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曲
三月三江口,垂楊復垂柳。朝看燕引雛,暮聽鶯求友。
此時花鳥競妖妍,此際風光正可憐。錦轡分飛爭道路,朱輪合沓出郊廛。
千門簫管聲如沸,公子豪華多意氣。雕戟云凝故相家,玉闌花覆將軍第。
春衣制紫絨,劍佩拂猩紅。暫醉專諸宅,還宿館娃宮。
館娃宮里飛花滿,姑蘇臺上游絲軟。吳姬二八笑當壚,能向春風歌宛轉。
宛轉歌正微,朱顏世復稀。分明不是陽臺路,祇愁化作彩云飛。
三月三江口,垂楊復垂柳。朝看燕引雛,暮聽鶯求友。
此時花鳥競妖妍,此際風光正可憐。錦轡分飛爭道路,朱輪合沓出郊廛。
千門簫管聲如沸,公子豪華多意氣。雕戟云凝故相家,玉闌花覆將軍第。
春衣制紫絨,劍佩拂猩紅。暫醉專諸宅,還宿館娃宮。
館娃宮里飛花滿,姑蘇臺上游絲軟。吳姬二八笑當壚,能向春風歌宛轉。
宛轉歌正微,朱顏世復稀。分明不是陽臺路,祇愁化作彩云飛。
三月初三在三江口,到處是低垂的楊柳。早上看燕子帶著雛燕,傍晚聽黃鶯呼喚朋友。這時花和鳥競相展現艷麗,這時候的風光十分惹人憐愛。華麗的馬轡分開,人們爭著走在路上,紅色的車輪接連不斷地駛出城郊。千家萬戶簫管聲喧鬧如沸,公子們豪華且意氣風發。故相家門前雕戟如云霧凝聚,將軍府玉欄桿上花朵覆蓋。春天穿著紫色絨衣,劍上的配飾拂過猩紅色。暫時在專諸的住處喝醉,又回到館娃宮住宿。館娃宮里飛花彌漫,姑蘇臺上游絲輕柔。十六歲的吳地少女笑著站在酒壚前,能在春風中唱出宛轉的歌聲。歌聲漸漸微弱,如此美貌世間稀有。明明不是通往陽臺的路,只愁她化作彩云飄飛。
三月三:上巳節,古時人們會在這天到水邊嬉戲、祭祀。
錦轡:華麗的馬韁繩。
朱輪:紅色的車輪,代指華麗的車子。
合沓:眾多、重疊的樣子。
郊廛:城郊。
雕戟:有雕刻裝飾的戟,是顯貴人家的儀仗。
專諸宅:專諸是春秋時吳國刺客,此處代指有俠義氛圍的地方。
館娃宮: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宮殿。
吳姬二八:十六歲的吳地少女。
當壚:站在酒壚前賣酒。
陽臺路:指男女歡會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姑蘇城繁華景象推測,可能創作于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時期。詩人或許在春日游覽姑蘇,被當地的美景和熱鬧的生活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姑蘇城春日的繁華熱鬧。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意象豐富,生動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為研究當時的城市生活和文化提供了生動的素材。
西風掃殘暑,微月澹新秋。相傳織女星,今夕嫁牽牛。
翩翩聯鵲橋,亭亭擁龍辀。多少乞巧人,笑語穿針縷。
吾嘗夜觀象,細與推其由。惟有五緯星,順逆有去留。
經星二十八,歷歷如綴旒。萬古儼不動,分列十二州。
其余眾常星,爛然滿空浮。休咎必有證,君德修不修。
胡獨牛與女,不與眾星侔。乃知塵世人,配偶相綢繆。
少陵號詩史,萬象窮冥搜。亦云年年渡,秋期何用愁。
彼哉柳河東,抱拙不自謀。旁趨事曲折,竊效兒女求。
誰與倡邪說,誕謾不復收。淫褻轉相襲,寖使其辭浮。
仙槎倘可乘,我欲凌空游。再拜二星靈,一洗千古羞。
天高不可問,河漢空西流。
石作人言豕人立,或嘯其梁闞其室。
道人叱咤鞭雷公,馭風騎氣行虛空。
赤手縛鬼如縛虎,畫地為牢通鬼語。
登壇攝將如有神,問其姓字皆忠臣。
生不求生以害仁,死猶赫赫濯厥靈。
百鬼啖盡何足恤,吾獨因之三太息。
關云長,張睢陽,凜然大節死不屈,至今日月猶爭光。
荊州一失不復得,江淮保障誰之力。
欲為漢唐開太平,老天胡不留斯人。
去年逢元夕,交光燈與月。
今年逢元夕,交光燈與雪。
有月已甚奇,一雪更奇絕。
燦爛星斗光,晃耀瓊瑤闕。
紛紛競兒嬉,笙歌聲不歇。
年來獨衰懶,頗亦厭喧雜。
呼兒早閉門,擁爐燒落葉。
雪月兩不知,孤燈任明滅。
