傾城傾國女。
門外人來連報客,點茶沽酒俱催索。叫人名字學人言,吳語秦聲俱記得。
大都有似原人為,視人歡戚為笑啼。俗客面前多俚語,逢僧輒誦阤羅尼。
嗟嗟何用畜此禽,歲月養成奸巧深。莫信口中一片舌,對面千里萬里心。
主人曰予未有知,為愛能言不放歸。不道奸心多詐偽,吭腸才飽脫身飛。
漫翁來索詩千首,須與古人沽美酒。近來聲調太尋常,不知得似陽春否。
漫翁教我歌云何,水遠山長春思多。安得桓伊吹短笛,共君慷慨一時歌。
大夫歸旆暖搖春,正好浮淮向汴津。
一片青山迎去棹,兩隄芳草伴行人。
當官事業今彌劭,滿橐文章老更新。
記取吾鄉蒙實惠,吟翁亦是舊編民。
修竹已可愛,況復如黃金。
天地與正色,雪霜堅此心。
云芝生有節,栗玉種成林。
回首渭川遠,山間饒翠陰。
山亭十里見纖微,暫出紅塵已息機。
次第一行寒雁去,淺深千片亂霞飛。
青山不斷何年有,流水無窮底處歸。
自古興亡安足問,世間人事轉頭非。
張子生平最多難,未老頭毛白一半。
頭雖更白詩更清,正作詩時人莫喚。
頭不肯轉身不移,口中聲調霜風凄。
太清宮殿月明時,第一莫吹松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