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龔大理出教授嚴州二首
小史輕兒掾,諸生愛鄭虔。擲他廷尉牘,還我廣文氈。
月冷銅官閣,云分石佛泉。好將孤劍氣,高并客星懸。
千峰建德合,一水桐廬流。白簡翻相為,青袍可自由。
門因問字啟,客愛解頤留。倘逐羊裘釣,知君有直鉤。
小史輕兒掾,諸生愛鄭虔。擲他廷尉牘,還我廣文氈。
月冷銅官閣,云分石佛泉。好將孤劍氣,高并客星懸。
千峰建德合,一水桐廬流。白簡翻相為,青袍可自由。
門因問字啟,客愛解頤留。倘逐羊裘釣,知君有直鉤。
小吏輕視那屬官,學子們喜愛鄭虔這樣的人。拋開那廷尉的文書,回歸到廣文館的清寒生活。月光清冷灑在銅官閣上,云霧分開露出石佛泉。應帶著孤高的劍氣,像客星一樣高掛天空。建德周圍千座山峰環繞聚合,一條江水在桐廬流淌。彈劾的奏疏反而成了促成之事,身著青袍可自在行事。因有人來問字而打開家門,客人喜歡因歡笑而留下。倘若去像嚴子陵一樣披著羊裘垂釣,知道你有正直的品格。
小史:小吏。兒掾:輕視屬官。
鄭虔:唐代文學家、書畫家,曾任廣文館博士,此處以鄭虔比龔大理。
廷尉牘:廷尉處理案件的文書。
廣文氈:廣文館的氈子,代指清寒的學官生活。
銅官閣、石佛泉:可能是嚴州的地名。
孤劍氣:比喻孤高的品格和才華。
客星:指嚴子陵,東漢隱士,曾與劉秀同游,后隱居垂釣。
建德、桐廬:地名,在嚴州附近。
白簡:彈劾官員的奏章。
青袍:唐代八、九品官員的服色。
問字:指有人來請教學問。
解頤:歡笑。
羊裘釣:嚴子陵披著羊裘垂釣,此處借指隱居。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龔大理被任命到嚴州出任教授,詩人作此詩相贈。當時可能官場有一定的復雜情況,龔大理或許從繁忙的事務中脫身,前往嚴州任職,詩人以詩表達對他的鼓勵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龔大理去嚴州任職,突出了龔大理的才學和品格。其特點是用典巧妙,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送別情誼和對品格操守的崇尚。
地近瘴鄉秋暑熱,客行長日汗流腮。草蒸惡氣薰人醉,馬蹴飛塵撲面來。望近驛樓思偃息,行當山路苦縈回。虛懷漫有相如渴,深愧應無作賦才。
明月入我窗,靜若依窗女。涼風慕之來,欲留不得住。案頭數卷書,積塵盈寸許。敗紙紛叢殘,隨地游步屨。我坐窗光側,似聞微嘆語:此是幽人居,不識人何處。舉世喧如潮,胡為獨禁錮。向晝何經營,向夜何思慮。我亦無以答,雙目凝而舉。感彼溫如心,愿此長對佇。天地茫無邊,彼固有定矩。依依離我窗,墮過西山去。
聞有金城役,掄茲水部才。中原憂被發,使者詠于?。睥睨燕山接,風云瀚海來。懸知胡騎遁,天子宴蓬萊。
暖風披拂漸葳蕤,色映鵝黃淡落暉。煬帝宮前春漠漠,闔閭城外晚依依。青驄每綰長條系,紫燕遙沖落絮飛。有客河橋欲分袂,一枝相贈惜相違。
擊壤聲中酒國春,海風吹老石邊身。桃花幾樹衡門下,我是唐虞一輩民。
