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 其二
官居門巷果園西,
桃李成蹊杏壓枝。
如許年芳忙里過,
斬新今日試題詩。
官居門巷果園西,
桃李成蹊杏壓枝。
如許年芳忙里過,
斬新今日試題詩。
官署的住處位于門巷的果園西邊,桃樹李樹成蔭下小路頻現,杏枝被果實壓彎。如此美好的春光在忙碌中悄然流逝,今日煥然一新,試著提筆題詩。
次韻:和詩時依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
蹊(xī):小路,典出《史記·李將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如許:如此,這般。
斬新:同“嶄新”,全新、鮮明的樣子。
試題詩:嘗試創作詩歌。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樂先生的唱和之作。樂先生先寄詩至吳中(今蘇州一帶),作者依其原韻回贈此詩,當作于任官吳中期間,反映了當時公務之余的生活片段。
全詩通過官居旁春日景象的描寫,展現了對時光流逝的細微感觸與忙中取樂的生活態度,風格質樸,畫面感強,是宋代文人唱和詩中貼近日常的佳作。
燈前屏角,算迷藏未遠。欺負卿卿有誰敢。
只深顰淺笑,半晌偎儂,都寫入、那夕琴心簫眼。
一雙金臂釧,特地除伊,逗響鴛幃怕人管。
加放一重簾,莫誤鸚哥,又窺見、被池紅滿。
且不礙、雙星渡銀河,更后夜明朝,枕邊同算。
羽扇輕衫,層臺小立,興趣悠然。愛江流滾滾,征帆一片,棋聲落落,玉子盈盤。手戰何人,輸贏一著,便作千秋勝負看。消塵累,想招來佳客,合是神仙。
數峰江上青山。正拂面、清風出樹間。笑爭心紙上,誰甘退后,旁觀局外,我轉偷閑。放眼高瞻,開懷遠寄,萬頃蒼茫映碧天。披圖畫,知宦情如水,總付云煙。
千年檜出寒巖罅,
掘得根來比金價。
髣髴山陰見此株,
尋思卻是關仝畫。
禹王疏鑿萬年功,一闕能收百派洪。多事兵家此攻守,驅人無數化沙蟲。
東都歷歷幾興亡,形勝山川總戰場。巨闕枉多貔虎集,今馀沙草過牛羊。
潛溪斜帶壑林幽,細吐清光襯石樓。獨怪在山清片刻,便投伊洛入黃流。
不覺春光老,沈冥任索居。
詩情微雨后,酒病落花初。
避地愁聞鶴,貪眠偶枕書。
抗心千載上,古處定何如。
獨坐危樓怒氣沖,墻陰唧唧聽鳴蟲。
天高月小寬青眼,木落山空靜素衷。
盡日盤桓無別事,一年容易又秋風。
滿腔鄉思知誰是,半屬莼鱸況味中。
喚提壺,催布谷。新筍初抽香簌簌。
支午倦,向回廊,靜里一聲風啄玉。
戲投竿,閑濯足。一對鴛鴦無事浴。
斜日暮,起漁歌,晚云收盡天如沐。
長安逐隊又三年,此日秋光亦可憐。
詩酒有情禁白發,風塵無恙剩青氈。
浮云過眼千峰矗,良夜當杯片月懸。
莫道鄉心驚旅夢,興衰曾見海為田。
玉壺雖已缺,一片為君存。欲別千重意,人前不敢言。
楊柳條條弱,離人夜夜情。妾心絲不斷,羞眼一燈明。
竹粉翻新籜,荷花拭靚妝。斷云侵晚度橫塘。小扇斜釵依約、傍牙床。
蘸蜜分紅荔,傾筒瀉碧香。醉時風雨醒時涼。明月多情依舊、過西廂。
翠黛隨妝淺,銖衣稱體香。好風偏與十分涼。卻扇含情獨自、繞池塘。
碧藕絲絲嫩,紅榴葉葉雙。牽絲摘葉為誰忙。情到厭厭拼醉、又何妨。
云收海山橫,月印江天曉。
擾擾紅塵中,青春有多少。
鐵壁銀山一拶開,落花流水空徘徊。
一塢深復深,
見花不見樹。
人間可避秦,
何必桃源路。
經年彈一調,道是遠如期。
未審邀歡地,都為佇立時。
加衣防玉體,對鏡寫山眉。
萬事歸專一,何當慰所思。
更有佳人在空谷,
能唱春風天上曲。
何時得上金玉堂,
一聲飛度龍吟竹。
沙尾風回一棹寒,
椒花今夕不登盤。
百年草草都如此,
自琢春詞剪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