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四首
力田不如早逢年,仕宦不如爭事權。東家阿母多積錢,有女不嫁殊可憐。
儂身三十為君妾,與君為歡未一月。別來幾許頭將白,安得芙蓉比顏色。
銅青衫子襯杏黃,阿姑二八同燒香。供俸世尊禮佛王,愿得勿嫁如兄郎。
東家女兒不停機,西家女兒憂蠶饑。織成文錦裁新衣,養蠶但愛腹中絲。
力田不如早逢年,仕宦不如爭事權。東家阿母多積錢,有女不嫁殊可憐。
儂身三十為君妾,與君為歡未一月。別來幾許頭將白,安得芙蓉比顏色。
銅青衫子襯杏黃,阿姑二八同燒香。供俸世尊禮佛王,愿得勿嫁如兄郎。
東家女兒不停機,西家女兒憂蠶饑。織成文錦裁新衣,養蠶但愛腹中絲。
努力耕作不如早遇好年景,為官不如爭奪權勢。東家老婦多攢錢,有女不嫁實在可憐。我三十歲做你妾,與你相歡不到一月。分別以來頭發漸白,哪能像荷花保持容顏。青衫配杏黃,二八少女同燒香。供奉世尊禮佛王,愿像兄長不嫁郎。東家女兒織布不停,西家女兒擔憂蠶饑。織出錦緞裁新衣,養蠶只愛腹中絲。
力田:努力耕作。
逢年:遇到豐收年景。
殊:很,非常。
儂:吳語自稱,我。
阿姑:此處指年輕女子。
世尊:佛教對佛的尊稱。
文錦:有花紋的錦緞。
《捉搦歌》為北朝樂府民歌,多反映社會現實。此四首約創作于南北朝動蕩時期,社會重功利、輕民生,女性常因經濟(積錢不嫁)、地位(為妾)等被迫陷入困境,詩中場景正是當時民間生活的真實映射。
四首短歌從社會功利、女性婚嫁、宗教愿望、勞動生活四角度切入,以通俗語言揭露北朝民間生存狀態,展現樂府民歌‘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是研究當時社會風俗與女性地位的重要文本。
雙鵲先我來,飛上東軒背。
書隨好夢到,人與佳節會。
一歡難把玩,回首了無在。
卻渡來時溪,斷橋號淺瀨。
茫茫暑天闊,靄靄孤城背。
青山眊矂中,落日凄涼外。
盛衰豈我意,離合非所礙。
何以解我憂,粗了一事大。
來往三吳一夢間,故人半作冢累然。
獨依舊社傳真法,要與遺民度厄年。
趙叟近聞還印綬,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時策杖相隨去,任性逍遙不學禪。
白酒無聲滑瀉油,醉行堤上散吾愁。
春風料峭羊角轉,河水渺綿瓜蔓流。
君已思歸夢巴峽,我能未到說黃州。
此身聚散何窮已,未忍悲歌學楚囚。
燕尾稱呼理未便,剪裁云葉卻天然。
無心只是青山物,覆頂宜歸紫府仙。
轉覺周家新樣俗,未容陶令舊名傳。
鹿門佳士勤相贈,黑霧玄霜合比肩。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曉入千花塢。柯丘海棠吾有詩,獨笑深林誰敢侮。
三杯卯酒人徑醉,一枕春眠日亭午。竹間老人不讀書,留我閉門誰教汝。
出簷藂枳十圍大,寫真素壁千蛟舞。東坡作塘今幾尺,攜酒一勞農工苦。
卻尋流水出東門,壞垣古塹花無主。臥開桃李為誰妍,對立??相媚嫵。
開樽藉草勸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褰裳共過春草亭,扣門卻入韓家圃。
轆轤繩斷井深碧,秋千掛索人何所。映簾空復小桃枝,乞漿不見譍門女。
南上古臺臨斷岸,雪陣翻空迷仰俯。故人饋我玉葉羹,水冷煙消誰為煮。
崎嶇束缊下荒徑,婭姹隔花聞好語。更隨落景盡余樽,卻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勸我洗足眠,倒床不必聞鐘鼓。明朝門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許。
平生所向無一遂,茲游何事天不阻。固知我友不終窮,豈弟君子神所予。
去國已八年,故人今有誰。當時交游內,未數蔡克兒。
豈無知我者,好爵半已縻。爭為東閣吏,不顧北山移。
公子表獨立,與世頗異馳。不辭千里遠,成此一段奇。
蛾眉亦可憐,無奈思餠師。無人伴客寢,惟有支床龜。
君歸與何人,文字相娛嬉。持此調張子,一笑當脫頤。
吳興有君子,淡如朱絲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遺音。
嗟余與夫子,相避如辰參。
猶喜見諸郎,窈然清且深。
異時多良士,末路喪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尋。
少學不為身,宿志固有在。雖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
天初若相我,發跡造宏大。豈敢負所付,捐軀欲投會。
寧知事大謬,舉步得狼狽。我已無可言,墮甑難追悔。
子雖僅自免,雞肋安足頼。低回畏罪罟,黽勉敢言退。
若人疑或使,為子得微罪。時哉歸去來,共抱東坡耒。
商也哀未忘,歲月忽已秋。
祥琴雖未調,余悲不敢留。
矧此乃韻語,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總角出銀鉤。
吾家有二許,下筆兩不休。
君言不能詩,此語人信不。
千鐘斯為堯,百榼斯為丘。
陋矣陶士衡,當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則不驚鷗。
明當罰二子,已洗兩玉舟。
感慨清哀似變風,老于詩句耳偏聰。
迂疏自笑成何事,冷淡誰能用許功。
不怕飛蚊如立豹,肯隨白鳥過垂虹。
吟哦相對忘三伏,擬泛冰溪入雪宮。
面頰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見來烏。
倦游不擬談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須。
絕學已生真定慧,說禪長笑老浮屠。
東坡若肯三年住,親與先生看藥爐。
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息來初勻。
了然非夢亦非覺,有人夜呼祁孔賓。
披衣相從到何許,朱欄碧井開瓊戶。
忽驚石上堆龍蛇,玉芝紫筍生無數。
鏘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雞蘇。
主人相顧一撫掌,滿堂坐客皆盧胡。
亦知洞府嘲輕脫,終勝嵇康羨王烈。
神山一合五百年,風吹石髓堅如鐵。
二子緣詩老更窮,人間無處吐長虹。
平生睡足連江雨,盡日舟橫擘岸風。
人笑年來三黜慣,天教我輩一樽同。
知君欲寫長相憶,更送銀盤尾鬣紅。
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毛空暗春澤,針水聞好語。
分秧及初夏,漸喜風葉舉。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縷。
秋來霜穗重,顛倒相撐拄。但聞畦隴間,蚱蜢如風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倉,紅腐等泥土。
行當知此味,口腹吾已許。
雪知我出已全消,花待君來未敢飄。
行避門生時小飲,忽逢騎吏有嘉招。
魚龍絕技來千里,斑白遺民數四朝。
知有黃公酒壚在,蒼顏華發自相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