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初歸自東郊
策馬殘陽里,寒云極目平。
林空霜野闊,水定草橋成。
敗葉隨風起,澄潭促浪清。
衡門何處是,新月一鉤橫。
策馬殘陽里,寒云極目平。
林空霜野闊,水定草橋成。
敗葉隨風起,澄潭促浪清。
衡門何處是,新月一鉤橫。
我在殘陽中策馬前行,極目望去寒云與大地齊平。樹林空曠,霜后的原野格外遼闊,水面平靜,草橋橫跨其上。枯黃的樹葉隨風飄起,清澈的潭水激起清浪。我的家門在哪里呢?只見一彎新月橫掛在天空。
策馬:用馬鞭驅馬,即騎馬。
極目:用盡目力遠望。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是在冬季,詩人于東郊活動后返回途中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平靜,詩人在歸途中面對冬日郊野的景色,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冬日歸途中的所見所感,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渭川終日坐垂綸,樂道安貧老此身。喜見熊羆占吉兆,特勞車駕到江濱。歸周已覺年將邁,佐業寧知志獨勤。千載畫圖留偉跡,令人歌詠想精神。
萬里皇華節,殷勤委巷尋。向來逢一飯,茲意失千金。易憶窮途事,誰馀往日心。茫茫燕市筑,曲罷幾知音。
我公兩器兼文武。談笑巖廊無治古。經顏綠發已官高,赤兒繡裳今仲父。我欲形容無妙識。頌穆清風須吉甫。望公聊比太山云,歲歲年年天下雨。
不到訶林久,悠然鐘磬音。戰爭成佛地,云樹幾人心。畫角孤城暮,春風古殿深。徘徊今夜夢,依舊在長林。
伐山萬鼓震春雷,春鄉家山挽得回。定自君王思苦口,便同金鼎薦鹽梅。
滄海青龍隱,長風白浪奔。晚來云色重,心不與天昏。
鑾輿行處曉風和,父老來迎臨大河。六師百里迷赤岸,萬馬一飲無清波。報主誰知寸心苦,臨邊自把長劍磨。定須遠紹甘陳績,還遣邊氓聽凱歌。
噇飯何妨香積飯,無塵一任世間塵。通身是口通身眼,口眼何曾賺世人。
千疊峰巒萬疊嵐,奔騰不斷至安南。雨從山下朝朝起,山上晴多見玉簪。
日暮連翩翼,俱向上林棲。風多前歸駛,云暗后群迷。路遠聲難徹,飛斜行未齊。應從故鄉返,幾過入蘭閨。借問倡樓妾,何如蕩子妻。
夕陽渡楚水,微雨集吳船。江風白浪起,君行若個邊。
共醉壺天莫問期,金龜當盡有朝衣。但令碧甕長年滿,便是狂夫不老時。行馬且看楊子宅,笙歌何羨習家池。逢辰不用瓊瑤祝,消得南山幾句詩。
汪洋巨澤控三吳,不為黃池入版圖。大禹功成遺鼎在,夫差侈極故臺無。淵靈尚護龍潛窟,國色才銷鹿臥蕪。神物在川輝日月,生民終古樂涵煦。
使過閩越極南隅,海島江岑混一圖。出沒云霞旋日月,不浮弱水得方壺。
南土烽煙息,窮邊草木春。暫逢無事日,欣對有心人。痛論憑誰聽,高言請莫陳。平生匡國分,寥落倍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