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秋點長,秋夢短。怕見黃昏庭院。
風窸窣,雨蕭騷。倚窗魂欲銷。
候蛛絲,占鵲喜。依舊濃愁一紙。
紅袖黦,翠鈿蔫。淚痕猶未干。
秋點長,秋夢短。怕見黃昏庭院。
風窸窣,雨蕭騷。倚窗魂欲銷。
候蛛絲,占鵲喜。依舊濃愁一紙。
紅袖黦,翠鈿蔫。淚痕猶未干。
秋夜漫長,秋夢短暫。害怕見到黃昏時的庭院。風聲窸窣,雨聲瀟瀟。倚著窗戶,靈魂都要消散。等候蜘蛛結網,盼著喜鵲報喜。可依舊是滿紙濃濃的哀愁。紅袖被淚水弄臟,翠鈿也蔫了。臉上的淚痕還沒干。
秋點長:秋夜漫長。點,更點,古時夜間計時單位。
窸窣(xī sū):象聲詞,形容輕微細碎之聲。
蕭騷:形容風雨聲。
候蛛絲,占鵲喜:古代習俗,認為蜘蛛結網、喜鵲鳴叫是喜事來臨的征兆。
黦(yuè):弄臟。
翠鈿(diàn):用翠玉制成的首飾。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的情感基調來看,可能是作者描寫一位女子在秋夜思念某人,盼望喜事卻未能如愿,內心充滿哀愁,或許與當時社會中女子的情感困境有關。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女子的愁情。其特點是意境凄涼,情感細膩,通過多種意象和細膩描寫將女子的哀愁表現得淋漓盡致,是婉約詞的典型之作。
山行仍野次,零落數家村。積雨浮秧把,隨風護筍根。去來應自喜,將送與誰論。寢飯朝昏處,翛然付五言。江山迎世父,芒種夏將深。家道修遺事,人生懷好音。衰榮元自古,雅俗況居今。歸興尋幽隱,柴門月色侵。
眼如鼻孔口如槌,業識忙忙喚不回。南浦西山耕未遍,披毛戴角又重來。
古柏森森夾泮池,棠梨落盡日長時。先生飯后無他事,獨向碑林讀古碑。
濁醪粗飯不成歡,白浪飛花雪作團。窗外時來一雙鴨,沉浮笑我不禁寒。
原野藹初霽,百卉何芳榮。雍雍眾禽鳥,得意欣春晴。遷木恣棲息,驚枝復飛鳴。于焉林谷態,自適天地情。刷羽耀朝彩,流音雜風笙。竹垂瑯玕實,桃艷瑤池英。吾當披此圖,三復羨群生。
朔雪如篩密不開,自憐身在亂云堆。剡溪縱有王猷棹,中道那堪興盡回。佳句漁蓑憐鄭谷,中庭鶴氅立王恭。那知執戟楊云老,凍臥孤村積雪中。雪滿昆池勝畫圖,長吟獨坐興偏孤。何如太白襄陽道,笑坐金鞍掛一壺。雪中送炭憶前人,欲暖曲身成直身。翠柏蒼松元自勁,歲寒那肯變天真。
煙波愁獨立,羅襪不沾塵。請佩人何去,誰鄰江上春。
壺口敲成罅。向床頭、一編佐苦,勝于雞鲊。痛惜河梁李都尉,飛將家聲善射。今至此、子卿足下。陵既孤恩漢負義,睨刀環、再辱男兒怕。高高月,長城掛。身降名恥憑誰灑。笑紛紛、人奴衛霍,淩煙描畫。循發更衣聞緒語,起聽悲鳴櫪馬。正萬帳、嚴更齊打。讀未終篇浮大白,劇堪憐、箭盡蘭山者。頹然醉,花陰藉。
故山隔我幾重關,翹首愁懷遣正難。春日題詩來末伏,蘇州明月過長安。交游滿眼無如舊,盟好經年頓覺寒。每憶吾鄉諸壽俊,至今文力尚桓桓。故人別來隔冬春,勞我夢魂飛海濱。秋山終欲援叢桂,夜雨滿擬餐絲莼。平生寂寂從人笑,末俗悠悠秖自珍。緘詩萬里寄孤客,直比骨肉情相親。
獨鳥沒遙云,日落山氣靜。牛羊自識村,曲屈下前嶺。天高河漢明,露重衣裳冷。入門松影繁,當戶槐根癭。竹榻展敝衾,石華汲新井。朅來困饑疲,息偃快俄傾。破窗漏疏光,缺月林梢耿。一飽便酣眠,百念息紛競。眾仆爛漫睡,鼾聲逼鐙影。朝曦射牖紅,鳥語喚不醒。
憶昔相逢銀燭底。細語難傳,彈入瑤琴里。隔坐相邀歡未幾。登樓相望情何已。腸斷當時書一紙。兩字鴛鴦,抹卻除非死。瘦減羅衣都為此。秋風吹落梧桐子。
草蟲門徑遠,一路入溪煙。月滿無人地,鐘殘有雁天。心孤聞動竹,衣冷近流泉。欲覓鄉關夢,樓空獨上眠。
高掛蒲帆巨浪中,青山如畫水溶溶。勢翻云漢飛霖雨,影息蛟龍靖北風。兩岸桑麻隨棹碧,一天皓月印潭空。欲尋當日封堆處,極目田禾翠色濃。
一棹辭歸又十霜,夢魂猶憶讀書堂。推窗遙指一江水,卷幔微聞千樹香。既往韶光何太促,未來人事覺猶長。幾回重說兒時事,誤道他鄉是故鄉。
所思終不見,渺渺政愁余。試向江頭釣,怕逢雙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