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東梁山
巍然天險峙雙關,
終古江流去不還。
只有靈犀通一點,
不教隔斷萬重山。
巍然天險峙雙關,
終古江流去不還。
只有靈犀通一點,
不教隔斷萬重山。
東梁山巍峨險峻如天然屏障對峙雙關,亙古以來江水奔流一去不返。唯有靈犀相通的一點聯系,不讓萬重山巒將彼此隔斷。
巍然:高大雄偉的樣子。
天險:天然的險要地勢。
峙(zhì):聳立、對峙。
終古:久遠、自古以來。
靈犀:傳說犀牛角有白紋,感應靈敏,此處指心意相通的聯系。
隔斷:阻隔斷開。
東梁山為長江沿岸險要之地,詩人泊船于此,見山勢巍峨、江水浩蕩,觸景生情。或作于旅途之中,借自然之景抒發(fā)對阻隔與連通的感悟。
詩以‘天險’起筆,寫盡東梁山的雄奇與長江的壯闊,后筆鋒一轉強調‘靈犀通一點’的聯結作用,主旨鮮明。語言簡練而意境開合,體現詩人對自然與人文關系的深刻觀察。
湯湯其江,區(qū)區(qū)爾孟。
一夫當關,不知天命。
蟻固于穴,蛙負于井。
咫尺之地,為可以騁。
靜坐還看竹,閑行亦合樵。
道心應有在,生事合無憀。
客去清談少,年來白發(fā)饒。
漫將支遁筆,閑且賦逍遙。
美玉不自貴,貴之者良工。高才不自明,明之者至公。
和璞文未刻,他山石正同。子虛賦未行,相如車不東。
我今征此詞,亦將擬未通。粵有空門子,孕秀赤城中。
性靜不欲俗,詩癖俄在躬。意淳自高古,言雅思變風。
勞勞不稱年,名尚高遠聰。我來山月鄉(xiāng),即貌知困蒙。
吾師道雖否,天子方文崇。一旦因得意,誦之于六宮。
宏辭等甲賢良貴,二美翩翩落手中。
虎子得來山穴泣,驪珠探去海濤空。
三千安獨陳當寧,十七人甘坐下風。
曾向當年競頭角,直從此日決雌雄。
常欲飽煖天下人,其道未得一寸施。
子有二親皆七十,糠核不充常寒饑。
昨日訪我破屋下,具雞一只酒一巵。
子起卻盤筯不舉,吾親未省曾食之。
對我噓嚱涕泗下,孝子之心真可悲。
子固與我同一體,相間豈復有毛皮。
顧子之親則吾親,吾親凍餒無柰何。
飽煖天下心徒為,送子出門成此詩。
吾門何所喜,子衿青青多。豹常志古道,佩服卿與軻。
平淑號能賦,其氣典以和。樞從吾日久,道德能切磋。
澤也齒最少,已有亭亭柯。彰頗通典籍,所立不幺么。
淳乎性源濁,今亦為清波。就初學誦詩,日記十板過。
材雖有高下,異日俱甲科。會汝少俊異,美若玉山禾。
看汝辭林中,枝條漸婆娑。合亦稍純茂,知不隨身矬。
其流雖涓涓,可道為江沱。視汝器磊磊,淳沆皆蚌螺。
我有堇山錫,欲鑄子太阿。誠能來就學,穎利加铦磨。
翹翹數子間,可與肩相摩。
金園敞山阿,翛然隔城市。
晨夕鐘梵音,颯沓五云際。
空山無盡香,大乘有真諦。
簿領得余閑,徙倚青蓮地。
萬物天地間,或有奇勝跡。見賞能幾人,不止今與昔。
吳門多好山,天平為峻極。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煙嵐十里光,松桂四時色。我因一縱游,煩襟為開釋。
感古懷君子,翻然長太息。樂天賞云泉,詩章何歷歷。
垂今數百年,繼者漠然寂。間遇希文來,雙旌守鄉(xiāng)國。
行春三讓原,吟哦盡所得。子美天與才,尋幽多采摭。
賦百五十言,平地黃金擲。三賢固有名,山亦資輝赫。
此去還幾年,不逢好事客。
微風靜林杪,紅日下巖阿。
明月出已滿,白云歸未多。
高應伴猿鶴,深不暗松蘿。
若弗為霖去,其如旱歲何。
夏雨下數尺,流水滿池泓。蝦蟆為得時,晝夜鳴不停。
幾日飽欲死,腹圓如罌瓶。巨吻自開闔,短項或縮盈。
時于土坎間,突出兩眼睛。是何癡形骸,能吐惡音聲。
嗟哉爾肉膻,不中為犧牲。嗟哉爾聲粗,不中和人情。
殊不自量力,更欲睥睨橫海之鳣鯨。自謂天地間,獨馳善鳴名。
萬物聒皆龏,不知鐘鼓欽欽,雷霆閎閎。
應龍戢腦入海底,鳳凰舉翼摩青冥。此時各默默,以避蝦蟆鳴。
何時雨歇水澤涸,青臭泥中露丑形。
失水無能為,兩腳不解行。干渴以至死,盡把枯殼填土坑。
截竹功何取,為筒妙可談。長猶不盈尺,青若出于藍。
浮薄瓤皆去,嵚崟節(jié)獨堪。誰言但空洞,自是貴包含。
虛受殊招損,多藏不類貪。巾箱經謾五,謗牘篋空三。
淚有湘妃灑,書疑禹穴探。質曾冒霜雪,價本擅東南。
隕籜遺輕粉,移根破凍嵐。龍音終不死,鳳實尚余甘。
仆陋我為貴,雕鎪彼合慙。居常置幾桉,出或系騑驂。
唱和友朋倦,提攜童仆諳。純姿斥丹漆,美干敵楩枏。
其直如周道,虛心學老耼。吾徒正得用,詩筆戰(zhàn)方酣。
高吟遠矚倚云梯,往事經心盡可題。
道德二篇徒自辯,是非一馬豈能齊。
暉山真玉傷驚火,失水靈蛇畏在泥。
寄語冥鴻上天去,凌云羽翼莫思低。
天道不可詰,吾當責爾螟。
方今絕讒慝,何故播膻腥。
野草離離盡,秋禾穗穗零。
知君恤民意,鬢減數莖青。
盛府雍容外,輕裘博雅存。
席間閑布帙,鈴下晝無喧。
首善隆儒術,諸生接討論。
馬融南郡學,齪齪豈堪言。
雄辭磅礴壓群英,再戰(zhàn)戈矛銳更精。
裴度韜鈐無失律,武侯節(jié)制是神兵。
千人盡服徂丘議,九合誰干小白盟。
帝宋開基八十載,連登科目獨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