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帶
兜羅綿手摩空。橘千樹,佛香濃。詎比東陵消夏品,玉蔥分、渴潤詩嚨。何煩指月,祇憑抱甕,得豆功同。谷回溫、蓮花雙合,禪機嫌露天龍。
田家棚底話秋風。散天花、遠蹠高蹤。見說宣和徵故實,道山筵、屈數雍容。胡盧漫誚,智珠在握,偈市其中。抵談深、阿豐饒舌,瓞綿傳法種無窮。
兜羅綿手摩空。橘千樹,佛香濃。詎比東陵消夏品,玉蔥分、渴潤詩嚨。何煩指月,祇憑抱甕,得豆功同。谷回溫、蓮花雙合,禪機嫌露天龍。
田家棚底話秋風。散天花、遠蹠高蹤。見說宣和徵故實,道山筵、屈數雍容。胡盧漫誚,智珠在握,偈市其中。抵談深、阿豐饒舌,瓞綿傳法種無窮。
用如兜羅綿般柔軟的手在空中摩挲。橘樹成林,佛香濃郁。怎能比得上東陵瓜那樣的消暑佳品,像玉蔥般切開,滋潤干渴的喉嚨、激發詩興。何須用指月的方式來悟道,只憑抱著甕取水,其收獲的功效是相同的。山谷回蕩著溫暖,蓮花雙合,只是覺得禪機不應輕易泄露。 田家在棚底下談論著秋風。如天花散落般,追尋著高遠的蹤跡。聽說宣和年間探尋舊事,在道山的筵席上,屈指細數那些雍容的人物。不要隨意嘲笑,智慧的寶珠在握,在偈語的世界里自在遨游。深入交談,阿豐饒舌不停,佛法的種子如瓜瓞綿延無窮。
兜羅綿:一種細軟的絲綿,這里形容手的柔軟。
詎比:怎比。
東陵消夏品:指東陵瓜,秦東陵侯召平在秦亡后種瓜于長安城東,瓜味甜美。
玉蔥:形容瓜切開后的樣子。
指月:佛教用語,以指比喻言教,以月比喻佛法真理。
抱甕:出自《莊子》,原指抱著甕去灌溉,后有安于拙陋、不求機巧之意。
得豆功同:收獲的功效相同。
散天花: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試菩薩和聲聞弟子的道行。
遠蹠高蹤:高遠的蹤跡。
宣和:宋徽宗年號。
道山筵:指文人雅士的宴會。
胡盧:笑的樣子。
智珠:佛教指本性的智慧。
偈市:偈語的世界。
阿豐:可能是文中善于談論佛法之人。
瓞綿:瓜瓞綿延,比喻子孫繁衍,后也可指事物延續不斷。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難以明確創作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從詩詞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相對安定、有一定文化氛圍的時期。作者或許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在與文人或僧人的交流中,有感于禪道與生活的聯系,結合歷史故事創作了此詞。
這首《合歡帶》主旨圍繞禪道與生活,通過多種意象和典故展現了作者對禪理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悟。其特點是將宗教與世俗巧妙融合,語言典雅且富有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對于研究當時的宗教文化和文人創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聞說東堂堰,乾寧制未湮。沙平半篙淺,潮落兩堤真。粳稻田多石,蛟鼉窟近人。豈無何刺史,耕鑿重憂民。
