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韻贈潘楊二君二首 其一
今代潘郎老作詩,友聲相應速如篪。
燃萁短句寧論步,聯鼎長吟不待思。
武事解歌三箭定,文容堪頌萬邦綏。
從公更覓中和什,慚愧無因把蜀麾。
今代潘郎老作詩,友聲相應速如篪。
燃萁短句寧論步,聯鼎長吟不待思。
武事解歌三箭定,文容堪頌萬邦綏。
從公更覓中和什,慚愧無因把蜀麾。
當今潘郎年紀漸長仍擅長作詩,朋友間唱和就像篪聲應和般迅速。像曹植七步成詩那樣的短句哪里還需計較步數,聯句長吟也不用思索。能在軍事上高歌三箭定天下的功績,在文辭上也足以贊頌國家的安寧。我跟隨您還想尋求中和的詩篇,可惜沒有緣由執掌蜀地的帥旗。
潘郎:這里指潘姓友人。
篪(chí):古代一種竹管樂器,這里用“友聲相應速如篪”形容朋友間詩歌唱和迅速。
燃萁短句:用曹植七步成詩的典故,“燃萁”即煮豆燃萁,形容才思敏捷。
聯鼎:可能指聯句作詩,像鼎足一樣相互呼應。
三箭定:指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代表軍事上的功績。
萬邦綏:指國家安寧。
中和什:中和的詩篇。
蜀麾:蜀地的帥旗,代指執掌蜀地的官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與潘、楊二君交往密切,友人潘郎在詩歌創作和其他方面有出色表現,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潘郎的才能,既肯定其作詩才華,又稱贊其文武雙全。詩中對仗工整,用典恰當,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在詩人與友人的唱和之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滄海煙深碧浪遙,
魚龍奮起上云霄。
至今司馬雙題筆,
猶在天涯萬里橋。
當時十五正嬌妍,
選入宮中二十年。
誰料祇今三十五,
舞靴未蹋玉階前。
愁以成詩料,
吟來盡解憐。
細將殘柝數,
獨聽眾人眠。
不羨閑為福,
方知健似仙。
今年緣底事,
更負月初圓。
高人開宅白云中,錦浪桃花有棹通。好月為留清夜色,直將春水擬明空。
艷柳芳湖裊綠煙,春流長映白云天。鴛鴦鸂鶒催清泛,宛似乘槎北斗邊。
近日衰軀有病侵,
如何醫藥不求尋。
軒前密葉自成幄,
砌下黃花空散金。
閑看蜜蜂收蜜意,
靜觀巢燕壘巢心。
非關天下知音少,
自是堯夫不善琴。
梅子黃時細雨催。何人對雨怨黃梅。醋坊橋上賀方回。
山徑錦苞抽筍出,江船石首上魚來。金尊遮莫夜長開。
干戈擾擾恨何窮,
南北東西任轉蓬。
世事不堪長齟齬,
胸中賴有氣如虹。
長笑江都老一儒,西京應不乏師模。春風只眼還荊楚,襄漢澄源異鑒湖。醴酒敢期今日設,莼羹寧患此時無。分攜多謝諸朝貴,借譽無鹽過子都。
胄監三年錄腐儒,宮墻仰見圣規模。忙來行李輕千里,老去煙波負五湖。禮樂河間疑可復,文章西漢豈終無。襄陽此去知何補,空有狂言落帝都。
官左寧須怨業儒,乘田委吏是師模。心馳天柱春回柳,身謝京塵水到湖。閱世卻留雙眼在,買山真笑一錢無。銅鞮試聽襄陽曲,陳疏何妨又楚都。
日日行人過灞橋。乞君留柳兩三條。休教瘦盡小蠻腰。
當鳥語時花簇簇,動人情處水迢迢。憶初相識到今朝。
二十又加五,驚心歲月新。
一年更始日,昨夜未眠人。
竹馬看兒戲,梅花著樹春。
屠蘇才飲罷,談笑樂天倫。
陰陽妙理孰探源,
風鑒由來郭璞尊。
蔓草荒煙尋舊址,
相傳遺宅在長村。
舞衣乍折。笑綽約豐姿,去斗春色。偶到花叢,戲把輕衫低拂。舊游慢憶西園,思煞那時香陌。風來小,滕王夢回,換了仙骨。
濃花滿砌清碧。被淡月梨魂,寫成標格。好取唾絨馀葩,繡床描得。雨絲悄向裙邊,可惜粉痕吹濕。芳徑冷,王孫料應凄惻。
儒官冷落似村居,
蒲艾葵榴色色無。
卻有一尊春釀在,
醉眠猶勝楚三閭。
壓架駢枝露顆圓,
水精落落照晴軒。
微酸自是江南種,
尚忍因渠說太原。
高林杲杲日欲出,
卻視諸山云自入。
道人導我啟圓龕,
五百金仙爭突兀。
耀州燒瓷樸不巧,
獅子座中蓮葉繞。
亂馀得此鎮山靈,
莫恨當時賜田少。
世人變滅隨空云,
至人來往繇念根。
長眉下生會有辰,
摩挲笑視默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