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游西湖山次石上韻
采蘭人競出湖西,騄駬蹄輕去若飛。
酒聽鳥聲傳不住,席移樹影坐忘歸。
煙花過雨枝枝瘦,霜竹穿云筍筍肥。
隔岸遙山是何處,綠圍紅擁望中微。
采蘭人競出湖西,騄駬蹄輕去若飛。
酒聽鳥聲傳不住,席移樹影坐忘歸。
煙花過雨枝枝瘦,霜竹穿云筍筍肥。
隔岸遙山是何處,綠圍紅擁望中微。
采蘭的人競相前往湖西,駿馬腳步輕快如飛而去。飲酒時聽鳥聲不斷傳來,移動坐席隨著樹影竟忘了回去。煙花經雨后枝條顯得纖細,霜竹穿入云中竹筍肥碩。對岸遠處的山是哪里呢,被綠樹紅花環繞,在視野中隱隱約約。
采蘭人:指在三月上巳節外出游玩采蘭的人。上巳節有采蘭驅邪的習俗。
騄駬(lù ěr):古代駿馬名。
煙花:泛指春天艷麗的景物。
霜竹:竹經霜后更顯堅韌,這里指竹子。
上巳節是古代的傳統節日,人們會在這一天到水邊游玩、祭祀等。這首詩可能創作于上巳節詩人前往西湖山游玩之時,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和平穩定的時期,人們有閑暇進行節日活動,詩人在游玩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上巳節西湖山的春日美景和人們游玩的場景。其主旨在于展現春日生機與游玩樂趣。語言清新,畫面感強,在春日游賞詩中具有一定特色,生動地記錄了當時的節日風俗和自然景觀。
薄有桑麻在北溪,
輜車懸了駕雞棲。
專房安得莫愁妾,
同穴除非法喜妻。
絨掛屋梁聊藉草,
螢穿窗隙勝然藜。
謝公虛下聞箏淚,
輸與劉伶醉似泥。
冬葵滑熟菠薐脆,
云子抄香鳳乳花。
慚愧千金無報處,
三生客在自蒸砂。
小憩書齋胡處。
閑取響泉調去。
是事不關心,自得曲中深趣。
無語。
無語。
回首暮云飛絮。
金源有詩人,文采兼亮節。瓣香紹坡谷,夕秀啟虞揭。同時李與辛,俯首敢頏頡。孤臣念君國,白雪盈華發。青城閱古今,日望蔡州泣。國亡不復仕,著書自怡悅。遺墓傍五花,七字表荒碣。閱世五百年,白楊風凄咽。殘碑牛礪角,華表采樵折。耕稼魏公莊,后嗣誰撫恤。忻州值賢牧,異代吊往哲。新營文獻祠,杞菊薦蠲潔。五讀中州詩,仰止先生切。剩欲驅車游,遺像晉拜謁。振衣野史亭,憑眺延山月。悵望寄千秋,此愿空蘊結。
清淚如鉛。嘆咸陽送遠,露冷銅仙。巖花紛墮雪,津柳暗生煙。寒食后,暮江邊。草色更芊芊。四十年,留春意緒,不似今年。
山陰欲棹歸船。暫停杯雨外,舞劍燈前。重逢應未卜,此別轉堪憐。憑急管,倩繁弦。思苦調難傳。望故鄉,都將往事,付與啼鵑。
聽殘宵雨半瞢騰,
淅淅虛窗淡淡鐙。
系纜江亭等潮上,
夢君野泊在西興。
小住林泉自在身,
知君處處寓經綸。
從今報卻和羹信,
管領百花頭上春。
雉堞嵯峨矗素雯,登臨豪興百寮分。灘聲不厭喧終古,山色從來媚夕曛。洛沫異源同赴海,蔡蒙高處獨干云。圣朝聲教原無外,偶為籌邊誓六軍。
飛越峰高木葉聲,從軍歲晚不勝情。但知牧圉勤羈紲,敢道潺湲可濯纓。落落長松樛堞霓,離離幽草人新晴。卻愁一片城頭月,西照關山此夜營。
湖上春游阻重陪,
朱轓紅旆想徘徊。
鶯花對席應相覓,
不見頻攜醉客來。
自在珠簾不上鉤。
篆煙微潤逼香篝。
薄羅衫子疊春愁。
乳燕寒深渾不語,
落花風定也難收。
謝娘且莫倚西樓。
騶前赤紼揭雙竿,
遠迓牛車夾道看。
跳舞番童怪妝飾,
銅鈴響處羽為冠。
燕關寒日薄,漳曲早冰澌。白發親闈暮,青春子病危。殷憂聞鼓角,想像見旌旗。遙識齊王相,能憐越石悲。
刁斗催嚴署,秋風蘇肺肝。冤魂幽共語,魑魅喜相看。丞相何多畏,將軍久失餐。金雞應有詔,衰謝一時寬。
御史清霜鉞,危腸結禍胎。敢辭豺虎飼,無異犬羊材。魏闕書難上,秦庭哭未回。條風吹北極,天意起寒灰。
記睡醒、紗巾輕墮,又促移床,樹陰中臥。院悄人稀,舉首閒數碧星顆。井華浴簟,漸月映、中門鎖。喚綠茗盈盈,恰一縷、紅生廊火。
幾朵。是才開茉莉,小傍苧衫斜亸。抽書賭背,總排定、夜分幽課。弄不了、茭粉菱絲,寫難盡、偷聲入破。惹萬種、思量憑仄,煙橈風舸。
孟光仍舉案,添得柳腰蠻。
羅襪云初織,晶奩月似環。
衫裁新樣錦,妝改舊時鬟。
好結徵蘭夢,使君開笑顏。
今歲何遷次,乾坤失巨人。老生啼壞木,后學嘆迷津。四海人才譜,三朝禮樂臣。并將文獻去,誰與覺斯民。
舊學淵衷記,新阡玉色疑。似聞形嘆慨,未忍失容儀。海道空赍志,西州只貯悲。平生謝公愿,后世子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