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題濂溪先生書堂 其二
出城三四里,矯首愜遐觀。
頓覺市聲絕,忻從天宇寬。
康山書幾凈,湓浦硯泓寒。
一誦愛蓮說,塵埃百不干。
出城三四里,矯首愜遐觀。
頓覺市聲絕,忻從天宇寬。
康山書幾凈,湓浦硯泓寒。
一誦愛蓮說,塵埃百不干。
出城三四里后,抬頭愜意地遠望。頓時覺得城市喧囂聲消失了,欣喜地感覺天空格外開闊??瞪綍康臅罎崈簦云值某幣_墨池透著寒意。誦讀一遍《愛蓮說》,身心遠離了塵世的紛擾。
矯首:抬頭。
愜:滿足,愜意。
遐觀:遠望。
忻:同“欣”,欣喜。
泓:水深而廣,這里指硯臺里的墨池。
塵埃:比喻塵世的紛擾。
濂溪先生即周敦頤,他是北宋著名哲學家,《愛蓮說》是其代表作。詩人前往濂溪先生書堂,有感于書堂環境及周敦頤的高潔品格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周敦頤的崇敬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環境描寫和對《愛蓮說》的引用,展現出詩人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后人對周敦頤思想和文學成就的推崇。
溪路馬蹄周兩浙,江山不負清游。思傍巖桂寄貞幽。千峰無語秀,萬壑有清流。
掙取閑身領水石,白云漫載歸休。誰同嶺上看嵐浮。磴蘿題嶂壁,落葉得詩遒。
凍雪拳鴉,深松隱鶴,綺窗風緊。貂茸護暖,減了弄妝清興。問園梅、開將未開,小闌淺壓苔枝冷。憶六朝山色,愁娥難畫,峭寒同警。
云影。西樓暝。正酒熟楓根,笛飄竹徑。燈簾自倚,銷得玉釭蘭燼。怕窺檐、霜月半棱,夜階漸覺遙漏靜。且圍爐、小試龍團,也勝椒花飲。
十日柴扉九日關,
蘭階苔老石紋斑。
晝長散帙惟攤飯,
雨過拋鋤且看山。
數畝老荒?鍤健,
一溝新水桔槔閒。
相逢莫問春多少,
衰拙心情木石頑。
清溪何迢迢,奔流繞城曲。
人家樓閣臨,賈客帆檣宿。
雙虹波上橫,千樹峰邊綠。
觀風溯空明,悠悠濯心目。
海國秋光遲,出郭試一訪。
野花猶有香,碧草渾無恙。
十里見澄潭,環流抱清曠。
樹簪堤外影,山眉鏡中樣。
一篙劃空明,水云互搖漾。
可惜在蠻村,好景付孟浪。
是時風日佳,晴波綠猶漲。
見說湖畔田,馀潤資醞釀。
耕馀供牛租,釣罷足魚餉。
西顧語海若,回面漫相向。
萬里安用馴,一漚自神王。
吾儕洗眼來,未要煩供張。
非無白接?,所欠黃篾舫。
地偏暫勾留,興逸轉惆悵。
何當明月夜,還來聽漁唱。
遣信邀鄰父,隨宜具小餐。
草燔豚肉美,甕壓酒醅渾。
易致商山皓,難招楚澤魂。
嗟予亦衰矣,心事與誰論。
宗門奧旨,造者還稀。
體用無私,隨流得妙。
有時互為主,伴敲唱玄風。
有時對面藏,身難窺影跡。
要津把斷,凡圣迷源。
利物垂慈,等閒入草。
錦幛圍云五色齊,
入窗都展綠玻瓈。
名花一種春無賽,
卻見傾城首亦低。
自灑膏粱習,人推道義尊。
蟾宮看桂子,鳳穴見蘭孫。
遺戒垂家法,新詩斷客魂。
從今渭陽念,極目灌城村。
驅車適古道,
道古世已今。
翳翳逃空虛,
幸有跫然音。
歡言指萬里,
握手再沈吟。
得無霜露繁,
恐復江漢深。
我聞道渴者,
朵頤望梅林。
至味難誑口,
達士多遠心。
天淵本曠蕩,
鳶魚各飛沈。
相期昆崙顛,
弄月鳴瑤瑟。
林宗烏幘任攲傾
緩帶荷風拂面清
城市輪蹄鬧如織
飄然從此便登瀛
紅蕖曲巷未生潮,記得同君過小橋。
煙水隔江春暖暖,牛羊爭路雨瀟瀟。
忘憂共笑身流落,習懶都忘地寂寥。
今夕一杯秋月院,獨吟空繞綠芭蕉。
宛宛酒船至,依依小隊過。亭于草玄近,溪比浣花多。系馬穿芳樹,持杯向碧蘿。更謀泉上飲,無遽促鳴珂。
訪隱春行早,沖風野興豪。鹿銜初出草,鶯坐半開桃。一叟煙霞僻,群公位望高??=荚说?,今日又干旄。
娛親暇,馀事作詞人。
廿載柯家山下客,空齋畫扇亦前因。
成就苦吟身。
慈山習先隱,游釣安可忘。門前采樵路,今昔同雪霜。腰斧想所歷,蒼苔仍石床。
西風吹蟠木,惻怛中情傷。孤生易為感,此心焉得將。仰視日月馳,天高恨茫茫。
閭門久寂寞,墓地空荒涼。骨肉況多乖,生死各一方。徘徊念故土,涕濕塵沙黃。
平生崢嶸志,垂老對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