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承露紅
蕣英憔悴藕花零,籬下紅芳特地榮。
妍麗頓添秋氣象,歡娛潛動老心情。
武陵溪上分顏色,洛水園中得號名。
為此徑須判一醉,緩調絲管促飛觥。
蕣英憔悴藕花零,籬下紅芳特地榮。
妍麗頓添秋氣象,歡娛潛動老心情。
武陵溪上分顏色,洛水園中得號名。
為此徑須判一醉,緩調絲管促飛觥。
木槿花枯萎,荷花凋零,籬笆下的桃花卻格外艷麗地盛開。它的妍麗頓時增添了秋日的氣象,暗暗觸動了老年人心中的歡娛之情。它在武陵溪邊展現獨特色彩,在洛水園中有了自己的名號。因此一定要痛快地大醉一場,慢慢調試絲管樂器,催促大家舉杯暢飲。
蕣英:木槿花。
特地榮:格外艷麗地盛開。
武陵溪: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代指桃花。
洛水園:泛指名園。
判:甘愿、決然。
飛觥:舉杯飲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正值秋季,多數花卉凋零,而桃花卻盛開,詩人由此受到觸動創作此詩,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秋季桃花盛開表達歡娛之情。特點是對比鮮明,以常見意象營造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敏銳感知和豁達心境。
貸米供晨炊,
尚欠數束薪。
平生甘此味,
此去未為貧。
新霜已嚴厲,
況我病經旬。
但守此心足,
無為思古人。
取驥伏鹽車,更欲縶其足。
于物未有害,罰汝則已酷。
晁子江海士,老去自窘束。
平生萬卷書,豈止十年讀。
隨身幾箱篋,一一手自錄。
初無解衣贈,未免操戈逐。
仲也抱瑚璉,幼亦好奇服。
西堂老弘微,與子同軌躅。
過門有江謝,共語喧破屋。
棄官吾已懶,覆種子未孰。
逢人強應接,遇事多詬辱。
何時把鋤頭,得止季路宿。
德盛不狎侮,玄談多作俳。
居然少荘語,無乃近齊諧。
恨此達者趣,猶乖壯士懷。
故當先復禮,方得盡梯階。
君行欲何之,乃在湖水北。
湖水多近縣,使者易為德。
其民淳而古,其吏樸且直。
官閑足賓客,歲稔少盜賊。
得君清靜化,用教不以力。
但自養根苖,勿苦厭蟊螣。
問渠褰裳欲何往,彷徨徙倚滄波上。
至人入水固不濡,何以有此恐怖狀。
我知摩詰意未真,欲以筆端調世人。
此水此渡俱非實,摩詰亦未嘗下筆。
孫郎寶藏今幾年,往來周旋兵火間。
世人險阻更百難,彼渡水者安如山。
請君但作如此觀,莫更思維尋筆端。
近人鳥雀昆弟語,堆案簿書鳧鶩行。
是中亦自有佳趣,公但徐之渠自忙。
西風忽來涼月曉,楓葉蘆花秋意少。
勸君多飲莫多談,截斷中流公更參。
咄咄真成夢,悠悠復未知。
寧為牛背語,不作劍頭炊。
雨挾秋聲亂,江含暝色悲。
故知無事飲,猶勝頃來詩。
秦人跨九州,欲以傳萬世。立石名山傍,往往章得意。至今見遺刻,字體甚雄異。壯哉蒼蘚文,未改回屈勢。
風雨所侵蝕,中有千丈氣。嚴如虬龍蟠,深若鐵石利。余威到山鬼,謹守敢失墜。
漢魏能書人,亦豈可睥睨。未能識藩籬,何止趁姿媚。初無一日雅,但有三舍避。
文章又奇古,遷雄蓋苗裔。觀其所稱述,肯為尊者諱。巧言未大失,末乃為俗累。
嗚呼結繩前,此又誰與記。君臣共無為,垂拱天下治。春秋紀日月,大易垂彖繋。
嬴氏厭休息,動以衡石計。斯翁變古文,程邈分篆隸。自此更滋蔓,日以趨簡易。
馳驅千百年,漫有紙筆費。誰能罷煩文,盡掃諸天外。此書雖見存,或以少為貴。
持此槁木枝,我亦無甚愧。
老矣君何往,翩然我欲歸。
文章晚未用,歲月事多違。
江接鄱陽路,風吹游子衣。
不應蘧伯玉,獨悟昔年非。
歲暮少懽愉,況復嬰病苦。閉門每厭客,幸此連日雨。
寒爐火復焰,乃若相媚嫵。披衣坐壁角,妙處時一暏。
風聲耿初夜,有句或未吐。還書問故人,可復一笑許。
居閑病常攖,
出郭春已老。
微雨凈新綠,
轉覺原野好。
故人各漂散,
頗恨來不早。
尚有壁間詩,
猶堪寫懷抱。
風吹旱暑未成秋,
辜負江村事事幽。
巖桂敢煩先折送,
好詩仍不待邀求。
自憐疾病常高枕,
坐想風流換此州。
他日出門尋舊約,
未嫌疏懶作人不。
中原是何處,敢道幾時回。
一夏無書讀,經時畏賊來。
老松猶偃蹇,病鶴久摧頹。
莫怪論兵少,吾今心已灰。
紛紛走道途,擾擾雜泥滓。既為風俗移,又以血氣使。百川灌河來,夫豈有涯涘。故人林與李,始可與語此。
歲月忽已過,
羈窮非獨今。
稻塍分白水,
月影上清陰。
畎畝平生事,
江湖他日心。
相過無百步,
猶覺費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