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 村居初夏
喚提壺,催布谷。新筍初抽香簌簌。
支午倦,向回廊,靜里一聲風啄玉。
戲投竿,閑濯足。一對鴛鴦無事浴。
斜日暮,起漁歌,晚云收盡天如沐。
喚提壺,催布谷。新筍初抽香簌簌。
支午倦,向回廊,靜里一聲風啄玉。
戲投竿,閑濯足。一對鴛鴦無事浴。
斜日暮,起漁歌,晚云收盡天如沐。
鳥兒像喚著‘提壺’,又似催著‘布谷’。新筍剛剛抽出,散發著簌簌清香。為消解午后倦意,走向回廊,安靜中傳來一聲風拂竹子如玉相擊的聲響。嬉戲著投竿釣魚,悠閑地洗腳,一對鴛鴦自在地游水。夕陽西下,漁歌響起,晚云散盡,天空如同被清洗過一般明凈。
提壺、布谷:鳥名,其叫聲似“提壺”“布谷”。
簌簌:形容風吹物體等的聲音,這里指新筍散發的清香。
風啄玉:風吹竹子發出的聲音,像玉石相擊。
濯足:洗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村居生活中,被初夏鄉村的美好景致和閑適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詞,以表達對這種生活的喜愛。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村居初夏的美好景象和閑適生活。其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對自然和鄉村生活的細膩感受。
海上青油檄,城中白發簪。百年重得老,萬事獨馀心。過客門嗤雁,遐荒字抵金。平生俱莫料,造物意何深。
錫山春日墓,聞說?鄉賢。露葉迷蒿里,風笳慘木田。名高懸榻后,事定蓋棺前。隴上清明月,年年哭杜鵑。
看山雨后清于洗,天闕遙臨翠可分。恰對峰嵐如欲語,此來猿鶴免移文。塔移影轉因回照,磴引身輕恍入云。坐定聊參火風義,空香何處覓聲聞。
流云吹盡,剩明湖空闊。上下清光一輪月。過虹橋一笑,誰畫堤波,明鏡底、照影雙星話別。藕風千萬斛,迢遞幽香,似與相如慰消渴。聽我放歌來,不飲玄霜,憑驗取、寸心長熱。更莫說、來年是來生,且消受今宵,一涼到骨。
清白傳家古所難,門名通德又開端。履聲未近星辰聽,早帶還經歲月看。五色云中知姓氏,七株松下具衣冠。轂推驛置非無意,谷口先須賦考槃。
橫經之暇即吟詩,三載如常匪激隨。聽雨不知官獨冷,看云自與意俱遲。翚飛黌宇生新敬,鵠立儒衣動去思。還恐西湖難久滯,此聲梁楚已先馳。
落日五城道,懷人思不禁。村酤澆恨短,鄰笛寄愁深。好古韓公辨,憂時賈傅心。百年公論在,吾道未消沈。
手把先天已后書,當來一畫本全無。白云山下泠泠水,自在人間太極圖。
夕陽漸欲斂其華,半墜猶懸散綺霞。殘絮千堆風掃亂,輕煙一縷雁拖斜。倩誰能把片心寄,底事卻將孤月遮。化作秋聲浸寒笛,隨儂曉夢到天涯。
金英玉樹斗玲瓏,九十秋光聚此中。人世等閑諸熱惱,一時消殺付虛空。
嘗愛李太白,興來棲碧山。山中別有一天地,惜無圖畫留人間。誰為碧澄翁,久向山中住。栽花種柳待春風,忽見新圖識其趣。青山淡淡云離離,小橋流水涵清漪。抱琴擇勝可終日,安得似汝圖中時。韓侯好詩仍好畫,嗜酒不憂官長怪。欲圖李白碧山居,酒禁方嚴筆如借。知翁有子舊曾游,淡泊無營心日休。圖成漫與翁為壽,愿翁長樂無虞憂。
素琴遠抱有馀情,草閣孤峰眼共明。黃菊幾逢詞客病,綠尊今對故人清。留君小作山中宿,念我虛題榜下名。信有膏肓在泉石,十年從宦竟無成。
謁帝趨雙闕,寧親入七閩。鶯歌聞上苑,龍劍躍延津。日月開黃道,乾坤繞紫宸。漢金增秩貴,晉馬錫侯頻。辭陛龍顏喜,登堂鶴發新。璽書輝兩序,壽斝獻千春。客聚三山彥,家如萬石淳。云霓看五嶺,雨露切青旻。驛路花爭錦,溪橋草繡茵。東征應作賦,關吏候蒲輪。
綠云遮斷寺邊扉,如寄閒身向此歸。山月每窺竹影瘦,松風忽瀉茶聲微。入來如共云分座,話久偏憐翠上衣。坐破蒲團無是處,眼前爛漫逗禪機。
桓典聲名久,相如詞賦稀。世方驄馬避,身已茂陵歸。白露凋原草,流塵集穗幃。傷心庭下鶴,時向月中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