明星未高,繁霜已肅。娟娟落月,猶掛茅屋。
我馬遑遑,我車仆仆。晨入緇林,坐閱梵牘。
字奇義奧,了不可讀。空元無象,奚事耳目。
簡書期程,軒冕桎梏。顧影自哂,未能免俗。
名教真樂,言語谷粟。何時式微,知足不辱。
閏正月過二月來,溧陽溪頭花亂開。
濃云急雨洊雷電,不待羯鼓花奴催。
江南天氣全然別,昨夜清寒今日熱。
東風忽轉西北風,吹作霏霏一天雪。
艷桃秾李睡海棠,顏色頓減仍減香。
燕鶑羞澀未出谷,惟見野水生渾黃。
晝夜交流已登岸,丘麥畦蔬根浸爛。
州官憂水復憂民,明日祈晴泰清觀。
弱水流西河水東,瞻烏爰止誰雌雄,天地方閉何時通。
顛倒溷室成仙宮,我羨仙人在高空,絕粒輕舉乘天風。
豢養不及真神龍,人生剪羽樊籠中,名尤利怨方相攻。
忽聞海上蓬萊翁,卻來幔亭跨長虹。
愿留徜徉群仙峰,塵寰渺渺知何窮。
今年客路逢寒食,村落無煙春寂寂。
荒冢累累人不識,芳草凄凄吐花碧。
麥飯一盂酒一滴,哀哀兒女春衫濕。
我過其傍因太息,有墳可酹何須泣。
干戈滿地邊云黑,路傍多少征人骨。
坡翁昔年五十二,翰林侍讀為學士。
溪翁年德與坡同,官職胡為未相似。
我道閑人勝貴人,儻來軒冕溪云比。
翁今田園瀨水上,頗勝求田陽羨里。
翁今有弟夜雨對床樂,頗勝卯君懷遠驛中有感秋風起。
有時筆床茶灶泛洮湖,柳外梅邊從徙倚。
詩筒經卷靜工夫,光景流連一彈指。
不論眾醉與獨醒,不問此非并彼是。
客來不必及時事,有酒且斟無即止。
從今笑傲五百年,銅狄銅??皆敝屣。
小山老桂敷秋香,下弦月照西風涼。
今夕如此好風月,胡不招邀坡翁霞佩同頡頏。
翁今放舟何所適,新詩漫表長相憶。
舟中不可久留兮,盍早歸來共賦碧云餐白石。
因思傳記學,本欲釋經義。
春秋列三家,儀禮亦存二。
荊舒彼何人,繁碎妄譏毀。
煌煌姬孔書,坐此竟廢棄。
江城五月風雨余,嶺南地僻少馳驅。
政余長日無與俱,尋幽步屧城西隅。
地平山遠迷綠蕪,垂陽深處聞鷓鴣。
縈紆小徑逅浮圖,松風夾道如笙竽。
清池冷浸秋水菰,如有露氣侵庭梧。
桃笙院靜橫竹奴,栩栩清夢游冰壺。
覺來殘照不可呼,更待好月同歸涂。
早從方外游,志不在婚宦。
采薇陟西山,采藻涉南澗。
拄杖僅過眉,短衣不掩骭。
一為火宅累,漸覺有憂患。
難任臣朔饑,俯就博士慢。
大勝國子師,三年腹藜莧。
棲遲行路難,堅忍為客慣。
昔為泛泛鳧,今為嗷嗷雁。
幸免箠楚慮,官事粗易辦。
曷不歸孤山,梅花臘前綻。
處士柴桑屋,將軍細柳營。
窮通觀世變,離合見人情。
花不求春艷,器當思晚成。
窩中足安樂,何必傳無名。
高哉永陽山,清哉永陽水。不須問芝嶺,不須尋桃源,桃源芝嶺近在永陽里。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氣,此水一點不受污泥滓。
黼冕峨峨盡周獻,弦誦洋洋尚周禮。員顱方趾天地間,靖獻此心固何爾。
梅坡先生真絕俗,夜月清標照寒水。年移物換耳不聞,不撓不污直如矢。
留遠先生心更苦,風雪漫漫燕萬里。腴田好爵某不顧,攜手河梁得魚泚。
旸彼諸老皆典刑,三嘆此邦皆俗媺。嗟哉世之人,醉中偷生夢中死。高岡千仞亦陵遲,狂眾一啜滔滔是。
如此衣冠古人物,直入畫圖播青史。更有一事興我聞,后生尚及見典刑。
兵戈生長三十載,豪杰豈必文王興。邇來童冠入小學,能文何啻百許人。
雖然文章亦未授,山深最喜習氣淳。萬方颯颯聲一概,此地未著裘馬塵。
甘能受和白受來,豈有質實無其文。古云變魯可至道,百年正學亦失真。
尼山一何高,泗洙一何深。圣門登臨別是一般起,處處山水滿我仁智心。
悠悠清泉滌我慮,飄飄長風吹我襟。認取當年詠歸意,與我同賦暮春吟。
莞簟輕輕卷,藤床故故移。
暑塵無避處,客舍有涼時。
開帳迎風易,鉤簾看雨宜。
綠陰更清絕,舊竹長新枝。
百年九十多,百里九十半。我持千歲樽,祝公椿松算。
憶昔釣璜叟,桓桓鷹揚旦。是時年未百,一出戡禍亂。
丹書佐太平,樹立更明煥。又思淇澳翁,盛德為世冠。
懿戒亦何年,耄境若童草。前公十年期,丹扆隆簡眷。
太公出為將,遠業俟時奮。后公更五年,進德當不倦。
武公入為相,蒼生副深愿。昭代儒老成,碩望孚眾觀。
百年未為多,名節千載看。后皇啟昌運,萬一效裨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