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內弟魏生還里
莫以齊門鋏,悲歌盡日彈。醉君桑落酒,不敵郡齋寒。
骨肉他鄉別,干戈遠道心。倘過楊子渡,約略較愁深。
暫留同爾去,此語若無憑。好待莼絲熟,應逢張季鷹。
阿姊扶床泣,諸甥繞膝啼。平安只兩字,莫惜過江題。
莫以齊門鋏,悲歌盡日彈。醉君桑落酒,不敵郡齋寒。
骨肉他鄉別,干戈遠道心。倘過楊子渡,約略較愁深。
暫留同爾去,此語若無憑。好待莼絲熟,應逢張季鷹。
阿姊扶床泣,諸甥繞膝啼。平安只兩字,莫惜過江題。
不要像馮諼那樣,整日彈著劍把唱著悲歌。我用桑落酒為你餞行,可這也抵擋不住郡齋的寒意。親骨肉在他鄉分別,在戰亂中為你遠行擔憂。倘若你路過楊子渡,那里的憂愁大概更深。我本說暫時留下后與你同去,這話若不可信。等莼菜絲成熟的時候,你應會像張季鷹那樣思念故鄉。姐姐扶著床哭泣,外甥們繞著膝蓋啼哭。你過江后,別吝惜只寫‘平安’兩個字來報信。
齊門鋏:戰國時馮諼在孟嘗君門下,因不受重視,彈鋏而歌。這里指不要因不遇而哀怨。
桑落酒:古代美酒名。
郡齋:郡守居住的房舍。
干戈:指戰爭。
楊子渡:即揚子渡,在今江蘇江都縣南。
莼絲:莼菜。
張季鷹:西晉張翰,字季鷹,見秋風起,思念故鄉的莼羹、鱸魚膾,遂辭官歸鄉。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戰亂時期,詩人的內弟魏生要回鄉,詩人在郡齋為其送別,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內弟,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通過對送別場景和情感的描寫,展現了戰亂中親人分離的哀愁。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親情的重視和對生活的感悟。
群蹄踏空山,半夜若風雨。
平明即其地,已復天上去。
惟予迫大義,盍免以名捕。
蟠蝸入寒殼,此豈謂安處。
脫身入浩渺,固有神物護。
禮謂不戴天,天知天亦許。
春難度。
歌滿闋,酒萬舉。
喉欲破,腸欲腐。
風光滿天已不暮。
春難度。
嗜竹種復畫,渾如王掾居。
高堂倚空巖,素壁交扶疏。
山影覆秋靜,月色澄夜虛。
蕭爽只自適,誰能愛吾廬。
蕣英憔悴藕花零,籬下紅芳特地榮。
妍麗頓添秋氣象,歡娛潛動老心情。
武陵溪上分顏色,洛水園中得號名。
為此徑須判一醉,緩調絲管促飛觥。
秉哲歸元老,宣忠輔至平。
四蕃流惠愛,三事頼謨明。
國予哀榮備,人推壽寵并。
紀言惇史在,猶足庇蒼生。
山水永最善,守居聞更優。
煙云萬石古,風月九巖秋。
幾案少俗事,壺觴多雅游。
無因陪后乘,幽意滿湘流。
繞巖縈谷到禪扃,更上危顛最上亭。
秋田溝垅如棋局,晚岫峰巒若畫屏。
詩已就成終夕去,遠村燈火一星星。
憂居向山林,蟲鳥日為伍。
形骸乍摧剝,骨肉慣辛苦。
蔬盤羞客至,病榻厭人語。
地僻誰往還,閑門閉深雨。
太常舊得同科第,幕府今還次姓名。
作記馬周文已贍,書丹程邈隸尤精。
定知二美能傳久,從此三家覺轉榮。
每對雄詞觀健筆,自慚孤跡附群英。
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輕素。
一身萬里意,雙目九霄顧。
釤釤羽翮利,竦竦骨節露。
君初本誰學,我恐必神悟。
得于想像外,看在絕筆處。
稷筌如復生,相與較獨步。
此景絕可愛,叢筠挺修竿。
侵簾復映幌,翠影何檀欒。
霜威忌晚秀,雨氣矜晴寒。
每向極靜時,幽禽發清彈。
自無車馬塵,飛來泊瑯玕。
宜遣老鈴下,日日申平安。
自君之出矣,吊影度晨夕。
中門一步地,未省有行跡。
閨闈足儀檢,常恐犯繩尺。
欲寄錦字書,知誰者云的。
弭蓋長亭下,軒窗慰客心。
田塍交遠日,水堋瀉清襟。
北道云千里,西山雪萬尋。
塵衣無奈拂,去騎復骎骎。
謀猷久恨辜明主,骸骨終蒙賜老臣。
絕口敢論當世事,放懷重老故園春。
閑尋物外忘言客,喜遇杯中得趣人。
能作新詩仍寄我,知君心不在埃塵。
擲梭兩手倦,踏??雙足趼。三日不住織,一疋才可剪。
織處畏風日,剪時謹刀尺。皆言邊幅好,自愛經緯密。
昨朝持入庫,何事監官怒。大字雕印文,濃和油墨污。
父母抱歸舍,拋向中門下。相看各無語,淚迸若傾瀉。
質錢解衣服,買絲添上軸。不敢輒下機,連宵停火燭。
當須了租賦,豈暇恤襦袴。前知寒切骨,甘心肩骭露。
里胥踞門限,叫罵嗔納晚。安得織婦心,變作監官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