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題無常鐘二絕 其二
合成四大散成空
草木經春便有冬
生滅去來相對代
為君題作有常鐘
合成四大散成空
草木經春便有冬
生滅去來相對代
為君題作有常鐘
由四大元素合成的身體離散后歸于空無,草木經歷春天的生長便會迎來冬天的凋零。生滅、去來相互更替替代,因此為您題名為有常鐘。
四大:佛教術語,指地、水、火、風四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認為人身由四大和合而成,離散則復歸空無。
散成空:離散后歸于空無,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無固定實體。
經春:經歷春天,指草木生長的季節。
相對代:相互更替、替代。
有常鐘:與‘無?!鄬?,這里詩人戲題,強調生滅循環的規律性。
此詩為詩人‘戲題’之作,可能創作于游覽寺廟或與友人談佛論道之際?!疅o常鐘’本為常見佛家用語,詩人借此引發對生滅規律的思考,以通俗語言重新詮釋‘無?!c‘有常’的辯證關系。
全詩以‘戲題’為引,通過自然現象(草木榮枯)與佛教哲理(四大和合)的結合,揭示生滅循環的規律性,看似調侃‘無常鐘’,實則強調無常中蘊含的‘有?!举|。語言通俗而理趣盎然,體現了詩人對生命規律的深刻洞察。
傳呼散冬振,
溪岸筑場寬。
稚子牽衣到,
寒鴉倚樹看。
卜年村釀薄,
敲凍井泥乾。
莫問浮生事,
安危夢已殘。
滿街燈火初冬夜,
于此逢人慰郁陶。
十載須眉將我老,
同年氣誼見兄高。
光輝好月臨遙海,
冷落殘云念敝袍。
聚首幾宵今又別,
相思依舊夢魂勞。
萬竹森森一水泓
堂名勁逸即蓬瀛
賦詩何必多工部
怕與梅花共瘦生
仙鳧曾向七閩分,愁滿衡陽臥白云。今日夷門稱吏隱,不知誰是信陵君。
衡山歷歷秀芙蓉,紫蓋云中未可從。見說藏書千古在,因君直欲跨飛龍。
風流傲吏有仙才,七澤惟看水一杯。遷謫無勞悲偃蹇,游梁且上孝王臺。
邂逅同歌行路難,一尊湖海罄交歡。勸君莫擬三閭賦,今日無人似子蘭。
征帆一縷轉彎斜。
驚鷺起汀沙。
點點隨風逆上,
滿江飛破殘霞。
樓前光景,
樓心紅粉,
蟬翼輕紗。
卻憶錢塘江上,
曲欄橫檻他家。
踏雪來看湖上山,峨峨群玉競孱顏。圍棋運甓俱無奈,天放勞生得一閑。
木末湖光一鏡瑩,千山負雪燭天明。支筇茸帽云林路,滿耳敲金戛玉聲。
孤山處處屐曾經,最愛林家放鶴亭。休問梅花開也未,雪中乍見柳條青。
香泥筠籠遠擎來,
曾向河陽縣里開。
堪笑杜陵何短拙,
卻憑蕭八覓桃栽。
行塵漠漠起西風,
來往征軒似轉蓬。
駐馬幾多愁思苦,
亂蟬衰柳武關中。
詩興句牽日日新,年光初破雨彌旬。舊游已得新工部,佳句今逢休上人。云外馳心關水石,江邊搔首望星辰。泥深未愛尋山屐,誰與西庵杖屨親。
吟思那知歲月新,初鶯啼雨早經旬。娟娟野竹通寒水,洗洗江梅冷照人。鷲嶺并游勞夢寐,虎溪一笑尚參辰。千金褒字形篇尾,跡未相同意已親。
晨窗染煙嵐,夕枕響風澗。
客心在山川,劇若遺芻拳。
山山識之遍,坐閱云氣幻。
大云騰駃騠,小云舞鵝雁。
連云一匹帛,離云雙角丱。
亦雨而亦晴,悠悠七朝晏。
山下有舠子,生計恃罩汕。
何當從汝曹,如許一舟辦。
芳草去天涯,高樓更回盼。
柳陌薰風蚤,
笙歌滿畫堂。
花明春肅祀,
云集雁成行。
山擁龍門壯,
潮生鳳嶺長。
莫須悲去住,
咫尺是江鄉。
退院殘鐘日易斜,
維摩飯罷坐鄰家。
雙飛蛺蝶過墻去,
閑卻一園諸葛花。
安肅菜如玉,黃芽白籠松。
北蔬品無上,廣蓄支三冬。
忽憶幫園筍,割鮮四序供。
味以澀而腴,矯矯君子風。
闊別今十年,飽飫輸山農。
南帆競冬載,乾臘價枉崇。
奚翅市駿骨,虛名竟何庸。
脫挽輅,衣羊裘,見天子,借前籌。
洛邑之營自周公,建都原未離關中。
山東諸人無大計,可憐欲襲重瞳智。
扼其骯,拊其背,劉敬真能知地利。
口舌得官何足病,高帝謾罵乃天性。
君不見,漢家開基四百年,齊虜之功莫與競。
馬頭簇簇擁征塵
自嘆奔波歷苦辛
羨煞野翁閒逸甚
柴門拄杖看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