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齋號
黃子留芳揭海東
今人心事古人同
乾坤性分須當盡
濂洛誠明可著功
璞玉精神憑石板
兼金顏色寄爐紅
相逢莫道無參術
都在梁公藥篋中
黃子留芳揭海東
今人心事古人同
乾坤性分須當盡
濂洛誠明可著功
璞玉精神憑石板
兼金顏色寄爐紅
相逢莫道無參術
都在梁公藥篋中
黃氏子的美名傳揚在海東之地,今人的心思與古人原是相通。天地賦予的本性與本分應當盡力完成,遵循濂洛學派的誠明之學可下功夫。如璞玉般的精神需靠石板磨礪顯現,似兼金的色澤要憑爐火鍛煉方得。相逢莫說沒有修身的良方妙法,其實都在梁公那裝滿學問的‘藥箱’中。
黃子:對黃姓友人的尊稱,可能指號‘勉齋’者。
揭海東:在海東(泛指東方地域)顯揚。揭,顯揚。
濂洛:宋代理學學派,濂指周敦頤(濂溪先生),洛指程顥、程頤(洛陽人),代指理學正統(tǒng)。
誠明:出自《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指通過真誠達到明曉天理的境界。
璞玉:未雕琢的玉,喻指未完全修養(yǎng)的本性。
兼金:價值倍于常金的上等好金,喻指珍貴的品德。
參術:人參、白術,中藥名,此處比喻有益的修養(yǎng)方法。
梁公:泛指有德行、學問的賢士;藥篋(qiè):藥箱,喻指積累的學問或修養(yǎng)方法。
此詩或為作者為友人‘勉齋’(書齋號)所作的勸勉之詩。結合‘濂洛誠明’等句,推測創(chuàng)作于宋明時期理學興盛背景下,作者推崇理學思想,借詩勉勵黃子(號勉齋者)繼承先賢精神,通過實踐與學習完善道德修養(yǎng)。
全詩以‘今古同心’為引,強調盡天地之性、學濂洛之理的重要性,借‘璞玉需磨’‘兼金需煉’等比喻,勸勉友人注重道德實踐與學問積累,體現了理學家‘修己達人’的思想,語言質樸而立意深遠。
日凈風暄清晝遲,
綠陰啼鳥夢醒時。
間窗筆硯無塵雜,
幽事宜人又得詩。
曲江祠下水潺潺,
清獻坡亭紫翠環(huán)。
五嶺再占名相出,
九重深喜狀元還。
葵花向日常含赤,
蜂蜜尊王數獻蘭。
老臥江湖無所囑,
大披忠悃沃天顏。
逍遙愛向女仙壇,玉井真同華頂看。氣涌天花三竇小,光含云母一泓寒。無煩冰雪求姑射,解飲清泠即大丹。素綆金瓶爭汲取,莓苔休滑碧欄桿。
蓬瀛只在相江湄,羽化云含少女姿。石鼓虛無被發(fā)影,玉盆蕩漾洗頭時。無多水碧金膏訣,絕妙芙蓉白雪辭。終古仙靈多闃寂,笑他香雨逐瑤姬。
鳳子初生即羽翰,龍孫未老已檀欒。月中自解飛金鏡,天上何勞墜玉棺。萼綠早歸瑤水去,麻姑時上石樓看。阿瓊漫把簫聲寄,吹徹籠蔥夜夜寒。
瑤壇東北是羅浮,仙女殷勤為二樓。飛雪不教蕭史贈,采珠那與宓妃游。紛紛作使來么鳳,一一翾飛向藥洲。輕舉只須能服食,羽人何必問丹丘。
少好仙顏旭日紅,丹成早遣密香通。龜臺太妙依尊母,鳳笈青真掌小童。故宅秋馀金井月,荒臺夜引玉蕭風。自慚玉斧猶尸濁,未得攀鸞上碧空。
青梅黃盡雨無多
柳影重重午日過
忽聽隔籬人語笑
采蓮艇子上新河
從容紹圣末,直節(jié)更誰攀。不見豺當路,懸知虎在山。石渠聊試可,江國竟投閑。尚冀調金鼎,那知去不還。
永泰君臣分,欽慈母子恩。淵衷雖有在,孤跡自難論。身去朝廷遠,名垂簡策尊。秪應延閣命,猶未厭輿言。
季父恩稽報,平生不自安。諸郎方未命,猶子遽先官。義氣今何在,高風眾所難。惜哉耆老逝,閭里欲何觀。
越岸方投紱,將回出岫云。楹間俄夢奠,地下去修文。落日川原靜,悲風草樹薰。但令千載后,掩涕想馀芬。
大千世界感微塵,豈必三生盡有因。自是君家根器異,名川還見再來人。
儒家亦有前知說,禪喻曾傳泡影空。是幻是真參究竟,披圖試與證鴻濛。
鶴發(fā)童顏善氣迎,從知道果不虛生。吾儕多是遼東鶴,城郭人民別有情。
生才之地,有相如、賦草子云奇字。仙吏放衙,還講學、人拜南州夫子。郭繞桑麻,堂陳琴瑟,風俗歸淳美。縱容為政,平生學可行己。
可惜十上公車,兩登薦剡,才飲巴江水。疇昔風流,盛文藻、白袷烏巾名士。劍拂衡湘,氣吞云夢,笑奪曹劉壘。登臨回首,莫提少年心事。
曉天金馬路,晚歲石霜心。
江南此去經年別,
更欲殷勤不可攀。
細雨出城春淡泊,
斷冰辭岸水潺湲。
風花碧落鶯遷谷,
燈火黃昏吏報關。
歸計越中須作早,
石渠諸老待君還。
滿簾秋色總凄其,堤柳飄搖黯淡姿。
遣興朗吟楓落句,銜杯聊詠菊開詩。
題糕盛事追前輩,賜橘榮恩感昔時。
欲陟高崗頻眺望,那堪佳節(jié)雨如絲?
參,總有十星觜相侵。兩肩?足三為心,伐有三星足里深。玉井四星右足陰,屏星兩扇井南襟。軍井四星屏上吟,左足下四天廁臨,廁下一物天屎沉。
聞說新荷斗異妝,
含紅蓄紫繞回塘。
日斜分照駢花色,
風散同飄并蒂香。
不分游魚翻墮影,
生憎戲蝶上高房。
奇葩競艷秋光里,
煒燁猶堪殿眾芳。
郁郁諸陵浮地起,
恢恢玄極倚天開。
虛傳龍馭賓天府,
實見麒麟臥草萊。
望闕眾星同繞斗,
吟詩一客獨登臺。
楚歌郢曲多遺調,
試續(xù)離騷不可哉。
殷湯令妃,有莘之女。
仁教內修,度義以處。
清謐后宮,九嬪有序。
尹為媵臣,遂作元輔。
嘆息彌襟強拄撐,人間閒處且閒行。
風光漫與酬詩債,歲月何堪說宦情。
近脫市朝誰信我,久居荒野孰如兄。
青青又滿新成竹,相望章泉夜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