五月吳江賽屈原,紅旗畫楫滿晴川。鴟夷漂泊誰家事,寂寞胥門一炷煙。
昔人制險據靈洲,曾料漁船泊上頭。掛網烹魚天欲暮,鳴榔清唱晚來秋。衣蓮艷艷留霞在,葭葦蒼蒼帶露流。遙想當年爭勝急,可曾閑作弄波游。
眼看秋雁歌汾水,心到陽關唱渭城。卻被維摩居士笑,海潮音作斷腸聲。秋日照歌淮上舫,春花引醉福昌城。何如閶闔門西北,臥聽秋風枕畔聲。
花似今年好,情非舊日春。光陰愁里盡,風物眼前新。愛酒聊呼伴,無醯懶乞鄰。姓名誰掛口,肥瘠付秦人。
朝朝蚤起掛南窗,要看梅花試曉妝。兩樹相挨前后發,老夫一月不燒香。
別院圍琪樹,風聲起繹騷。暝云連古寺,老客擁新貂。零雨妨歸計,幽人屢見招。西山如有約,何必上凌霄。清江三日客,風色晚騷騷。古寺催嘗酒,詩人免解貂。永懷方外友,時見雨中招。彷佛蓬壺路,何須問紫霄。
自從到此忽三月,每日揚鞭歷城闕。花驄蹴踏御苑塵,南風處處飄香屑。天闕黃云身世高,親舍白云情更切。諸兄飄然絕世姿,每念情親思激烈。江湖千里多風沙,恨不日日見顏色。都門柳色長青青,上林鶯聲如有情。長淮萬古去不盡,鐘山朝日摩青冥。又聞征鴻叫河渚,雙雙紫燕鳴雕楹。縱觀萬物皆得所,感我躑躅心未平。鄉人前日西江至,歡呼倒屣爭相迎。家書一字千黃金,何得許久無叮嚀。夢寐常思誦棠棣,覺來不忍歌鹡鸰。我宗之盛聞自昔,未有遺子金滿籯。干將莫邪世不識,屠龍斬虎人始驚。丈夫落落事高潔,蒼蠅貝錦徒營營。生逢堯舜難自棄,況有門戶憑誰撐。古云學非以干祿,但愿無忝爾所生。天生富貴時與命,豈肯逐逐為縱橫。況聞進銳者退速,人有高才須檢束。但能鞭辟近里來,左右逢源無不足。古云兄弟真天倫,怡怡勿以疏間親。千金萬戶皆外物,豈以外物傷天真。千流萬派同一源,千葩萬卉同一根。如何同氣有乖刺,致使天下誇雷陳。興言及此貴敦本,毋以彼此分玉珉。我今慚愧臨風前,鏗金戛玉聞鈞天,諸兄歷落俱群仙。明珠孕蚌發光彩,瑜瑾在璞晴生煙。信知囊括自無咎,遁肥可以棲林泉。高歌擊壤天地寬,仰事俯育俱陶然。簡夫軒軒氣蓋世,飄飄直有凌云志。銀河萬斛洗胸中,日解千牛刃方試。思量展轉不得寐,零露瀼瀼鶴初唳。同輩諸弟賴琢磨,要使家聲無廢墜。乘風翩然好下來,素書先遣征鴻至。最念從兄及朝弟,自從生長無遺戾。臨池弦誦喜忘飧,清夜高談不知寐。江南江北萬重山,今年去年別時淚。在家長日思登天,到此何由能縮地。康寧足可齊中郎,好與榮也相頡頏。茅穿濺土利霜戟,寶劍出匣生寒芒。讀書可以繼祖父,有道自足輕侯王。我言再三爾當記,正宜弩力斯世康。
我在閩南君在吳,尺書三載寄君無。愁來但灑相思淚,一夜風吹到五湖。
日南留滯隔年期,猶許仙槎到未遲。小閣西風烏帽在,清江落日綵舟移。蒹葭倚玉慚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宣室應煩前席問,愿因民俗一陳詩。
中秋兩度他鄉月,千里嬋娟共仰瞻。絳樹新聲聞隔院,黃嬌美酒醉靈蟾。行尋短句吟難好,坐涉遐思看不厭。燈火團圞虛此夕,遙知猶未下筠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