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三
莫問休行腳,南方已徧尋。
了應須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覓,寒山偈莫吟。
誰同論此理,杜口少知音。
莫問休行腳,南方已徧尋。
了應須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覓,寒山偈莫吟。
誰同論此理,杜口少知音。
別問也別再云游四方了,南方你已全都尋訪過。覺悟要靠自己去實現,內心的感悟別人無法替代。像赤水珠那樣的真諦到哪去尋覓,寒山的偈語也不必再吟誦。誰能和我一同探討這個道理呢,沉默不語是因為缺少知音。
行腳:云游四方,尋訪高僧大德。
徧:同“遍”,全、都。
了:覺悟、明了。
赤水珠:佛教中象征珍貴的佛法真諦。
寒山偈:唐代詩僧寒山所作的偈語,偈是佛經中的唱詞。
杜口:閉口、沉默
此詩創作背景應與當時佛教發展的社會環境相關。詩人可能經歷了云游四方、尋訪佛法的過程,在不斷探尋中逐漸領悟到自我覺悟的重要性。同時,當時佛教流派眾多,對佛理的理解和追求方式各有不同,詩人或許因難覓志同道合之人,而發出知音難尋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自我覺悟的重要性,突出追求佛理需依靠自身內心感悟。其特點是語言質樸,佛理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佛教思想對文學創作的影響,為研究佛教文學提供了素材。
三洞煙霞多勝致,壺中別有登臨。白鷗飛處晚云深。群峰羅戶牖,空翠入衣襟。
分得雙溪樓上景,四時佳趣供吟。浩歌鯨飲酒頻斟。鶯花休恨別,風月是知音。
夜色娟娟皎月,梅玉供春緒。不使鉛華點綴,超出精神淡佇。休妒殘英如雨。清香眷戀,只恐隨風滿路。散無數。
江亭暮。鳴佩語。正值忽忽乍別,天遠瑤池縞轂,好趁飛瓊去。忍孤負、瑤臺伴侶。
瓊肌瘦盡,庾嶺零落,空悵望、動情處。畫角哀時暗度。參橫向曉,吹入深沈院宇。
銀屏一夜金風細。便作中秋意。
碧天如水月如眉。已有征鴻摩月、向南飛。
金尊滿酌蟾宮客。莫促陽關拍。
須知丹桂擅秋天。千里嬋娟指日、十分圓。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
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重華真主,晨夕奉庭闈。禋祀慶成時。
乾元坤載同歸美,寶冊兩光輝。
斑衣何似赭黃衣。此事古今稀。
都人歡樂嵩呼震,圣壽總天齊。
日長庭院無人到。瑯玕翠影搖寒甕。困臥北窗涼。好風吹夢長。
壁月升東嶺。冷浸扶疏影。苗葉萬珠明。露華圓更清。
神仙墮謫。天為賦與,經綸才識。
蓋代聲名,宗英惟向,翰林頌白。
黃堂一笑留客。算此處、淹留未得。
且對清尊,高談風月,厭厭今夕。
銅壺漏歇。紗窗倒掛梅梢月。玉人酒暈消香雪。促軫調弦,彈個古離別。
雛鶯小鳳交飛說。嘈嘈軟語丁寧切。相如敧枕推紅氎。脈脈無言,還記舊時節。
天教百媚生,賦得多情怨。
背整玉搔頭,寬了黃金釧。
情隨歌意深,故故回嬌眄。
不是不相知,只為難相見。
清介百無求。民瘼懷憂。席珍藏器效前修。自負平戎經國略,壯氣橫秋。
二紀嘆淹留。尋壑經丘。醉吟適意且遨游。致主丹心猶未老,天意知不。
梅亭別。梅亭別。梅亭回首都如雪。粉融融。月蒙蒙。月上小車,歸去小樓空。
當時曾傅新妝薄。而今一任花零落。朝隨風。朝隨風。竹外孤根,猶與幽徑通。
長相憶。無消息。庾嶺沈沈云暗碧。玉痕驚。對離情。無奈水遙天闊、隔瓊城。
年來素袂香不滅。此心無限憑誰說。夜綿綿。路漫漫。愁聽枕前,吹徹笛聲寒。
流蘇寶帳沈煙馥。寒林小景銀屏曲。
睡起鬢云松。日高花影重。
沈吟思昨夢。閑抱琵琶弄。
破撥錯成聲。春愁著莫人。
春芽北苑小方圭。碾畔玉塵飛。金箸春蔥擊拂,花瓷雪乳珍奇。
主人情重,留連佳客,不醉無歸。邀住清風兩腋,重斟上馬金卮。
我本方壺客,飄逸離凡塵。胸中萬卷,談笑揮翰墨通神。不慕巢由隱跡,不羨皋夔功業,出處兩無心。坦蕩靈臺凈,廛隱勝云林。
念生平,喜曠達,事幽尋。登臨舒嘯,惟有風月是知音。雅愛金華仙洞,一派蒼崖飛瀑,四序景常新。遐想赤松子,來為醒沖襟。
青春背我堂堂去。桃花亂落如紅雨。
是妾斷腸時。芳心空自持。
相思君助取。脈脈如牛女。
天遠暮江遲。今宵歸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