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戊申丘壽雋新昌石氏本
頗如畫手善傳神,
絕喜他鄉見似人。
俯仰之間已陳跡,
如何千載尚如新。
頗如畫手善傳神,
絕喜他鄉見似人。
俯仰之間已陳跡,
如何千載尚如新。
(這畫作)很像畫工擅長捕捉神韻,非常欣喜在他鄉見到相似的人物。低頭抬頭的瞬間已成為過去的痕跡,為何歷經千年依然像新的一樣?
傳神:指繪畫中精準捕捉對象的精神特質。
似人:相似的人物形象或相似的藝術呈現。
俯仰之間:形容時間短暫,低頭與抬頭的瞬間。
陳跡:過去的事物、舊跡。
千載:千年,形容時間久遠。
詩作寫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詩人丘壽雋觀新昌石氏所藏古畫后有感而發。彼時或因遠離故土,見畫中似曾相識的人物與神韻,觸發對時光流逝與藝術永恒的思考。
全詩以觀畫體驗為引,通過傳神技藝的贊嘆與時空對比,突出藝術超越時間的生命力,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是一首典型的題畫抒懷之作。
病起見庭莎,綠階傍竹多。
遶行猶未得,靜聽復如何。
蟋蟀幽中響,蟪蛄深處歌。
不緣田地窄,剩種任婆娑。
莫問休行腳,南方已徧尋。
了應須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覓,寒山偈莫吟。
誰同論此理,杜口少知音。
拔劒遶殘樽,歌終便出門。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
勇死尋常事,輕讐不足論。
翻嫌易水上,細碎動離魂。
病起見苔色,凝然陣未枯。
淺深圍柱礎,詰曲遶廊廡。
碧翠文相間,青黃勢自鋪。
為錢虛玷染,畢竟不如無。
莫問孱愚格,天應只與閑。
合居長樹下,那稱眾人間。
跡絕為真隱,機忘是大還。
終當學支遁,買取個青山。
病起見秋月,正當三五時。
清光應鑒我,幽思更同誰。
惜坐身猶倦,牽吟氣尚羸。
明年七十六,約此健相期。
宋杜詩題在,風騷到此真。
獨來終日看,一為拂秋塵。
古石生寒仞,春松脫老鱗。
高僧眼根靜,應見客吟神。
莫問無求意,浮云喻可知。
滿盈如不戒,倚伏更何疑。
樂矣賢顏子,窮乎圣仲尼。
已過知命歲,休把運行推。
南歸乘客櫂,道路免崎嶇。
江上經時節,船中聽鷓鴣。
春容含眾岫,雨氣泛平蕪。
落日停舟望,王維未有圖。
病起見閑云,空中聚又分。
滯留堪笑我,舒卷不如君。
觸石終無跡,從風或有聞。
仙山足鸞鳳,歸去自同群。
莫問閑行趣,春風野水涯。
千門無謝女,兩岸有楊花。
好鶴曾為客,真龍或作蛇。
躊躕自回首,日腳背樓斜。
長江春氣寒,客況櫂聲閑。
夜泊諸村雨,程回數郡山。
桑根垂斷岸,浪沫聚空灣。
已去鄰園近,隨緣是暫還。
莫問真消息,中心只自知。
清風含笑詠,明月混希夷。
壞衲涼天擁,玄文靜夜披。
善哉溫伯子,言望至公知。
形影更誰親,應懷漆道人。
片言酬鑿齒,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經燒,蒿萊寺過春。
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遺塵。
每到秋殘夜,燈前憶故鄉。
園林紅橘柚,窗戶碧瀟湘。
離別身垂老,艱難路去長。
弟兄應健在,兵火里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