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雜書二首 其一
珍重游人入畫圖,
亭臺繡錯似茵鋪。
宋家萬里中原土,
換得錢塘十頃湖。
珍重游人入畫圖,
亭臺繡錯似茵鋪。
宋家萬里中原土,
換得錢塘十頃湖。
要珍惜游人進入這如畫的西湖美景中,亭臺樓閣交錯如錦繡,湖岸像鋪著綠毯。宋朝失去了萬里的中原土地,只換來這錢塘的十頃西湖。
繡錯:像錦繡一樣交錯,形容亭臺樓閣華麗繁多。
茵:墊子、毯子之類,這里形容湖岸的草地。
宋家:指宋朝。
此詩創作于清朝,當時清朝統治已相對穩固。作者身處這一時期,回顧宋朝歷史,看到南宋統治者偏安江南,不思收復中原,在西湖邊營造繁華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南宋統治者的茍且偷安。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視角反思歷史,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晝長欹枕酣春臥,剝啄敲門驚夢破。
雙旗健步衣正黃,爵羅駭見久未嘗。
泥紫一封芹詔香,王人繭牘親遣將。
老夫五年坐奇謗,身則漁樵志猶壯。
豈無戀闕如子牟,強擬隨裝學張敞。
浮云滿空能蔽日,云散天空日華出。
千三百載春又春,杜陵久矣無斯人。
黃衣走塵漫踆踆,縱了桴鼓何足云。
姑言絮舜工負恩,堯天舜日定不爾。
皎皎太空無點滓,當時下書便疑似。
聊坐和歌焉熱耳,寧比三光覆盆底。
金羈欲脫還從頭,絡頭龁草均一牛。
吾身本是報恩具,千年萬年屬明主。
感恩欲愬淚如雨,且愿投讒畀豺虎。
昔日東州看陣圖,武昌陸續拜魚書。
我歸舊齒邦人版,公去新乘使者車。
但愿世官居鼎鼐,從教野老自犁鋤。
西風鴻雁方遵渚,時有音塵接里廬。
鳴蛙恰恰地底鳴,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須水活,龍骨車翻蛙不驚。
在池固合憂涸鮒,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憐強聒將何為,到底官私不關汝。
曉雪初明瓦,春云密布空。
酒驚蕃鶴遠,詩坐灞馿窮。
訪戴無嘉客,和陶稱倦翁。
應憐四十韻,衣帶賀年豐。
晨炊浮早渡,午夜過錢清。
越國移舟便,曹娥上堰輕。
人言三界近,共指一山橫。
古剡明朝到,籃輿數去程。
濁世九黃河,太虛一明鏡。
混混皆隨流,炯炯誰獨醒。
崛起孤峰高,盡把眾山領。
根基既超然,培植功且更。
鼎盛彈冠地,胡然袖手居。
自怡還自足,誰毀又誰譽。
花竹人安在,蕓蘭慶有余。
華涂驚素錦,行道盡欷歔。
當年共短檠,心事熟論評。
豈我非同志,于公不用情。
幾多才莫試,有此恨難平。
舊友凋零盡,悲哉伐木聲。
道在行藏自古艱,為貧偶出未能還。
一從舉手遮西日,已恐移文在北山。
身入微官韁鎖里,心慚大隠市朝間。
浮云富貴非吾事,便有功名亦等閑。
四海如春,時維帝心。
遇物而感,其傳至今。
宮扇之存,有此神翰。
愿揚仁風,慰彼涂炭。
策勛賞賜轉更強,壯士不知是女郎。嘗聞此語人罕見,婦女誰及如張良。
有嘗因郡謀亂逆,自將千人乘無防。此其代夫有反掌,所尤難者有婦孀。
或傾家產率部曲,或善騎射多殺傷。有如二孀乃能爾,勝幾丈夫陣堂堂。
誰知慶歷丞相后,有女晏氏生閨房。女婦曾氏作內則,中守大節嚴于霜。
平時如坤自柔靜,一旦遇變何方剛。紹定己丑汀寇起,所至殘滅勢孔張。
愚者束手只待殞,懦者魄喪仆且僵。男子紛紛類若是,何望孀有鐵石腸。
晏氏獨如負將略,通身是膽智滿囊。慨然以義誓境內,黃牛山上寨可場。
其上可屯數萬眾,列為五寨如五鄉。一時郡縣幾千里,已多成墟渺為荒。
屹然此寨乃獨立,雖極險阻如康莊。龍須山頭有草木,草可藥箭木可鎗。
亟令先賊盡采取,兵器犀利鋒莫當。且自捐廩凡數十,半年可足山上糧。
以是賊雖千萬眾,不能敵我計策長。殆似天地自設險,非城非池如金湯。
殆是女中千人杰,非山非寨人煌煌。此功雖大豈望報,恭人之封未足償。
但把涕唾視官爵,節義不朽為義方。顧此識度更超越,視古烈婦有烈光。
子善繼志永不忘,恭人雖死為不亡。
平生到處西湖長,眼底波光日日新。
圖在輞川非舊隠,夢回笠澤是前身。
一江細雨欹青菊,萬里雄風起白蘋。
獨立蒼茫動歸興,釣磯須理未垂綸。
象緯昭垂各度躔,牛女之說從何年。
博物有志張茂先,客槎親見織與牽。
坐令千載習繆傳,遂將濁欲穢清玄。
詩史實錄百世賢,亦以俚語形歌篇。
君不見昭陽夜靜玉欄邊,誰知漁陽萬騎橫戈鋋。
何如鳳簫縹緲緱山巔,舉手辭世乘云??。
我欲浩歌痛飲秋風前,仰視星斗奕奕紛羅駢。
安得壯士橫笛一聲吹上徹九天。
從來難辨是幾微,談者雖多覺者希。
小隙便須防蟻穴,大寒何必泣牛衣。
無旁掣肘方成事,不早抽頭即禍機。
莫道不才明主棄,也曾攖頷觸天威。
病懶兩相宜,閑吟九日詩。
江山雖舊隠,泉石是新知。
不分黃花老,從教烏帽吹。
白衣渾未至,醒眼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