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致政李大夫 其三
演仙山足退來榮,
更繼高風適此生。
一葉輕舟篷上雨,
三江攲枕與誰行。
演仙山足退來榮,
更繼高風適此生。
一葉輕舟篷上雨,
三江攲枕與誰行。
在演仙山腳下退隱后仍享有榮耀,更繼承高風亮節安適地度過此生。一葉輕舟在船篷上的雨聲中前行,斜倚枕頭于三江之上,能與誰同游?
致政:指辭官退休。
演仙山:可能為地名或泛指有仙意的山,此處代指李大夫退隱之地。
退來榮:退隱后仍保有榮譽與聲望。
高風:高尚的品格與風范。
攲(qī)枕:斜倚枕頭,形容閑適之態。
三江:泛指多條江河,此處指李大夫退隱后游歷的水域。
此詩為贈給退休(致政)的李大夫之作,當創作于李大夫退隱后。詩人通過描繪其退隱生活,贊頌其高風亮節,反映唐代士大夫退隱文化中對閑適品格的推崇。
全詩以退隱生活為核心,既贊李大夫退而有榮的聲望,又繪其輕舟江湖的閑適,突出其高潔品格,是贈別詩中典型的頌隱之作。
芳晨麗日桃花浦,珠簾翠帳鳳凰樓。
蔡女菱歌移錦纜,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啟重帷,重帷照文杏。翡翠藻輕花,流蘇媚浮影?,庴涎嗍細w,金堂露初晞。風隨少女至,虹共美人歸。羅薦已擘鴛鴦被,綺衣復有蒲萄帶。殘紅艷粉映簾中,雪花飄玉輦,云光上璧臺。共待新妝出,清歌送落梅。
入叢臺,叢臺裛春露。滴瀝間深紅,參差散輕素。妝蝶驚復聚,黃鸝飛且顧。攀折殊未已,復值驚飛起。送影舞衫前,飄香歌扇里。望望惜春暉,行行猶未歸。暫得佳游趣,更愁花鳥稀。且學鳥聲調鳳管,方移花影入鴛機。
花輕蝶亂仙人杏,
葉密鶯啼帝女桑。
飛云閣上春應至,
明月樓中夜未央。
泬寥空色遠,蕓黃凄序變。
涸浦落遵鴻,長飆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萬籟含宵喚。
峻雉聆金柝,層臺切銀箭。
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
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
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
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
奕奕九成臺,窈窕絕塵埃。蒼蒼萬年樹,玲瓏下冥霧。
池色搖晚空,巖花斂余煦。清切丹禁靜,浩蕩文河注。
留連窮勝托,夙期暌善謔。東望安仁省,西臨子云閣。
長嘯披煙霞,高步尋蘭若。金狄掩通門,雕鞍歸騎喧。
燕姝對明月,荊艷促芳尊。別有青山路,策杖訪王孫。
我家有庭樹,秋葉正離離。
上舞雙棲鳥,中秀合歡枝。
勞思復勞望,相見不相知。
何當共攀折,歌笑此堂垂。
京洛風塵遠,褒斜煙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飛我異禽。
別路琴聲斷,秋山猿鳥吟。
一乖青巖酌,空佇白云心。
獨坐巖之曲,悠然無俗紛。酌酒呈丹桂,思詩贈白云。
煙霞朝晚聚,猿鳥歲時聞。水華競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談十二部,細核五千文。如如數冥昧,生生理氛氳。
古人有糟粕,輪扁情未分。且當事芝術,從吾所好云。
躋險方未夷,乘春聊騁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曉樹滋,滉漾春江漲。
平川看釣侶,狹徑聞樵唱。
蝶戲綠苔前,鶯歌白云上。
耳目多異賞,風煙有奇狀。
峻阻將長城,高標吞巨舫。
聯翩事羈靮,辛苦勞疲恙。
夕濟幾潺湲,晨登每惆悵。
誰念復芻狗,山河獨偏喪。
三秋違北地,萬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關塞葉初黃。
避繳風霜勁,懷書道路長。
水流疑箭動,月照似弓傷。
橫天無有陣,度海不成行。
會刷能鳴羽,還赴上林鄉。
錦節銜天使,瓊仙駕羽君。
投金翠山曲,奠璧清江??。
圓洞開丹鼎,方壇聚絳云。
寶貺幽難識,空歌迥易分。
風搖十洲影,日亂九江文。
敷誠歸上帝,應詔在明君。
獨有南冠客,耿耿泣離群。
遙看八會所,真氣曉氤氳。
夫何秋夜之無情兮,皎皛悠悠而太長。圜戶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嚴霜。
見河漢之西落,聞鴻雁之南翔。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將。
憂與憂兮相積,歡與歡兮兩忘。風裊裊兮木紛紛,凋綠葉兮吹白云。
寸步千里兮不相聞,思公子兮日將曛。林已暮兮鳥群飛,重門掩兮人徑稀。
萬族皆有所托兮,蹇獨淹留而不歸。
波澄少海,景麗前星。
高禖誕圣,甲觀升靈。
承規翠所,問寢瑤庭。
宗儒側席,問道橫經。
山賓皎皎,國胄青青。
黃裳元吉,邦家以寧。
騮馬照金鞍,轉戰入皋蘭。
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
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
不辭橫絕漠,流血幾時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