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舍 其一
自飽園蔬脫粟香,
午馀磅礴倚繩床。
疏簾一任風來去,
領取茅齋北牖涼。
自飽園蔬脫粟香,
午馀磅礴倚繩床。
疏簾一任風來去,
領取茅齋北牖涼。
自己享用著園中蔬菜和糙米,吃得很滿足,午飯過后,舒展地倚靠在繩床上。稀疏的簾子任由風自由地吹進吹出,盡情享受著茅屋北窗的清涼。
脫粟:糙米。
磅礴:形容身體舒展的樣子。
繩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
牖:窗戶。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遠離塵世紛擾、回歸自然的生活狀態,可能是在鄉村或幽靜之地居住時所作,以表達自己對這種簡單生活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對簡樸生活的熱愛和享受。其突出特點是自然質樸,通過日常場景的描寫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傳統文人追求閑適、淡泊的精神境界。
樹簇煙迷蜀國深,
嶺頭分界戀登臨。
前軒一望無他處,
從此西川只在心。
白蓮千朵照廊明,
一片承平雅頌聲。
更報第三條燭盡,
文昌風景畫難成。
山屐經過滿徑蹤,
隔溪遙見夕陽舂。
當時諸葛成何事,
只合終身作臥龍。
人多知遇獨難求,
人負知音獨愛酬。
常恐此心無樂處,
枉稱年少在并州。
曲水池邊青草岸,
春風林下落花杯。
都門此日是寒食,
人去看多身獨來。
好客連宵在醉鄉,
蠟煙紅暖勝春光。
誰人肯信山僧語,
寒雨唯煎治氣湯。
閑身行止屬年華,
馬上懷中盡落花。
狂遍曲江還醉臥,
覺來人靜日西斜。
春霖朝罷客西東,
雨足泥聲路未通。
獨愛千峰最高處,
一峰初日白云中。
一束龍吟細竹枝,
青娥擎在手中吹。
當時縱使雙成在,
不得如伊是小時。
河邊霽色無人見,
身帶春風立岸頭。
濁水茫茫有何意,
日斜還向古蒲州。
萬仞云峰八石泉,
李君仙后更誰仙。
我來駐馬人何問,
老柏無多不種田。
心覺清涼體似吹,
滿風輕撼葉垂垂。
無端種在幽閑地,
眾鳥嫌寒鳳未知。
零雨沾山百草香,
樹梢高頂盡斜陽。
橫流巨石皆堪住,
何事無僧有石房。
五色文勝百鳥王,
相思兼絕寄蕓香。
由來不是池中物,
雞樹歸時即取將。
嬰網雖皆困,
褰籠喜共歸。
無心期爾報,
相見莫驚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