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三溪翁邀飲 其一
溪翁愛野客,邀賞擷芳園。
竹下憩瑤砌,花前開玉樽。
襟懷舒涑水,氣象逼桃源。
欲和陽春曲,應慚大雅言。
溪翁愛野客,邀賞擷芳園。
竹下憩瑤砌,花前開玉樽。
襟懷舒涑水,氣象逼桃源。
欲和陽春曲,應慚大雅言。
三溪老翁喜愛我這山野之客,邀請我一同欣賞擷芳園的景致。在竹林下的玉砌臺階上休憩,在鮮花前打開精美的酒樽。胸懷如同涑水般舒展開闊,園中的景象直逼桃花源的美好。想要應和這如《陽春》般高雅的樂曲,卻慚愧自己的言辭不夠大雅。
野客:山野之人,作者自謙之稱。
擷芳園:園名,或泛指采摘花草的園子。
瑤砌:玉砌的臺階,形容臺階華美。
玉樽:玉制的酒器,代指美酒。
涑水:水名,此處借指開闊舒展的胸懷。
桃源:即桃花源,代指理想中安寧美好的境地。
陽春曲:指高雅的樂曲,典出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
大雅言:雅正的言辭,指符合《詩經·大雅》風格的莊重語句。
此詩當為作者受三溪翁邀請共賞園景、宴飲時所作。具體創作時間未詳,從‘擷芳園’‘桃源’等描寫推測,或為春景之時,詩人于閑適交游中即興而作,反映了文人雅集的生活片段。
全詩以宴飲為線索,描繪園景之美與主客情誼,語言雅致,意境恬淡,既展現自然之趣,又暗含對高潔情懷的追求,是一首典型的文人交游閑適之作。
挾冊相從祇一童,林間終日飽松風。
小窗面野容山入,曲圳分溪與沼通。
定有裔孫尋遠祖,盡教智叟笑愚翁。
絕憐樗里無標致,一墓何須夾二宮。
篇篇皆有酒,世疑淵明詩。佳趣正在此,俗子那得知。
寄跡杯酒中,序者為之辭。詩酒吾家事,何用寄跡為。
疑者既已陋,序者良亦卑。酒殊醉味同,勿問醇與醨。
濕酒澆枯腸,戢戢生小詩。詩中何等語,酒后那復知。
黃菊遂行邁,徑去不復辭。拒霜猶屈強,其勢何能為。
但問酒有無,勿計官高卑。江邊捕魚郎,教我當啜醨。
宦轍東西不計年,
長公攬揆占春先。
梅花笛里頻添酒,
合把羅浮抵惠泉。
飛云當日未停驂,
巷在秦淮水以南。
可笑異聞唐小說,
馀風猶襲晉清談。
豈意中天月,翻于此夜看。
山從一更吐,秋已半樓殘。
漸覺清輝減,誰憐瘦影寒。
懷人心正切,不敢再憑欄。
柘月初虧,盲風漸緊,扁舟又別江城。雀室潛聽,蒲帆趲就秋聲。關情只有辭巢燕,怕看他、鳩化為鷹。怪兼旬,為踏槐黃,誤了鷗盟。
真州老友重相訪,示懷中一紙,綵筆縱橫。夜掩禪關,剪燈細讀凄清。假饒樂句常連袂,也何須、鼓瑟吹笙。盡沉思,爇盡薰爐,沸盡茶鐺。
維舟重到綠楊城,門巷蕭條轉眼更。
鄰嫗相逢應識我,隔墻曾聽讀書聲。
曾將妝閣作詩壇,每日聯吟到夜闌。
十二年前題壁句,一時和淚拂塵看。
落花無夜雨,
孤坐減春愁。
黑白瓶俱罄,
誰能為我謀。
醉伴騰騰白與劉,何朝何夕不同游。
留連燈下明猶飲,斷送尊前倒即休。
催老莫嫌孫稚長,加年須喜鬢毛秋。
教他伯道爭存活,無子無孫亦白頭。
東風送暖到仙城,幽谷紛紛求友聲。
初度可誰逢社會,十年而長是鄒兄。
新詩落落饒春思,雅量汪汪不世情。
且莫滄洲偷摘果,碧桃今始放紅英。
敷錫名垂洪范篇,祖功宗德已身肩。
三朝厚幸雙文益,八帙初開五代全。
苞茂即今看秩秩,旰宵唯是勵乾乾。
奉時布惠宜春日,欣遇多收鮮緩蠲。
火樹燈山幾萬重,五云攢出繡芙蓉。中天一派風雷動,知是簫韶從六龍。
龍燭騰光鳳吐煙,千花爛熳月團圓。君王欲駐行春輦,侍從先擎七寶鞭。
鳳管鸞簫擁內城,上元燈火月中情。天風吹下升平曲,中有山呼萬歲聲。
孤跡平生似轉蓬,少而豪邁老羈窮。
榮華路上黃粱夢,英俊叢中白發翁。
身墮窮山三峽里,心隨流水大江東。
夤緣展翅斜陽晚,須仗扶搖一鶚風。
荒磴苔乾屐齒輕,寺門晴鎖午煙平。
灘聲靜抱香臺轉,云氣虛從古殿生。
行徑嘗留驪鹿跡,題墻偶見故人名。
老僧只解蒲團坐,無數松杉一磬聲。
水盡山窮處,聊停下澤車。
峰高人如豆,樹遠鷺疑花;
怪石臨崖虎,垂藤飲澗蛇。
茲游太奇絕,不禁向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