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謁朱文公祠
晴日巖光滿,登臺謁晦翁。
大成千載學,小試一州功。
禮范家家俗,文流世世風。
山蒼溪又碧,凝眺思何窮。
晴日巖光滿,登臺謁晦翁。
大成千載學,小試一州功。
禮范家家俗,文流世世風。
山蒼溪又碧,凝眺思何窮。
晴朗的日子里,巖石閃耀著光芒,我登上高臺去拜謁朱熹先生。他傳承并發展了千年的儒家學說,在一州之地小施其政就有顯著功績。禮儀規范成為家家戶戶的習俗,文章流風影響著世世代代。青山蒼翠,溪水碧綠,我凝神眺望,思緒無窮無盡。
巖光:巖石的光彩。
晦翁:朱熹別號晦庵、晦翁。
大成:原指集中前人的主張、學說等形成完整的體系,這里指朱熹集理學之大成。
小試一州功:朱熹曾在多地任職,此處指他在一州任職時施展的功績。
禮范:禮儀規范。
文流:文章流風。
凝眺:凝神眺望。
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學家,其學說影響深遠。詩人在龍巖拜謁朱文公祠,可能是受到當地文化氛圍的感染,以及對朱熹學說的尊崇,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朱熹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朱熹的學說和功績,突出其對社會風俗和文化的深遠影響。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后人對朱熹的紀念與推崇。
毗陵惲氏工作畫,正叔本在道生后。正叔寫生妙入神,何似道生揮毫如運帚。
胸中邱壑蟠幾許,落手尋丈等粒黍。筆底已無高房山,眼邊不數米家虎。
由來大巧無纖辭,詎有大力肯事輕描淡寫為。窠臼盡脫筆墨外,不施皴染藝更奇。
多君論畫兼論文,讀書讀畫同所云。愚意讀畫仍自讀書始,俗工院體徒紛紛。
世人但愛南田子,花葉工為沒骨體。邊徐而后嘆獨絕,寸縑尺素珍莫比。
我獲此幅賞其大落墨,是用作歌表奇偉。噫嚱吁,讀畫錄中傳久矣。
夢未成煙碧有痕,斜街心影許重溫。衰年那復愁風雨,收拾鶯花劫后魂。
重理枯桐欲斷絲,可堪詩國久無詩。荒年谷與豐年玉,誰道蛾眉不入時。
多謝春工妙剪裁,溫風催送百花開。千秋不歇海河水,化作心源滾滾來。
詩情本自性情來,紅紫紛紛漫剪裁。好向九州借生氣,春風吹我筆花開。
可憐無補費精神,早歲師黃晚學陳。劫火十年丹九轉,風雷脫手便成真。
風信幾番,半春過了,絳雪吹成香霧。待看草色入簾青,敞疏窗、小軒花塢。東風慢舞。更分付、留春且住。愿年年,到花開時候,良朋如許。
休輕誤。有限韶華,不許匆匆去。蓬門花徑為君開,隔春陰、海棠盈樹。拈題索句。莫辜負、陽春同賦。最關心、萬點禁風薯雨。
樓對績溪山,群峰聳晴靄。樓頭聚愛人,相看終不改。
樓俯績溪水,潺湲日夜流。樓頭聚愛者,華發共綢繆。
僂環績溪樹,面面長蒼翠。樓頭聚愛人,時作連枝會。
樓近績溪石,石鏡明于鏡。聚愛樓頭人,照面照心性。
云山流水水中山,盡日青藜共往還。更向僧房看圖畫,不知身在畫圖間。
別開小徑入松關,半在云間半雨間。紅葉滿庭人倚檻,一池寒水動秋山。
昨日南山今北山,山南山北幾時還。世人只道僧閒好,未必僧閒似我閒。
老來漫有愛山心,酒少茶多卻不禁。一夜上方攲客枕,隔窗自伴冷猿吟。
山水連村不見村,冥冥細雨濕黃昏。秋山咫尺無人到,須信閒人不用門。
山空水落見遙村,取次人家只隔云。一陣西風雨中過,溪頭笑語隴頭聞。
江云扶雨暖溶溶,來往東西只信風。早晚晴陰渾不定,青山半在有無中。
鵝鴨相呼初出田,昏昏云日澹平川。寒云數簇山南北,不見人家空見煙。
愁思風雨夕,忽漫十年過。
曾否狂如舊,將無鬢已皤。
君才豈濩落,吾意亦煙蘿。
出處誰能識,悲哉兩地歌。
何處深春好,春深京兆家。
人眉新柳葉,馬色醉桃花。
盜息無鳴鼓,朝回自走車。
能令帝城外,不敢徑由斜。
道得更無心外法,
首山有眼且無光。
拍盲枷棒揮將去,
匝地普天興禍殃。
鐘叩三回三十六,正當七十二峰前。
聲如步步漸出寺,我向僧僧同入禪。
數里秋林皆滴露,一江寒月欲浮煙。
此時響歇更何聽,佛以一音醒大千。
今日一樽酒,聚此平生親。磬折欲何為,談笑率其真。
樂飲過三爵,狂言為君申。人生無堅質,飄若風中塵。
獨有一物存,不淄亦不磷。何不索巨筏,與君渡迷津。無為逐世態,擾擾長苦辛。
結帶感殊鄉,
征帆又夕陽。
詩歌中酒意,
身手少年場。
梅雨留人早,
蘭云入夢香。
始知今桂海,
別有古河梁。
天德同符立極恩,
紹興億載撫維坤。
今年頒歷更名賜,
大定中區號統元。
未了三生債。算天涯、別離情緒,最無聊賴。鏡里年華容易老,青鬢絲絲暗改。悵缺月、圓時能再。獨我孤燈偎影瘦,聽哀鴻、身斷長空外。欹枕想,夜如海。
年來貧病都堪耐。只難堪、參差骨肉,夢沉關塞。隔歲歸期今未準,知否妝樓久待。幸入手、魚書先拆。滿腹相思還細剖,讀從頭、乍展愁眉黛。翻喜極,淚珠灑。
南北又東西,隨身一杖藜。
向來相倚傍,何忍便分攜?
春野行吟把,秋山帶醉提。
慎毋化龍去,使我困攀躋。
萬水千山,兩頭三緒。憑高望斷迢迢路。錢塘江上客歸遲,落花流水青春暮。
步步金蓮,朝朝瓊樹。目前都是傷心處。飛鴻過盡沒書來,夢魂依舊陽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