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韻酬俞好問四首 其一
徹夜無眠直到明,擬春晴又不春晴。
酒材劣致平原督,花事愁聞望帝聲。
病體慣經寒熱證,倦途渾忘短長程。
五年浩蕩江湖夢,猶喜相逢得友生。
徹夜無眠直到明,擬春晴又不春晴。
酒材劣致平原督,花事愁聞望帝聲。
病體慣經寒熱證,倦途渾忘短長程。
五年浩蕩江湖夢,猶喜相逢得友生。
整夜都睡不著直到天亮,本以為春天會晴朗卻還是沒有放晴。酒的質量差引來了像平原督郵那樣對酒不滿意的情況,聽到杜鵑的叫聲為花事而發愁。我久病的身體早已習慣了寒熱病癥,在疲倦的旅途上全然忘了路程的長短。五年間如浩蕩江湖般的夢想,還是很高興能與友人相逢。
平原督:“平原督郵”,指劣酒。東晉桓溫手下有個主簿善于辨別酒的好壞,他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劣酒稱為“平原督郵”。
望帝聲:望帝,傳說中古代蜀國國王杜宇,號望帝,死后化為杜鵑,啼聲凄切。這里“望帝聲”即杜鵑的叫聲,常象征著哀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五年浩蕩江湖夢”可推測,詩人在經歷了五年的漂泊江湖生活后,可能在某個春日的雨夜,因身體不適、旅途疲倦,又逢天氣不佳,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心境較為復雜,既有對過往經歷的感慨,也有與友人相逢的喜悅。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漂泊生活中的復雜情感,包括無奈、疲憊和感慨等。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風雨春將歸,征人亦言別。憶昔全盛時,亭臺繞曲折。轉瞬卅年間,家貧花亦拙。族父召我來,開卷時披閱。今將有遠行,離思如百結。梨花為人愁,片片飛香雪。
吳蠶一再眠,竹屋下簾幕。
拍手弄嬰兒,一笑姑不惡。
風來麥秀寒,雨過桑沃若。
日高蠶未起,谷鳥鳴百箔。
曾聞傲吏懶梳頭,
我插黃花喜病瘳。
努力餐馀無一事,
過橋穿出水邊樓。
欲問西天樂,聊同北谷愚。山圍迦葉坐,水凈法蘭居。藏室棲龍象,經文蝕蠹魚。慈航容并載,吾亦慕真如。
萬古乾坤意,居然見草堂。凈心超大士,彈指謁空王。永悟三生劫,時翻二酉藏。何如浣花叟,白首杜陵莊。
晏歲沖寒指帝京,菰蘆思慰倚閭情。
編排梨棗謀遺集,孝養陔華急遠征。
臺閣大儀綿世德,風流水部繼詩名。
鞭絲帽影沖寒去,到及春明聽早鶯。
朝來雨過發妖妍,
向日枝頭雪作團。
縞練長拖輕灑墨,
不須將作兩般看。
長劍寄寶匣,往往夜鳴吼。芒針補弊履,雖賤不為丑。
藏器貴有施,斯人自吾偶。汲汲出疆贄,皇皇喪家狗。
無愧三宿行,未多沮溺耦。營丘執羔客,乃是射鉤手。
解縛履文陛,低顏亦含垢。魯堂品藻中,茂實帝王后。
君子當際會,所學問行否。南陽三顧日,不羨商巖叟。
相期等釣璜,茲為兆熊后。宿將輕少年,前席亦何有。
恢恢王景略,落落秦關右。周旋二十年,初心了無負。
何必逐桓溫,聯翩東南走。松柏儻莫依,嵩岱皆培塿。
山郭秋陰重,江流畫戟明。亦知南顧慮,其奈北堂情。去偃龍蛇陣,歸尋猿鶴盟。伏波今未老,銅柱尚標名。
爾家淮海曲,秋日賦歸來。戎服本儒行,將軍今老萊。舊諳司馬法,兼有季鷹才。寶劍君長拭,無令染綠苔。
青逵布序和風扇,
紫禁延禧瑞日長。
佇看親蠶臨繭館,
永觀彤管播聲芳。
難振宗風似昔年,
兩山獅象臥寒煙。
佛門各斗無邊法,
僧訟傳家袖影田。
幾載庭空雀可羅,
朝來忽有客相過。
似知老子條冰進,
不道先生鬢雪多。
素娥新換紫霓裳,十二珠簾盡放光。骨節非關金佩響,花枝翻借玉肌香。夜珠神彩能離合,春柳苗條不短長。內里輕衫齊揭起,天生原愛澹梳妝。
洗卻濃姿總出塵,十眉圖樣自翻新。從來窈窕傾城色,定屬聰明絕世人。三起三眠知柳重,一顰一笑比花真。為卿別制閒情賦,要與陳思賭感甄。
馬蹄經歲踏京華,
忽逐征鴻去路賒。
何物關心歸思急,
孤山開遍早梅花。
北入燕臺雪未乾,天風吹雁此時寒。幾年瀟灑淹詞客,萬里驅馳到理官。禁苑鐘聲催曉夢,王程宿霧襲征鞍。庾關且莫頻回首,千古猶稱叱馭難。
白社相過意倍投,青門此別路悠悠。明霞出海云成錦,碧樹于人氣獨秋。雁塔高情常得見,鳳樓宦況自堪求。知君得遂匡時略,喜見梅花照客裘。
王室東遷歲月賒,
兩京漠漠暗胡沙。
繡床倦倚人何在,
風雨漫山夜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