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陪鄔碧泉劉一佛李作屏茶話,北郊吊紹武君臣冢
橋咽花流,碣憑蘚篆,蒼蠅吊客仍稀。去矣王孫,萋萋芳草霜欺。烽煙嶺外驚人訊,馬首塵、偏向江西。小朝廷、幾日君臣,共穴狐貍。
江山又覺今非。甚彈丸黃土,尚占天涯。風雨靈旗,幾多猿鶴飛馳。杜鵑紅到荒墳角,學粵謳、北客題碑。祝山靈、大壑藏舟,莫任宵移。
橋咽花流,碣憑蘚篆,蒼蠅吊客仍稀。去矣王孫,萋萋芳草霜欺。烽煙嶺外驚人訊,馬首塵、偏向江西。小朝廷、幾日君臣,共穴狐貍。
江山又覺今非。甚彈丸黃土,尚占天涯。風雨靈旗,幾多猿鶴飛馳。杜鵑紅到荒墳角,學粵謳、北客題碑。祝山靈、大壑藏舟,莫任宵移。
橋邊流水如在嗚咽,碑碣上苔蘚如篆文,前來憑吊的人依舊稀少。明朝宗室后裔已消逝,如萋萋芳草被霜欺凌。嶺外傳來驚人的烽火消息,敵人的兵馬揚起的塵土,直撲江西。那小朝廷,君臣沒幾日,就和狐貍共穴了。感覺江山已今非昔比。這么彈丸大的黃土之地,還占據在天涯。風雨中靈旗飄動,多少忠魂飛馳。杜鵑花開到荒墳角落,北方來的客人學著粵地歌謠題碑。祈禱山靈,像把船藏在大壑一樣,別讓這墳在夜里被移走。
橋咽花流:橋邊流水似在嗚咽。
碣憑蘚篆:碑碣上長滿如篆文般的苔蘚。
王孫:指明朝宗室后裔。
萋萋芳草霜欺:用芳草被霜欺比喻明朝后裔遭厄運。
烽煙嶺外:指嶺外傳來戰事消息。
馬首塵、偏向江西:指清軍兵馬向江西進發。
共穴狐貍:指小朝廷君臣死亡。
彈丸黃土:指紹武君臣冢很小。
靈旗:出征時的戰旗,這里象征忠魂。
猿鶴:比喻忠魂。
粵謳:粵地歌謠。
大壑藏舟:典出《莊子》,意為把船藏在大壑,比喻守護好紹武君臣冢。
紹武政權是南明時期短暫的小朝廷,很快被清軍所滅。作者陪友人茶話后到北郊吊紹武君臣冢,當時南明已亡,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詞,表達對明朝覆滅的感慨和對歷史興亡的喟嘆。
此詞主旨是憑吊紹武君臣冢,感慨南明小朝廷覆滅。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朝代更迭的復雜情感。
樽前一曲奈何歌,千古英雄恨不磨。
女子在軍今莫問,君王愎諫向來多。
最憐秋雨添狐穴,誰與春醪酹棘窠。
一朽何須論異域,寄聲青冢太媕婀。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
驚鴉時繞樹,吠犬遠隨人。
出仕讒銷骨,歸耕病滿身。
世間輸壞衲,切莫勸冠巾。
朝衣無色如霜葉,將奈云安別駕何。
鐘鼎山林俱不遂,聲名官職兩無多。
低昻未免聞雞舞,慷慨猶能擊筑歌。
頭白伴人書紙尾,只思歸去弄煙波。
平羌江水接天流,涼入簾櫳已似秋。
喚作主人元是客,知非吾土強登樓。
閑憑曲檻常忘去,欲下危梯更小留。
公事無多廚釀美,此身不負負嘉州。
滑路滑如苔,澀路澀若梯。
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
泥深尚云可,委身餓虎蹊。
心寒道上跡,魄碎茆葉低。
常恐不自免,一死均豬雞。
老馬亦甚畏,愶愶不敢嘶。
吾聞虎雖暴,未嘗窺汝棲。
孤行暮不止,取禍非排擠。
彼讒實有心,平地生溝谿。
哀哉馬新息,薏苡成珠犀。
亭驛驅馳髀肉消,故山歸夢愈迢迢。
夜行觸尉那能避,旦過隨僧不待招。
雨后風云猶慘澹,霜前草木已蕭條。
衰遲事事非平日,醉里題詩亦復聊。
百夫正讙助鳴??,舟中對面不得語。
須臾人散寂無嘩,惟聞百丈轉兩車。
嘔嘔啞啞車轉急,舟人已在沙際立。
霧斂蘆村落照紅,雨余漁舍炊煙濕。
故鄉回首已千山,上峽初經第一灘。
少年亦慕宦游樂,投老方知行路難。
彭蠡萬頃波,胥江八月濤。所蓄蓋有素,末流故滔滔。
君子貴養源,毋事駕說勞。漢祖過百人,心動疑貫高。
田孟天下士,其忍負趙敖。處死且不難,視身如鴻毛。
髠鉗吾何畏,義命豈忍逃。乘輿忽至止,興運有所遭。
俛首與之語,議論誠英豪。回視漢廷臣,誰能出爾曹。
即日拜守相,泥涂升九皋。大閑不可逾,四維在所操。
我觀忠義傳,榮如華袞褒。置君如奕棋,百歲猶腥臊。
漁村把酒對丹楓,水驛憑軒送去鴻。
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萬里看無窮。
故人草詔九天上,老子題詩三峽中。
笑謂毛錐可無恨,書生處處與卿同。
括蒼水秀更山明,山水鐘情故一行。
黃卷本無閑事業,白頭卻有懶聲名。
幸逢哲匠求詩范,何用愁城戰酒兵。
三嘆遺音今絕少,先生還須預茲盟。
露泣啼螀草,潮生宿雁汀。
經年寄孤舫,終夜托丘亭。
楚澤無窮白,巴山何處青。
四方男子事,不敢恨飄零。
老來何物是生涯,一榻翛然亦自佳。
睡里山禽弄霜曉,夢回明月上梅花。
頗知常侍嫌烏布,未羨先生坐絳紗。
最愛灑窗風雪夜,道人施法復何加。
冷落何人肯見尋,斷弦塵匣愧知音。
傾家釀酒猶嫌少,入海求詩未厭深。
薄宦簿書常袞袞,中年光景易骎骎。
香匳贈別非無意,共約跏趺看此心。
試聽樓頭報幾更,暗塵漸歇夜方清。
但知貪賞千家月,不問滯留三里城。
延得簪纓還洞府,移將星斗下瑤京。
道心與俗元無礙,感耳何嫌下俚聲。
菜花開處認遺基,荒屋殘僧未忍離。
寺付丙丁應有數,岸分南北最堪悲。
金鈴塔上如相語,鐵佛風前亦斂眉。
野匠不知行客意,競磨濃墨打頑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