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閣
東別家山十六程,
曉來和月到華清。
朝元閣下西風急,
都入長楊作雨聲。
東別家山十六程,
曉來和月到華清。
朝元閣下西風急,
都入長楊作雨聲。
向東離開家鄉已經走了十六程遠,清晨時分帶著月光抵達華清宮。朝元閣外西風猛烈地吹著,風聲都融入長楊宮,化作了雨聲。
程:古代路程單位,約三十里為一程。
和月:帶著月光,指清晨月亮尚未完全隱去時。
華清:華清宮,唐代帝王行宮,故址在今陜西西安臨潼區。
朝元閣:華清宮內建筑,唐玄宗時所建,用于祭祀道教神仙。
長楊:漢代離宮名(故址在今陜西周至),此處借指唐代宮苑。
此詩約作于晚唐時期。詩人離鄉遠行,途經華清宮(唐代帝王曾在此享樂,安史之亂后漸趨蕭條),于清晨抵達時見朝元閣外西風勁吹,觸景生情而作,暗含對盛世不再的感慨。
全詩以旅途行跡為線,通過華清宮場景的描寫,將離鄉之愁與歷史之思融合,語言簡練,意境蒼涼,是晚唐懷古詩的典型之作。
一毫塵事不相關,托足何妨城市間。
滌器酒爐偕隱好,垂簾卜肆食貧閑。
詩中典午春秋在,夢里華胥氣象還。
知汝蕭條家負郭,笑人捷徑覓南山。
作客云間還幾日,偏于節物感踟躕。
一枝斑竹能思楚,半尺銀鱸可住吳。
避老長年封破鏡,算歸終日秣神駒。
預愁度嶺無他事,只是西風吹白須。
巧須出大造,清欲與秋爭。
舊贈名書聯兩行,緣何淪落掛茶坊。重來風景全非昨,痛哭親知半已亡。萬事久經忘得失,百端又覺感蒼茫。春寒無賴睡難穩,起草燈前夜氣涼。
來從孤館寄吟身,差喜相投作主賓。世事滄桑多寄慨,客窗風月羨常新。鵝湖訪舊空陳跡,鶯語泥人且賞春。觸撥閑愁無計遣,擬尋紅友醉芳醇。
煞尾聲傳感逝波,
南朝往事已銷磨。
蒼涼一掬興衰淚,
迸入漸漸《麥秀歌》。
撚耳意陽陽,
林泉白晝長。
市朝聲自遠,
聰聽又何妨。
粉膩脂慵病未蘇。
烹茶清語正模糊。
過時猶想況當初。
茉莉香寒鸚鵡別,
芙蓉思渺雁鴻疏。
墜歡各自夢西湖。
瀟湘秋色兩三枝,寫向華堂照壽卮。
卻羨主人才半百,雄名何必減車騎。
邯鄲道上憶交親,四十年來復幾人。
我已白頭君綠鬢,相逢莫惜醉千巡。
駿業包三極,光靈被八垠。膚公成薄伐,圣主得賢臣。
制敵無增壘,征頑不浹旬。元戎初錫命,小丑遂歸身。
聚處憐焦虱,深藏笑狡?。猿娭矜搏箭,螳怒敢當輪。
健翮資抨擊,奔雷懾聵嚚。請行煩宰輔,報國矢忠純。
峒箐逾懸阻,貔貅樂拊循。分明軍令肅,踴躍士心振。
拔本方除惡,先聲已奪人。搗巢乘勢便,攻塞破堅頻。
有赫天威遠,惟幾睿算神。迎鋒全解竹,畀火待然薪。
于鑠吾皇烈,真符大造仁。止戈文乃武,育物世如春。
獻捷期何速,酬庸賞遞臻。去時冰載路,來日柳迷津。
從此兵常偃,行看俗更淳。四隅懷震疊,萬類荷陶甄。
侔色瞻星緯,攄忱拱玉宸。驗風咸受吏,占海盡徠賓。
絡繹豐穰慶,駢闐福祜申。頌揚須雅奏,折簡愧敷陳。
連山草木繁,橫縱始鋤葺。
亂離二十年,親故不復集。
榛莽襲衣裾,誰能辨井邑。
結茅漢之崖,綆短亦可汲。
云深日蠓曈,作息隨出入。
種菽在岡原,種麥在阪隰。
麥生山彘多,況復官租急。
卷地狂風殿晚春,
落花蓋水欲成云。
向人不改故時面,
惟有蒼官與此君。
留心儉讓唐虞道,恣意貪求桀蹠徒。
閑坐思量茆屋下,夜深秋月照平湖。
夙仰梅園夢想深,一朝攜屐忽登臨。其間山水得真趣,到此主賓樂賞心。亭榭高低皆入畫,干枝疏密自成林。何時能賦遂初愿,漱石枕流寄醉吟。
飛身恍若上蓬瀛,香雪霏霏繞玉英。偶爾有緣逢一面,果然修到定三生。姍姍瘦骨難諧俗,淡淡風流合讓卿。人不如花清福好,黃金難買是閑情。
黃茆持覆屋,溪石運作垣。桑麻有馀地,家家養龍孫。
春雷初起蟄,切玉供盤餐。一朝解風籜,叆叇蒼云屯。
我來倚拄杖,恐是辟疆園。千畝倘可致,封君何足言。
虛度光陰四十年,滄桑回首思綿綿。
功名已付云煙幻,詩酒偏留鷗鷺緣。
骨傲料難諧濁世,才疏終擬賦歸田。
何時得遂林泉隱,拋去風塵馬上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