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村居西軒即事 其三
得失何須太認真,
春來又是一番新。
苔衣印綠閒停屐,
柳眼垂青暗相人。
好鳥尚知求樂土,
游蜂惟解戀芳塵。
色即非空超色外,
翻開成案講佛因。
得失何須太認真,
春來又是一番新。
苔衣印綠閒停屐,
柳眼垂青暗相人。
好鳥尚知求樂土,
游蜂惟解戀芳塵。
色即非空超色外,
翻開成案講佛因。
得失之間何必太過在意,春天到來又是一番嶄新景象。苔蘚印著綠意,閑時停下木屐;柳芽初綻垂青,悄悄觀察著人。善鳴的鳥兒尚且知道尋找安樂之地,游弋的蜜蜂只懂得貪戀花香塵泥。色即是空,要超越表象之外,翻開舊有的案卷講解佛理因緣。
苔衣:指苔蘚,因形狀如衣覆蓋地面,故稱。
柳眼:早春時柳樹初萌的芽,如人睡眼初展,故稱。
色即非空:佛教用語,指物質現(xiàn)象(色)的本質是空,此處引申為超越表象看本質。
成案:舊有的文書、案例,此處指佛經(jīng)典籍或論說佛理的舊文。
此詩為作者退居沈陽鄉(xiāng)村時所作。時值春日,面對村居閑適生活,作者由自然景象觸發(fā)對人生得失的思考,結合佛教“色空”思想,表達超脫世俗、悟理自適的心境。
全詩以春日新景起興,通過自然物態(tài)的對比與佛理的闡釋,展現(xiàn)對得失的淡然態(tài)度。語言質樸,融景、事、理于一體,體現(xiàn)了詩人在鄉(xiāng)居生活中對生命本質的哲思。
幾欲歸休反服初,契論今昔更憐渠。
非關造物相料理,自是吾儕計闊疎。
似我端宜吏刀筆,如君久合召嚴徐。
胡然更作丁寧語,道所經(jīng)行覓細書。
殷勤寄謝湖州牧,五馬誰能鬢未斑。
民事雖云急期會,登臨要不負溪山。
如公詎免帝城入,有詔不遲旬歲間。
人士端能客張賈,聲名自不減蘇顏。
陰伏陽升直泰辰,當年猶想降庚寅。
泰山北斗人皆仰,和氣春風德有鄰。
會即吹噓九天上,豈徒風月五溪濱。
不惟相國同年契,更有齊年相國人。
赤氣排空勢且然,簿書何急又堆前。
忽來疎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邊。
想見坐中皆玉雪,更知眼界足風煙。
雖然此樂宜輸我,公等談經(jīng)合細旃。
自入西江絕少山,??看平遠又彎環(huán)。
望窮浩浩鷗波里,詩墮蒼蒼暮色間。
網(wǎng)戶謾多魚踴價,酒壚雖少客酡顏。
兒時所歷今重過,無復衣斑徒鬢斑。
政爾相從問阿兄,忽聞門外竹車鳴。
對床縱復無今雨,展卷不妨同短檠。
頗念興乘聊一詣,卻憐侍立苦頻更。
風微佛屋瑯珰絕,古柏陰中看月明。
西來政爾嘆離居,數(shù)士英英端起予。
情話不遺親且故,高交寧有數(shù)能疏。
詩章許和平反暇,尊酒仍饕簿領余。
幕府河南亦名勝,愿交煩為問何如。
已悲傲吏失南山,尚喜王儦峙舊壇。
感愴自應新發(fā)白,乖離可使舊盟寒。
篙師徑欲通宵發(fā),我輩深嗟會面難。
月底婆娑燈下語,怳然還是昔年看。
常時一夜北新橋,問訊茲來故不遙。
豈慮堅冰忽成合,更當冷日未能消。
志存紆直無渠怒,行有艱難自我招。
頼是晴山有佳色,不然何以慰無聊。
人窮往往咎文窮,歷數(shù)前賢半此風。
春去林園乃啼鴂,秋來墻壁自鳴蟲。
世悲工瑟如齊客,我嘆好龍多葉公。
苦節(jié)期君類松柏,根能如石干如銅。
莫道寒溫祇素書,也于朋友見親疎。
自從一反南昌役,無復能安古寺居。
憔悴直為人所棄,殷勤獨肯問何如。
缺然不報非緣懶,瘧癘經(jīng)秋未掃除。
偶上坡亭底用扶,登臨于此記公初。
不勝酒敵先齊敗,粗有詩資皆楚余。
出處絕知難逆計,從游常恐易成疏。
嘯揮邊騎數(shù)君事,我自欲安陶令廬。
飄然一舸順流東,敏捷如鴻恨不同。
為我能留半日許,得君何翅一聯(lián)中。
頗思著句記初識,已復枉詩醉古風。
沅芷澧蘭元屬爾,既難袞袞又匆匆。
往事悠悠誰悼屈,土風往往但爭舟。
兒童助勇競拍手,鷗鷺驚飛皆落流。
倦客歸心思鹢首,壯年科第慕龍頭。
詩中具見飄飄意,如我將搴杜若洲。
韶石馳書歲屢終,浮湛渺渺聽殷洪。
長年苦望吾地涉,寧料它途馬首東。
鴻鴈又當辭瘴海,孔鸞端合在高桐。
忽逢玉節(jié)春江上,再拜題詩覓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