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遠齋夜飲舒嘯之作并呈坐間諸公
偶上坡亭底用扶,登臨于此記公初。
不勝酒敵先齊敗,粗有詩資皆楚余。
出處絕知難逆計,從游??忠壮墒?。
嘯揮邊騎數君事,我自欲安陶令廬。
偶上坡亭底用扶,登臨于此記公初。
不勝酒敵先齊敗,粗有詩資皆楚余。
出處絕知難逆計,從游??忠壮墒?。
嘯揮邊騎數君事,我自欲安陶令廬。
偶然走上坡亭無需人扶持,在此登臨還記得您當初的情形。我敵不過酒力早早敗下陣來,略微有點作詩的資質不過是繼承前人余緒。我深知人生出處難以預先謀劃,常擔心與您同游交往容易疏淡。指揮邊騎作戰是諸位的事,我只想安心守著像陶令那樣的草廬。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坡亭:可能是當地的一個亭子。
楚余:楚地的余緒,這里指作詩的傳統。
出處:指出仕和隱居。
逆計:預先謀劃。
陶令廬:指陶淵明的草廬,代指隱居之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與友人在坡亭夜飲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不確定性,使得詩人對人生的出處有了思考,同時也反映出他在面對現實時的一種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用典等手法增強了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一種思想狀態和情感追求。
絲磕元霜。正寶階薦熟,舊日鹓行。金靈塞垣追馬,哭拜天香。遺誥同悲隆祐,奉纁黝分粽筵旁。群鴉恨銜在,莫損糝花,封寄蒸糖。
未亡。淹賜粥,剩飄搖素發,饑死何妨。乞錢難買,知我何處重陽。慟失元皇恭儉,泣僧舍、偏近糕坊。分曹愴題字,記散絨絳,預試曾嘗。
十畝梅花作雪飛。冷香下、攜手多時。兩年不到斷橋西。長笛為予吹。
人妒垂楊綠,春風為、染作仙衣。垂楊卻又妒腰肢。近前舞絲絲。
諸部匈奴曉扣關,穹廬千里過青山。隔河拍手呼兒女,來見東巡大朵顏。
階前薦體野黃羊,湩酪盛來可可香。繞席胡兒爭勸進,堪憐好歹太師嘗。
震天金鼓動轅門,稽顙胡兒首盡髡。倒甕椎牛齊醉飽,歡呼難報漢朝恩。
紫貂丹韐擁胡姬,歌舞當筵進酒卮。乞得一瓢挨次飲,爭夸顏色勝胭脂。
行廚煙散,剛入夜、炊馀寒徹。爆竹鄰家初競響,正是交年節。
床腳燒燈,灰堆擊帚,五祀辰方接。底需祈報,但教香水無缺。
不學致富陰家,刲羊供酒,叩禱紛煩熱。餅豆一年慚一餞,言事憑君朝闕。
再拜尊前,非緣求媚,文字嗟薪積。封塵莫笑,爨火每自清潔。
昔年意氣結群英,
幾度朝回一字行。
海北江南零落盡,
兩人相見洛陽城。
滿目關河故國秋,谷音凄厲遠征搜。凋零吳會英才集,寂寞長安月旦州。擾擾南施兼北宋,紛紛怨李與恩牛。并時人物頹唐甚,展卷燈前起百憂。
未甘濁世隱狂奴,文體猶矜別富吳。阿閣幾曾巢瑞鳳,延秋何忍聽啼烏。旅懷惆悵危梁燕,鄉味思量舊日鱸。頭白汗青應有待,貞元朝士莫增吁。
吾愛高生高且奇,釣竿高拂若華枝。
談天河漢俱無極,蹈海風云自有時。
雜佩實愁芳草歇,畫圖虛使萬山移。
德輝未覽同增感,遮莫狂歌笑鳳衰。
微雪初銷綺陌塵,
河橋月色凈如銀。
踏歌聲逐香風遠,
多少遺鈿墮翠人。
中原秋色入輶軒,
益助胸中造化權。
大有新詩入行紀,
他時綵筆一時編。
浪齧城根睥睨斜,洼隆強半浸泥沙。
忍饑且逐魚蝦利,望稔難憑薺麥花。
流水空村時吠蛤,斜陽新家亂鳴鴉。
升平偶此偏災值,已覺哀鴻滿目賒。
倚棹秋生牧野煙,銀床桂樹憶當年。
中朝弱弟梁王貴,亂歲詩侯衛叔賢。
斜日兼葭寒水動,孤城風雨女墻懸。
繞池修竹猶堪賦,無奈啼烏夜燭前。
長鳴短鳴,何來雁聲。
翱翔律呂和平,發炎方北征。
人情物情,千年不更。
云中誰計郵亭,趁東風去程。
晨起茲城望,所思竟若何。
涌金初日上,開鑒曉霞多。
樹老晴含翠,山危俯臥波。
謾云天塹險,惟德沛江河。
莫恃顏色好,顏色易成暮。
莫恃君恩深,君恩易成故。
色衰愛移會有期,金屋長門無幾時。
君不見駿馬折股車折軸,尋常平地有翻覆,何況孟門之巔太行麓。
道高德高名愈高,
問佛法而吹布毛。
不是尋常閑啐啄,
飛出鳳兒空鵲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