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二絕 其一
碧蘆青柳不宜霜,染作滄洲一帶黃。
莫把江山誇北客,冷云寒水更荒涼。
碧蘆青柳不宜霜,染作滄洲一帶黃。
莫把江山誇北客,冷云寒水更荒涼。
碧綠的蘆葦和青色的柳樹經不起寒霜,被染成了滄州一帶的一片枯黃。不要向北方的客人夸耀這里的江山,那冷云籠罩寒水的景象更加荒涼。
碧蘆:碧綠的蘆葦。
不宜霜:經不起寒霜。
滄洲:濱水的地方,這里可能指特定的地域。
北客:從北方來的客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秋日荒涼之景推測,可能創作于秋季。當時社會或許處于某種動蕩或不穩定狀態,詩人面對秋日衰敗之景,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秋日荒涼之景抒發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語寫情語。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酣艷枝枝五色妝,
難將蘭麝與論量。
欲留春住舒奇彩,
獨擅嬌多領眾芳。
天女霞冠簪寶髻,
仙姝玉佩曳霓裳。
瓊漿飲罷瑤池宴,
雙頰潮紅膩粉光。
九十半過春。名山繞夢魂。喜芳游、伴結紅裙。蜿蜒九龍峰秀絕,真妒煞、黛眉痕。
穿磴拂松云。清吟坐夕曛。看香閨、多少才人。惟我倚聲慚擊節,須滿酌、慧泉吞。
就得頭來正好參,倚佗門戶不相諳。導師故有眠云句,應笑空生夢里談。
一丘一壑笑談開,安用相逢把酒杯。雨后雨前牙爪在,細磨春色待君來。
門生梅得四,予亦擲渾紅。客挈一壺酒,秋生半夜風。月明團玉兔,燈暗聽飛鴻。明日還高興,龍山上幾重。
何因投象骨,忽得四梅花。夜景當囪入,寒風簸竹斜。蛩低四壁響,客大滿筵嘩。歸去天街靜,籠燈映碧紗。
寒色千門日易低,為君一過玉河堤。
月移趙瑟佳人起,雪照吳鉤俠客攜。
官閣梅花孤夢后,釣船春草五湖西。
天涯尺素題何處,好憶燕臺疋馬嘶。
昨夜秋陰如夢,海棠今夜醒。點扣砌、碧露飄珠,嬋娟子、自韞紅情。殘蟾徘徊欲上,銀河轉、雁帶三四星。漸一行、叫過西樓,重簾下、嘆息眠未成。
遠夢漁陽暗驚。秋桑落盞,鵝黃酒熟蒲城。且倒銀瓶。欠纖指、破新橙。金荃集中佳語,總寫上、女兒青。寒螀暗鳴。惟應感秋客,知此聲。
晝夜丹黃漏未終,
肚懷猶作少年雄。
書煩人寫慚麟士,
詩逐年增似放翁。
竹徑有陰微翳月,
紙窗無隙暗生風。
文章報國終何濟,
便到淵云未是工。
男兒不合生慨慷,皮骨欲盡項僅強。游戲虎穴此危道,何苦鋒刃相激昂!
萬事轉軸誰能料,褒衣大冠迂可笑。昨日皂隸今乘輿,公然抗禮爭容貌。
狺狺肝人盜蹠雄,堂堂殺氣怪生風。血肉淋漓羅幾席,一言相失雙睛紅。
昨日語難瞋目久,霜刃霍霍掣在手。從容理奪路人驚,雞肋何心脫虎口!
歸來返顧氣轉索,七尺相看何太薄!男兒軀命有時輕,桿把隋珠浪抵鵲。
盤旋石路曲,?青巖高。
遠聞清梵音,古寺依岧峣。
攀藤涉奇境,木落風蕭蕭。
蒼蘚留鶴跡,石泉瀉寒濤。
上有百尺松,巃嵷凌云霄。
松花香不掃,冷翠搖枝梢。
縹緲羽衣仙,飛空架長橋。
貪涼愛看砑光羅,
風過回廊涌碧波。
浴罷蘭湯回午夢,
隔墻閑唱采蓮歌。
四山一夜雨連明,
豈料新晴頓得成。
還往自茲寧可計,
要須留句當題名。
片云將雨又輕還,
物外光陰本自閑。
醉里不妨游汗漫,
詩成更為寫斕斑。
翩翩美公子,
早晚即升堂。
探韻過南史,
為園似辟彊。
越中江路遠,
濟上海天長。
會面無由得,
裁詩作報章。
去洛逃歡事已悲,
入關依泰勢尤危。
兩強分魏終亡魏,
是為周齊受禪基。
種竹期龍至,栽桐待鳳來。
他年跨遼海,經此一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