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湖南凈寺
攬勝投名山,信跡遵玄境。
興隨覺路遙,心與空門凈。
云樹澹蕭疏,水月相輝映。
天寒夕梵微,木落霜鐘應。
倦鳥下松林,歸僧掩蘿徑。
景眺遐想舒,物討幽懷罄。
揮琴鶴共娛,講法龍爭聽。
祇樹鳴山風,雨花落湖鏡。
于焉結芳桂,聊以祛塵病。
眷此碧巖棲,因之定吾性。
攬勝投名山,信跡遵玄境。
興隨覺路遙,心與空門凈。
云樹澹蕭疏,水月相輝映。
天寒夕梵微,木落霜鐘應。
倦鳥下松林,歸僧掩蘿徑。
景眺遐想舒,物討幽懷罄。
揮琴鶴共娛,講法龍爭聽。
祇樹鳴山風,雨花落湖鏡。
于焉結芳桂,聊以祛塵病。
眷此碧巖棲,因之定吾性。
為攬勝景投身名山,隨心漫步遵循著這清幽仙境。興致一起便覺路途遙遠,心靈也隨著佛門變得純凈。云與樹顯得恬淡蕭疏,水中月與天上月相互輝映。天寒時傍晚的誦經聲微弱,樹葉飄落霜鐘相應和。疲倦的鳥兒飛下松林,歸來的僧人掩上藤蘿掩映的小路。眺望景色遐想舒暢,探究事物使幽情得以抒發。彈琴與仙鶴一同娛樂,講法時連蛟龍都爭著聆聽。祇樹在山風中鳴響,雨花飄落湖面如鏡。在此與芳桂結緣,暫且以此祛除世俗的煩惱。眷戀這碧巖中的棲息之地,因此來安定我的心性。
攬勝:攬取勝景。
信跡:隨心漫步。玄境:清幽的境界。
空門:指佛門。
澹蕭疏:恬淡蕭疏。
夕梵:傍晚的誦經聲。
霜鐘:寒秋的鐘聲。
蘿徑:藤蘿掩映的小路。
祇樹:即祇園,佛說法處,這里泛指佛寺。
芳桂:比喻美好的品德或事物。
塵病:世俗的煩惱。
碧巖棲:指隱居在碧巖之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名山古寺時,被佛門的清幽環境和寧靜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了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動蕩或紛擾,詩人借此尋求心靈的慰藉和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佛門清凈之地的向往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清幽寧靜,情感表達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宗教的感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火來秉節正如山,茀喪何心在世間。身似泥沙心似玉,水中火里即渾閒。
群芳盡老園林燼,獨有寒梅。探得春回。昨夜前村一朵開。輕盈雪里孤根秀,素臉香腮。羌管休催。留取瓊葩佐酒杯。
我氣如長虹,凝為百煉剛。化為雙寶劍,飛精耀寒芒。遏彼南箕舌,萬象增輝光。
逄蒙學羿射,殺羿射始神。羿兮信有罪,蒙哉真忍人。世涂昏若漆,對面越與秦。眼中今歷歷,欲語愁余嗔。
朱斿行部帶明霞,不是桃源即若耶。頗憶江南梅信否,隨風吹向赤松家。
二百年來畫花卉,吳中沈周稱第一。頡頏并數陳生淳,不事丹青祗水墨。天機一派掌上流,盡掃鉛華露風骨。家雞曩昔厭馀子,邇歲聲名陡籍籍。吾家此卷尤絕奇,不向長安市中得。南海黎君夙遺我,把袂河梁示親昵。牙簽錦軸題八分,四字猶存故人跡。憶生袒裸盤礴時,頤指群工若役。中山大管操如椽,半醉掀髯見真率。桑皮丈八橫高堂,元氣茫茫墮幾席。姚黃魏紫信手拈,瞥眼千花萬花出。須臾四座回春風,媚李秾桃總辟易。青油翠幕張層階,十二雕闌護傾國。天然富貴壓塵土,底事珊瑚斗玉石。盤行瑪瑙夜色殷,屏敞琉璃曙光濕。瓊樓特起明朱霞,玉佩低垂映紅日。女英媯汭偕娥皇,飛燕昭陽倚合德。廊開響屧西子游,亭俯沉香阿環立。霏煙綰霧態不禁,握雨攜云狀難悉。枯枝斷干若草草,嫩蕊繁英轉奕奕。芳菲恍度洛水頭,爛漫如棲上林側。咄嗟陳生何太奇,十指參差幻帝力。含毫肯避造物嗔,落楮翻令化工泣。經時顧凱筆欲飛,曠代徐熙品推逸。趙昌形似真兒曹,黃監精工詎倫匹。為拈老句題冊終,跋扈飛揚迥相敵。連城十五差足償,美錦三千復何惜。臥觀旬月仍卷還,笑殺明誠錄金石。
畫橋冰泮動龍舟,鴨綠粼粼出御溝。使者旌旗穿柳過,人家鳧雁傍溪浮。桃花吹雨春牽纜,江水平堤夜唱籌。應有馀波方浩蕩,不令歸楫恨淹留。
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開。洞門無鎖鑰,俗客不曾來。
小西門外草漫漫,白露垂珠午未乾。沙漠崢嶸車馬道,半空秋影鐵幡竿。
杞憂無盡思無邊,都在人間曉夢前。偶起推門看夜碧,長庚留燄正橫天。
雅聞八士春俱秀,未覺三賢跡已陳。投分不論曾識面,此圖到手便情親。
茂材異等竟無聞,教耨明耕卻有人。能旱能風須記取,漢家元氣太宗仁。
皎皎白纻衣,瑩若霜與雪。被服穩稱身,拂拭光華發。物理潔易污,點瑕即為疵。嗟哉墨氏子,潸焉泣素絲。
幽芳瑩白前村里,豈藉春工。勝盡群紅。瓊捻凝酥向不同。一聲羌管愁人處,片片西東。睹此遺蹤。不怨狂風怨馬融。
十月江南野色分,漁莊荻浦見沙痕。若為剪取吳淞水,著我微茫笠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