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棹歌圖 其六
八曲云山斂復開,
長年倚棹立裴徊。
俄然聽得林間語,
知道新村貰酒來。
八曲云山斂復開,
長年倚棹立裴徊。
俄然聽得林間語,
知道新村貰酒來。
第八曲的云山時聚時散,又重新展開;船工倚著船槳,站立徘徊。忽然聽到樹林間傳來話語聲,才知道是新村有人來買酒。
長年:指船工,駕船的人。
裴徊:同“徘徊”,來回走動、猶豫的樣子。
俄然:忽然,突然。
貰(shì)酒:買酒,或指賒酒。
此詩為朱熹《武夷九曲棹歌》組詩之一,創作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時朱熹退居武夷,遍覽九曲溪勝景,以棹歌形式描繪各曲風光,此首聚焦第八曲的山水與人情。
詩中以簡練筆觸勾勒八曲山景的靈動變化,結合船工與買酒人的細節,既展現武夷山水之美,又融入生活氣息,體現了朱熹對自然與日常的細膩觀察。
孤峰臨萬象,秋氣何高清。
天際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門二緇叟,振錫聞幽聲。
心照有無界,業懸前后生。
雖知真機靜,尚與愛網幷。
方首金門路,未遑參道情。
鵲印慶仍傳,魚軒寵莫先。
從夫元凱貴,訓子孟軻賢。
龍是雙歸日,鸞非獨舞年。
哀榮今共盡,凄愴杜陵田。
封樹遵同穴,生平此共歸。
鏡埋鸞已去,泉掩鳳何飛。
薤挽疑笳曲,松風思翟衣。
揚名將寵贈,泉路滿光輝。
應歷生周日,修祠表漢年。
復茲秦嶺上,更似霍山前。
昔贊神功啟,今符圣祚延。
已題金簡字,仍訪玉堂仙。
睿祖光元始,曾孫體又玄。
言因六夢接,慶葉九齡傳。
北闕心超矣,南山壽固然。
無由同拜慶,竊抃賀陶甄。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
東嶺新別處,數猨叫空林。
昔游有初跡,此路還獨尋。
幽興方在往,歸懷復為今。
云峰勞前意,湖水成遠心。
望望已超越,坐鳴舟中琴。
皇綱歸有道,帝系祖玄元。
運表南山祚,神通北極尊。
大同齊日月,興廢應乾坤。
圣后趨庭禮,宗臣稽首言。
千官欣肆觀,萬國賀深恩。
錫宴云天接,飛聲雷地喧。
祥光浮紫閣,喜氣繞皇軒。
未預承天命,空勤望帝門。
道路五千里,門闌三十年。當時攜手人,今日無半全。
詠題官舍內,賦韻僧房前。公登略彴橋,況榜龍{舟卬}船。
遠寺吐朱閣,春潮浮綠煙。鹓鴻翔鄧林,沙鴇飛吳田。
諸子紛出祖,中宵久留連。坐客三千人,皆稱主人賢。
國士分如此,家臣亦依然。身在薜蘿中,頭刺文案邊。
故吏已重疊,門生從聯翩。得罪為何名,無階問皇天。
出門多岐路,命駕無由緣。伏承諸侍郎,顧念猶迍邅。
圣代逢三宥,營魂空九遷。
往年脫縫掖,接武仕關西。
結綬腰章并,趨堦手板齊。
仙山不用買,朋酒日相攜。
抵掌夸潭壑,忘情向組珪。
事遷時既往,年長跡逾暌。
何為青云器,猶嗟濁水泥。
役牽方遠別,道在或先迷。
莫見良田晚,遭時亦杖藜。
上客夜相過,小童能酤酒。
即為臨水處,正值歸鴈后。
前路望鄉山,近家見門柳。
到時春未暮,風景自應有。
余憶東州人,經年別來久。
殷勤為傳語,日夕念攜手。
兼問前寄書,書中復達否。
贈君金珰太霄之玉珮,金鎖禹步之流珠。
五岳真君之秘箓,九天丈人之寶書。
東井沐浴辰已畢,先進洞房上奔日。
借問君欲何處來,黃姑織女機邊出。
青冥南山口,君與緇錫鄰。
深路入古寺,亂花隨暮春。
紛紛對寂莫,往往落衣巾。
松色空照水,經聲時有人。
晚心復南望,山遠情獨親。
應以修往業,亦惟立此身。
深林度空夜,煙月資清真。
莫嘆文明日,彌年徒隱淪。
神女歸巫峽,明妃入漢宮。
搗衣余石在,薦枕舊室空。
行雨有時度,谿流何日窮。
至今詞賦里,凄愴寫遺風。
傳聞閶闔里,寓直有神仙。
史為三墳博,郎因五字遷。
晨臨翔鳳沼,春注躍龍泉。
去似登天上,來如看鏡前。
影搖宸翰發,波凈列星懸。
既濟仍懷友,流謙欲進賢。
彈冠聲實貴,覆被渥恩偏。
溫室言雖阻,文場契獨全。
玉珂光赫奕,朱紱氣蟬聯。
興逸潘仁賦,名高謝朓篇。
青云仰不逮,白云和難牽。
苒苒胡為此,甘心老歲年。
八月洞庭秋,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
不用看書帙,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何日復同游。
寂寂池亭里,軒窗間綠苔。
游魚牽荇沒,戲鳥踏花摧。
小徑僧尋去,高峰鹿下來。
中年曾屢辟,多病復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