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萬山觀六言四首
詞客初停塵鞅,鍊師相約樓居。赤日正過林樾,好風時到庭除。
石磴盤回九折,山房小結三間。酷暑因風盡掃,道心與鶴俱閒。
燈影半窗冉冉,壚薰一炷亭亭。多病思投白社,老人為說丹經。
一派灘聲東去,滿空月色西流。但覺夢游塵外,不知身宿山頭。
詞客初停塵鞅,鍊師相約樓居。赤日正過林樾,好風時到庭除。
石磴盤回九折,山房小結三間。酷暑因風盡掃,道心與鶴俱閒。
燈影半窗冉冉,壚薰一炷亭亭。多病思投白社,老人為說丹經。
一派灘聲東去,滿空月色西流。但覺夢游塵外,不知身宿山頭。
文人剛剛擺脫塵世事務的束縛,道士邀請我到樓中居住。烈日正穿過樹林,清風不時吹到庭院。石頭臺階曲折盤旋,山間小屋僅有三間。酷熱被風全部掃盡,修道之心和仙鶴一樣悠閑。燈影在半扇窗前搖曳,香爐里一炷香裊裊婷婷。我多病想投身入清幽之地,老人為我講解煉丹的經書。一片灘聲向東流去,滿空月色向西流淌。只覺得像是夢游在塵世之外,不知道自己正住在山頭。
詞客:指文人。塵鞅:塵世事務的束縛。
鍊師:道士。樓居:住在樓上。
林樾:樹林。庭除:庭院。
石磴:石頭臺階。盤回:曲折盤旋。
山房:山間小屋。小結:建造。
道心:修道之心。
冉冉:形容燈影搖曳的樣子。壚薰:香爐里的香。亭亭:形容香煙裊裊的樣子。
白社:指隱士或僧道所居之處。丹經:講述煉丹術的經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厭倦了塵世的紛擾后,來到萬山觀借宿。當時或許正值酷暑,詩人在道觀中感受到了清幽寧靜的氛圍,從而創作了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喜愛和對修道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修道的追求。
裊裊垂楊岸,無人獨艤舟。
風波嘗險阻,身世任沉浮。
邃徑中間接,寒溪左右流。
冥心來宴坐,浩蕩得天游。
薄醉沖寒跨驢出,霜木崢嶸村舍寂。
野田無物饑鴟愁,溪路凍合鑿冰汲。
新詩得意正森爽,朔云壓腦轉昏黑。
初向驢子前頭見,率然三點五點白。
不翼而飛何處來,塞空已并此身入。
北極應搖斗柄注,東宿自張箕舌吸。
側聞玄冥氣不交,此時天上亦寒栗。
研珠屑玉勞精神,被山冒嶺費筋力。
上帝豈不樂無為,或言萬姓乞膏澤。
下界小臣同井蛙,仰窺妄以私意測。
道旁凍叟僵欲死,且愿被褐負暄日。
已著山林掃塔衣,洗除仕路劍頭炊。
心光焰焰雖潛發,頷雪紛紛已太遲。
度日只今閑水牯,知時從昔羨山雌。
掩關未必渾無事,擬遍寒山百首詩。
珍重游人入畫圖,
亭臺繡錯似茵鋪。
宋家萬里中原土,
換得錢塘十頃湖。
朱家角里,料無因、縮做對門衡宇。聞說瀛壺風景好,幾許松窗云戶。不似城居,谷陽橋畔,絕少山林趣。高軒曾過,愧無一字堪煮。
約我春泛鷗波,秋乘漁艇,來訪湖邊塢。想到花香茶熟候,不禁色飛眉舞。逆旅經年,相思隔水,孤負園亭主。予懷渺渺,九峰三泖佳處。
競誇文石與空青,
海底年來何處尋。
剩有螺杯生理好,
不教枉費琢磨心。
何處春深好,春深妓女家。
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
蘭麝熏行被,金銅釘坐車。
杭州蘇小小,人道最夭斜。
村南村北云山,亭外亭中煙景。
東巖過客重來,蘿徑蕭蕭薄暝。
鳥啼千樹萬樹,云起前山后山。
門外青春向晚,雨中游客西還。
韓李流芳獨未泯,先生孤唱發陽春。
惠能伎倆元無有,強到朱門謁近臣。
九皋鶴警露,九尾鸧警霜。
微禽能變化,出群名故揚。
飭躬古修士,守道如金湯。
讀書拔陳根,猶力耕我疆。
崛起從人望,不異麟與凰。
繄余拙稟氣,蚩蚩等群氓。
委身作秕稗,共此斗斛量。
千年奎畫照蒼霞,酬唱官梅竹外斜。恭想皇靈天闕上,歸疆猶惜洛陽花。
偶因祀事訪丹霞,寺古山深石徑斜。沖凍細尋梅信息,枝頭喜見狀元花。
一酌曹溪水,地靈知佛國。坐具展四山,彌天普法力。
群峰互蛇蜒,二溪交環翼。梵境迥以幽,玄機涵峻極。
明鏡本無臺,恒河胡可測。龍蛻湫已平,虎馴究踰侐。
旃檀裊林巒,十里丹艧飾。上乘猶太虛,寧著相與色。
寶林踰千年,誰為善知識。聞鐘覺夙緣,真如非外得。
彩云歘倏散還休,款款縈縈倍惹愁。
嫩蝶攀援疑借蔻,狂蜂輕薄詎安榴。
徒鉆故紙唯糟粕,欲埽訛書苦挍讎。
一洗青林煩夜雨,白蘋碧杜亦芳洲。
眼中巷陌斷從游,每誦清詩洗百憂。
酷熱誰能接褦襶,新荷遙想對冥搜。
治朝此老終堪式,晚進孱篇或見收。
絕羨西涯鄰屋角,高軒斜日與淹留。
曹娥祠廟枕江湄,碑版猶存漢代辭。
日暖山頭榛子落,草深渡口鷓鴣啼。
輕舟上埭傳呼急,短屨沾泥拜起遲。
忠孝兩江皆萬古,不須回首怨鴟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