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谷安禪師塔
獨坐巖之曲,悠然無俗紛。酌酒呈丹桂,思詩贈白云。
煙霞朝晚聚,猿鳥歲時聞。水華競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談十二部,細核五千文。如如數冥昧,生生理氛氳。
古人有糟粕,輪扁情未分。且當事芝術,從吾所好云。
獨坐巖之曲,悠然無俗紛。酌酒呈丹桂,思詩贈白云。
煙霞朝晚聚,猿鳥歲時聞。水華競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談十二部,細核五千文。如如數冥昧,生生理氛氳。
古人有糟粕,輪扁情未分。且當事芝術,從吾所好云。
獨自坐在山巖的曲折處,悠然自在沒有世俗的紛擾。斟酒敬獻給丹桂,構思詩句贈給白云。早晚煙霞聚集,一年四季能聽到猿鳥的聲音。水中的花在秋色中爭艷,山間的翠綠蘊含著傍晚的余暉。高談佛教十二部經,仔細研讀五千字的《道德經》。如數般探究幽冥暗昧之理,生生不息中感受氛圍的氤氳。古人留下的東西有精華也有糟粕,就像輪扁的感受難以分辨。暫且去從事芝術之事,順從自己的喜好吧。
赤谷:地名。安禪師:一位禪師。塔:禪師圓寂后所建之塔。
巖之曲:山巖的曲折處。
俗紛:世俗的紛擾。
丹桂:桂樹的一種,這里可能象征高潔。
煙霞:煙霧和云霞。
水華:水中的花。
夕曛:傍晚的余暉。
十二部:指佛教十二部經。
五千文:指《道德經》。
冥昧:幽冥暗昧之理。
氛氳:指一種氛圍。
糟粕:比喻粗劣而沒有價值的東西。
輪扁:春秋時齊國的造車工人,這里用輪扁斫輪的典故,比喻技藝難以言傳。
芝術:芝草和白術,古人認為是延年益壽的仙藥,這里代指修仙之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對世俗生活感到厭倦,渴望尋求精神解脫的階段。當時佛教和道教思想盛行,詩人可能受到其影響,在山林中與禪師交往,感悟佛道之理,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俗的摒棄和對佛道修行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景與情融合,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佛道思想的探索和精神追求。
宿云惹雨膩如塵,濕盡薔薇一片春。鶗鴂恰鳴胡蝶懶,軫香惟惱扈芳人。
儒冠跋涉敢辭勞,直以詩書化不毛。盛世用文興禮樂,黌宮接武貢英髦。密依壇杏登弦誦,獨對山茶設醴醪。會見毓才功第一,歸來宮錦賜新袍。
廉纖小雨破炎蒸,馬上襟懷頓覺清。暫解征鞍訪村叟,一甌春露醒馀酲。
白首厭微官,滄江戀釣竿。隱耽初服貴,老怯舊氈寒。綠酒枌榆社,清齋苜蓿盤。好將平子賦,時對刺桐看。
室靜客稀賞,地偏花更清。自開還自落,宛似野人情。
欲尋東海黃金灶,仍向羅浮碧玉峰。人世塵勞知已息,仙山靈藥會相逢。
一尊撾鼓發官舟,千里薰風屬壯游。恩拜兩京同雨露,法操三尺本春秋。離情轉盼蒼龍闕,勝覽遙經白鷺洲。遠業共期君聽取,江東原自重名流。
激烈傷雄才,直氣橫乾坤。惆悵汗血駒,見此忠孝門。
燕京少婦殊可憐,自嫁北里無嬋娟。臨鏡裝成數顧影,日換羅綺何新鮮。正爾相歡鼓琴瑟,愿如并蒂池中蓮。中秋月好寧長圓,烽煙散落高梁川。铦鋒逼人動寒色,不忍阿夫死眼前。一去龍沙斷歸路,吁嗟此身猶獨全。哀哉行,天胡然。
青樓歌舞碧城春,王謝風流日斗新。洛下殘花猶殢客,璠間馀酒也狂人。無田易佩蘇秦印,有扇難遮庾亮塵。白晝錦衣多睥睨,一廛何處不安貧。
為愛梅花如粉面。天與功夫,不似人間見。幾度拈來親比看。功夫卻是花枝淺。覓得歸來臨幾硯。盡日相看,默默情無限。更不嗅時須百遍。分明銷得人腸斷。
衰病年時負好春。登臺腰腳剩逡巡。強扶茗碗睨潛鱗。深淺湖光紛受日,周遭草色漸親人。一筇歸路冷煙分。
朱欄碧戶綠莎邊,挑入雕籠合自憐。應是不知悽楚意,癡兒爭把斗金錢。
雙星照短牖,孤月懸高枝。仰睇星月明,對此令人悲。手持并州刀,為君裁寒衣。不忍密密縫,此心君應知。
不知大夢赴華胥,猶向來人問起居。藥圃春深馀故植,蕓窗日永列遺書。獨憐宿草迷荒冢,安得生芻致倚廬。咫尺無由親執紼,深慚千里巨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