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雅州城樓
雉堞嵯峨矗素雯,登臨豪興百寮分。灘聲不厭喧終古,山色從來媚夕曛。洛沫異源同赴海,蔡蒙高處獨干云。圣朝聲教原無外,偶為籌邊誓六軍。
飛越峰高木葉聲,從軍歲晚不勝情。但知牧圉勤羈紲,敢道潺湲可濯纓。落落長松樛堞霓,離離幽草人新晴。卻愁一片城頭月,西照關山此夜營。
雉堞嵯峨矗素雯,登臨豪興百寮分。灘聲不厭喧終古,山色從來媚夕曛。洛沫異源同赴海,蔡蒙高處獨干云。圣朝聲教原無外,偶為籌邊誓六軍。
飛越峰高木葉聲,從軍歲晚不勝情。但知牧圉勤羈紲,敢道潺湲可濯纓。落落長松樛堞霓,離離幽草人新晴。卻愁一片城頭月,西照關山此夜營。
城墻上的女墻高峻,矗立在白色云氣中;登臨城樓,豪邁興致與百官共享。灘水喧鬧聲經久不息,山色在夕陽下更顯嫵媚。洛水與沫水源頭不同,卻共同奔流入海;蔡山蒙山高聳入云。圣朝聲威教化無遠弗屆,我為籌劃邊疆事務誓師六軍。飛越峰高,木葉沙沙作響;歲末從軍,心中感慨難禁。只知勤加馴養牛馬,不敢說清澈溪水可洗冠纓。高大的松樹盤曲如女墻上的虹霓,新生的幽草在晴日里繁茂。卻發愁城頭那片明月,今夜將西照關山軍營。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墻的女墻,上有射孔。
素雯:白色的云氣。
洛沫:洛水(今青衣江)與沫水(大渡河),均為雅州境內河流。
蔡蒙:蔡山(今雅安周公山)與蒙山(今雅安名山區蒙山)。
聲教:聲威與教化。
籌邊:籌劃邊疆事務。
牧圉(mù yǔ):養馬的人,此指馴養邊地牲畜。
羈紲(jī xiè):馬韁繩,代指馴養約束。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緩慢的樣子,此指溪水。
濯纓:《楚辭》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此指高潔之志。
樛(jiū):盤曲。
離離:草木茂盛的樣子。
雅州(今四川雅安)為清代川藏茶馬古道要沖,邊疆地位重要。詩人登臨城樓,或為巡視邊務時所作,既感慨山川形勝,亦關注邊疆防務,反映清代對西南邊疆的治理與戍守背景。
此詩通過登樓所見,將自然景觀與邊政情懷結合,前半贊山川之雄、圣朝之盛,后半抒戍邊之思、將士之苦,既展現詩人籌邊壯志,亦體現對邊地的深切關懷,是清代邊疆題材詩歌的典型之作。
前僧已著草茅培,
后死猶來瘞骨灰。
一醉劇談非為爾,
自澆胸次有崔巍。
欲問春情,嫌太薄、真如一紙。妝點出、飛花亂墜,游絲頻徙。江燕不嗔園舍小,雛鶯亦愛池亭美。草堂前、聊可貯閑情,裁蘅芷。
江梅蒂,將殘矣。紅杏萼,方開耳。有香能飼蝶,瓣堪供蟻。聽鳥林間杯在手,踏青郭外餳膠齒。有時豪、置酒擁紅妝,忙珠履。
頃刻催成紙面花,
咿唔喚起筆間霞。
撚須自向燈前讀,
相見潘郎滿果車。
摩天鴆鳥九頭毒,護世那吒八臂長。
水自竹邊流出冷,風從花里過來香。
壽安山迥敝云煙,邪馬臺高四面天。
縹緲似游星漢外,依稀直到日輪邊。
乘桴昔日傷尼父,蹈海今誰是仲連。
見說遺經在茲土,卻將吾道問東偏。
相逢我欲喚真真,
心里秾春亦夙因。
最是低頭佯不見,
卻來簾底暗窺人。
客亭厭見名長短,
村酒那能辨圣賢。
文采蜚科第,稱師艾至堂。
義師巡助遠,儒吏伍從王。
肺附皆虞殯,同袍又國殤。
城云叢壞氣,祠俎并英光。
卌載客臺陽,滄桑感一場。
白頭遭亂世,赤手怕還鄉。
有命何妨俟,無才祇自傷。
故人如問訊,詩酒尚顛狂。
老樹秋落日,古墻風滿原。
蒼然眉睫動,誰以羽毛論。
有想終能去,無群亦忘尊。
他時燕雀上,酸目見飛翻。
每愛春來便浩歌,芳心其奈異鄉何。
數莖短發閒中理,三載長安夢里過。
寒谷暖回梅影瘦,霜臺春靜鳥聲和。
東風吹起豪游興,何處亭階月色多。
物生任自然,道在因其利。治水禹何神,行之以無事。
靈蠢萬不齊,本難道里計。因物而付物,尚毋鑿以智。
酒醴與鹽梅,和羹賴調劑。熊以食鹽死,獺以飲酒斃。
鹽酒寧鴆毒,彼固非其類。稟或狂狷殊,克亦剛柔異。
治齲乃割唇,膝癢竟搔背。枘鑿本不入,參商復何怪。
膠柱真徒勞,疇為決聾聵。弗作上頭。
余亦棲棲者,天涯尚滯淫。每聞煙鶴唳,時作水龍吟。
梗泛溝中斷,材驚爨下音。名山誰不負,為爾一登臨。
謾道春風不世情。愁中吹上鬢邊星。歸雁帶來云外恨,斷腸聲。
日暖平蕪晴牧馬,月明綺閣夜調笙。無限韶光多少淚,共誰評。
作堨辛勤雨更遲,
桔槔誰語漢陰知。
不嫌機事侵純白,
一日何妨灌百畦。
春水平添,放遠碧,卷簾高坐。南湖畔、夜深燈火,打魚相課。塔望真如惟一點,樓名煙雨微留個。正晴明、谷日應祈年,人人賀。
鴉似墨,林間簸。柳似醉,堤邊臥。漸春融氣靄,日高云破。果是畫船如屋里,江南風浪何曾大。倒醇醪、徹底發甘香,前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