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二十六首 其二十二
生才之地,有相如、賦草子云奇字。仙吏放衙,還講學、人拜南州夫子。郭繞桑麻,堂陳琴瑟,風俗歸淳美。縱容為政,平生學可行己。
可惜十上公車,兩登薦剡,才飲巴江水。疇昔風流,盛文藻、白袷烏巾名士。劍拂衡湘,氣吞云夢,笑奪曹劉壘。登臨回首,莫提少年心事。
生才之地,有相如、賦草子云奇字。仙吏放衙,還講學、人拜南州夫子。郭繞桑麻,堂陳琴瑟,風俗歸淳美。縱容為政,平生學可行己。
可惜十上公車,兩登薦剡,才飲巴江水。疇昔風流,盛文藻、白袷烏巾名士。劍拂衡湘,氣吞云夢,笑奪曹劉壘。登臨回首,莫提少年心事。
這方孕育人才的土地,有司馬相如作賦、揚雄研究奇字般的才俊。為官者處理完公務,還開壇講學,被尊為南州的賢達夫子。外城環繞著桑麻,廳堂陳列著琴瑟,風俗歸于淳樸美好。從容施政,平生所學得以踐行。可惜多次應試,兩次被推薦,才得以飲上巴江的水。往昔風流倜儻,文采斐然,是身著白衫黑巾的名士。劍氣拂過衡山湘江,氣勢吞并云夢大澤,笑談間便奪下曹植、劉楨的文名壁壘。登高回首,還是莫要再提少年時的壯志了。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辭賦家,以《子虛賦》《上林賦》聞名。
子云:揚雄的字,西漢文學家、語言學家,著有《太玄》《法言》,曾作《甘泉賦》等。
放衙:古代官吏結束公務,離開衙署。
南州夫子:對才德高尚者的尊稱,此處指講學的官員。
郭:外城,泛指城邑。
十上公車:漢代舉孝廉乘公車赴京,后指多次應試。
薦剡(yǎn):推薦的文書,剡指削薄的木簡,代指薦書。
巴江水:指巴地(今四川東部)的江水,代指在巴地任職。
白袷(jiá)烏巾:白色夾衣、黑色頭巾,文人雅士的常見裝束。
衡湘:衡山與湘江,代指湖南地區。
云夢:古代大澤名,范圍包括今湖北、湖南部分地區。
曹劉:曹植與劉楨,均為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以才名著稱。
此詞或作于作者在地方任職期間。上片描繪當地人才薈萃、政通人和之景,或反映作者對治政成果的肯定;下片‘十上公車’‘才飲巴江’等句,可能關聯作者科舉入仕的坎坷經歷,結合‘登臨回首’的感慨,推測創作時作者已屆中年,對仕途與人生有所反思。
全詞以‘生才之地’起,至‘莫提少年心事’收,既頌地方治績,又嘆個人際遇。通過典故與場景的交織,展現治政理想與現實境遇的碰撞,情感深沉而不失豪邁,體現了對儒家‘學以致用’精神的踐行與人生無常的思考。
充繁東壁盡書編,不解刪存枉展詮。天產哲人今貫古,時宗盟主俗資賢。無情片語弁髦棄,有用群言琬琰傳。從此縹緗懷至寶,祖龍不用虐灰燃。
度柳穿莎一徑通,曲堤初詠舞雩風。我來似與春期約,南陌東畦到處紅。
涔陽日日水生波,翠袖黃裳晚棹過。珠樹月明花婀娜,鳳毛春煖錦婆娑。
成連海上,怪知音風雨,移情如許。我自乘空傷墜翼,經世杳如煙霧。東海珊瑚,南都石黛,倦寫看花句。為君起舞,湖山恨入尊俎。已矣青眼狂吟,天門軼蕩,芳訊空相許。十載靈修奇服愿,寂寞高邱何處。土積危岑,繩牽大樹,微尚驚虛負。扁舟往矣,丈夫奚事叨絮。
自嘆罹嚴譴,深慚負盛時。愁牽翻似夢,力困始知衰。逗冷霜初試,迎風葉易摧。亨屯元有定,安分復何疑。
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馬蹄無入朱門跡,縱使春歸可得知。
仙人中有瑯玕樹,吐作千峰落毫素。峰上蒼蒼一尺天,峰下云行亦無數。因憶曾為天帝客,家在白云深處住。白云隨龍飛出山,我亦攀龍躡云路。青山笑人不早歸,大笑龍為云所誤。變化無定端,飛揚為誰故。試問古共工,何勞不周怒。飄飄巢止翁,肯受風塵污。安得兩齒屐,載我逍遙步。醉臥青山看白云,莫嗔老子來遲暮。
夜深來此倚闌干,千里樓臺俯首看。月到中天花影正,露零平地草光寒。氣清更覺山川近,意遠從知宇宙寬。長嘯一聲云外落,幾家兒女夢初殘。
龍蟄雖高臥,雞鳴不廢時。炎涼徒自變,茂悅兩相知。已負棟梁質,肯為兒女姿。那憂霜貿貿,未喜日遲遲。難與夏蟲語,永無秋實悲。誰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
何年云霧里,臥此少微星。地擁幽人宅,天藏處士靈。一峰齊北固,雙井象中泠。向暮風濤起,誰尋瘞鶴銘。
五萬消磨作四千,羌人殺盡漢人全。并生雖愧征苗旅,比似嫖姚卻大賢。
世界重重一網中,澄溪上下見天容。不知萬丈寒光底,卻到青冥是幾重。
雕刻非因巧,飛揚若有憑。交輝偏得月,镕液易為冰。狂絮那能擬,輕塵莫見陵。何須誇六出,一白已堪徵。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一真含眾妙,入希夷。昭文不會,氣候有成虧。妄心寂滅盡,困睡饑餐,更無作用施為。自然,爐鼎就,光彩透簾幃。玉池神水涌,上生肥。如人飲水,冷暖自家知。自家性命事,自家了得,自家性命便宜。
四象兩儀七尺安,推尊主教暫登壇。正容悟物形同玉,法語迎機氣若蘭。隱躍真詮高覺證,提撕直指眾人看。關閩濂洛捐衣缽,遙接尼山海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