衛水東南入,奇云列陣炎。河形赤龍曲,堤樣老鴰尖。灘荻消殘壘,村醪認舊簾。可能蘇涸轍,裕課擅魚鹽。
檐雀啾啾無歇時,
幾回銜食喂雛歸。
羽毛長得完全后,
子母東西各自飛。
準擬湖船度半宵,昆山弦子玉屏簫。
旅懷已自難消遣,春月昏黃過斷橋。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恭惟我仁祖,躬備大圣德。天性稟純粹,溫恭而允塞。篤志在仁義,兼亦貴稼穡。寶玉之所藏,山川被光澤。
維時屬遘屯,畎畝之自適。進退與道俱,玉德懷貞白。皇天鑒昭晰,寶命所繇錫。篤生太祖圣,配天立人極。
海內如鼎沸,土壤分割折。蒼生靡怙恃,俯伏斃毒螫。仗劍起濠梁,奉天拯焚溺。再駕定東南,一舉下西北。
曠哉六合內,腥穢悉蕩滌。三光復宣朗,五典重修飭。遠齊堯舜功,近過湯武績。遂令普天下,休養樂生息。
太宗削奸回,維統奠宗祐。圣文既炳煥,神武尤赫奕。賢才盡登用,秉德各修職。庶邦承覆載,貢獻來九譯。
昭考撫盈成,至仁弘隱惻。民安視如傷,恭己臨萬國。繼志與述事,夙夜懷兢惕。皇風益清穆,皇道彌正直。
正本所自隆,仁祖實啟迪。祥源深且廣,天派肆洋溢。圣神紹傳序,茂衍萬世歷。
造商本玄王,興周美后稷。茲予嗣鴻業,時幾謹申飭。四圣赫在天,悠久貽法式。保佑賴深眷,負荷愧余力。稽首陳詠歌,庶用示無斁。
出神京,臨絕塞,是盧龍。想榆關、血戰英雄。南山射虎,將軍霹靂吼雕弓。大旗落日,鳴笳起、萬馬秋風。
問當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看雨拋、金鎖苔紅。健兒白發,閑驅黃雀野田中。參軍岸幘,戍樓上、獨數飛鴻。
苜蓿枯時霜雪深,崚嶒瘦骨病侵尋。高蹄豈復騰驤意,眵目終存舐犢心。
老駒雖病氣猶雄,垂耳應憐一尾風。春草明年沙漠路,奔塵絕足許誰同。
當時江左風味,玉笙吹徹,天許輕狂暇。有北海韓郎,才名瀟灑。玉鸞視草,銅螭署敕,更聞弟畜徐鉉,客呼舒雅。行樂地、歌舞爭蘭夜。
銅盤絳蠟耿耿,芳樽細浪,長鯨傾瀉。香霧暖、滿堂玉人如畫。宛轉搊弦,激昂撾鼓,沉沉月隱花明,魚脂飄灺。交翠舄、花冠暗中卸。
到此不覺,纓絕履遺,良宵無價。那羨南朝官仆射。動君王、恰贏得虎頭偷寫。看明月、梅嶺岡前者。謝公墩畔風流話。
主家臺榭擁鸞旗,正是君王輦幸時。
綠幘傳韝誰侍宴,外庭人道賣珠兒。
秋老雁聲酸,潮落江天靜。
明月無端入畫窗,映著凄涼影。
詩自別來多,夢到圓時醒。
一尺腰圍瘦不支,門外西風冷。
何年鸞尾墜清虛,化作人間水竹居。
有客到門來得得,一心咒筍長徐徐。
梢新幸喜無人剪,發短何堪對汝梳。
安得霜竿落吾手,扁舟南去老桐廬。
游宦幾人達,
不知強健歸。
未容誇晝錦,
幾見化緇衣。
小圃茅齋曲徑通,參天老樹郁青蔥。
地高不怕秋來雨,暑極偏饒午后風。
海外云山新畫卷,窗間花草舊詩筒。
莫愁紙盡無揮灑,才種芭蕉綠滿叢。
山陰無坦途,捫蘿轉孤峭。
一峰俯眾壑,谽谺極幽眇。
草木亦森肅,雄風鳴萬竅。
豈有負嵎形,空懷履尾教。
機括應已忘,凌虛發長嘯。
年年寓屋稱觴處。陪彩綬、尊前舞。
牢落瀟湘歸去未。臘梅開遍,冰蟾圓后,夢斷靈溪路。
長年厚福天分付。算四海、今獨步。
澗竹巖花如舊否。與翁相伴,歲寒庭戶,盡占閑中趣。
人生能著幾兩屐,便扶筇杖尋名山。
峨眉仙人冰雪顏,贈之靈藥辭人間。
峨眉遙遙不可接,遠向秋林看明月。
明朝飛櫓下巴陵,三峽猿聲夜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