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二首
高人開宅白云中,錦浪桃花有棹通。好月為留清夜色,直將春水擬明空。
艷柳芳湖裊綠煙,春流長映白云天。鴛鴦鸂鶒催清泛,宛似乘槎北斗邊。
高人開宅白云中,錦浪桃花有棹通。好月為留清夜色,直將春水擬明空。
艷柳芳湖裊綠煙,春流長映白云天。鴛鴦鸂鶒催清泛,宛似乘槎北斗邊。
第一首:高潔之士將宅院建在白云繚繞之處,錦繡波浪般的桃花水面,有木槳相通。美好的月亮為他留下清朗的夜色,簡直把春天的湖水比作明亮的天空。第二首:艷麗的柳樹與芳美的湖水繚繞著綠色的煙靄,春天的流水長久映照著白云藍天。鴛鴦和鸂鶒催促著人們輕快地泛舟,宛如乘坐木筏到了北斗星旁。
棹:木槳,此處代指船。
擬:比作。
裊:繚繞,形容煙靄輕柔飄動的樣子。
鸂鶒(xī chì):水鳥名,形似鴛鴦而稍大,多棲息于湖泊中。
乘槎(chá):乘木筏,傳說中仙人乘槎可游天河,此處形容泛舟的超凡意境。
詩作推測為詩人春日游湖時所作,通過對湖景的細致觀察與描繪,展現了彼時閑適的心境與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當為即興寫景抒懷之作。
兩首詩以“湖”為中心,從宅居環境、月夜湖景到春日柳色、泛舟之樂,多層次展現湖景的明麗與清幽。詩中意象豐富,語言生動,既描繪了自然之美,也暗含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寫景佳作。
國難徵兵日,君恩佐郡年。郡橫秦望雨,兵入薊門煙。眾謂波相及,吾知道固然。還期保障意,茲地股肱偏。
手撚黃花還自笑。笑比淵明,莫也歸來早。隨世功名渾草草。五湖卻共繁華老。冷淡家生冤得道。旖旎妖嬈,春夢如今覺。管今歲華須到了。此花之后花應少。
元辰清曉雪仍深,坐盼陽和變夕陰。自笑拙為宜蹭蹬,何勞佳節警侵尋。新歸且識還鄉樂,獨寐難忘在澗心。最喜寒梅猶未蕾,此時尊酒對誰斟。
衰年多病自宜休,避地棲巖事事幽。風檻落花催釀酒,雨窗啼鳥喚梳頭。柴桑剩著陶元亮,款段何孤馬少游。野衲村翁俱接近,茗杯香篆足淹留。
群山積莽蒼,莽蒼當座隅。萬木忻適所,境幽郁以舒。細霧宿陰洞,叢菉亭廣廬。東山抱遠志,栗里賦閒居。浮榮曷足縻,三徑不可蕪。歲華日向晚,吾道乃晏如。
江風捲釣絲,心事白鷗知。終日煙波里,持竿欲待誰。
舊聞隱靜庭前柏,虎嘯龍吟三十秋。我亦經營一丘壑,無根樹子卻須求。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漢,只恁嘵嘵問姓名。
湘東有一病,非啞復非聾。相思下只淚,望直有全功。
云舟輕漾采菱蕖,太液池中春雨馀。飛燕隨風欲入水,君王頻為結纓裙。
塞門迢遞雁門開,疋馬蕭蕭入楚來。從此云蘿成隱逸,不妨水竹久徘徊。歸田剩有閒居賦,觀國慚無濟世才。自是因君懷舊隱,望鄉頻上鳳凰臺。
卓犖才華間世賢,瓊林玉樹思飄然。學宗孔孟文風盛,業究孫吳武藝專。報國丹心恒耿耿,奉親誠意每拳拳。柳營正好承嚴訓,卻憶松楸旆又還。
翠黛生微暈,闌干下夕陽。亂蛙喧鼓吹,芳草滿池塘。歌按黃金縷,詩傳錦繡囊。焦桐誰自弄,還問蔡中郎。
巴峽堤橫濁浪旋,石梁蠡海永沉淵。雙魚展目期天日,千載傳文化鶴煙。卜祀須登九霄上,觀瀾可佇此江邊。山城已是歌漸歇,何歲重來問稔年。
誰家能有此花枝,紫焰凌霜晚出奇。正愛聯芳同一蒂,莫因連璧辨雙姿。容無俯仰偏撩酒,香豈尋常可欠詩。試向高堂占瑞應,會從花外見郊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