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云歌
華山秋盡多晴云,蔚藍萬里鋪龍鱗。
繽紛五色成錦繢,睢渙之水難具論。
平生五岳恣游眺,海外屢屢馳飆輪。
求如此云不易得,奇麗直欲無朝昏。
有時散作千萬疊,下映林木殷朱勻。
山家看云結茅屋,此竟不愿王公聞。
鳳城雙闕蘊佳氣,寵藹霞照何氤氳。
應龍鴟吻每遮護,隱拒下界窺天根。
荀卿作賦昧揣稱,太史奏瑞空斑{文粦}。
何如野觀得蕭散,蔭及艱難行路人。
因時灑潤或致雨,蓮華凈洗無纖塵。
巫山神妾安足擬,高臥合結陳摶鄰。
華山秋盡多晴云,蔚藍萬里鋪龍鱗。
繽紛五色成錦繢,睢渙之水難具論。
平生五岳恣游眺,海外屢屢馳飆輪。
求如此云不易得,奇麗直欲無朝昏。
有時散作千萬疊,下映林木殷朱勻。
山家看云結茅屋,此竟不愿王公聞。
鳳城雙闕蘊佳氣,寵藹霞照何氤氳。
應龍鴟吻每遮護,隱拒下界窺天根。
荀卿作賦昧揣稱,太史奏瑞空斑{文粦}。
何如野觀得蕭散,蔭及艱難行路人。
因時灑潤或致雨,蓮華凈洗無纖塵。
巫山神妾安足擬,高臥合結陳摶鄰。
華山秋末多晴朗的云,萬里蔚藍如鋪龍鱗。五彩紛呈如織就的錦緞,睢水渙水的美景也難以比擬。平生縱情游覽五岳,海外也曾多次疾馳漫游。像這樣的云景不易遇見,奇麗之姿晝夜皆存。有時云散成千萬層疊,映照山下林木紅得均勻。山民看云結廬而居,這等美景不愿讓王公知曉。京城宮闕蘊含祥瑞之氣,云靄霞光繚繞彌漫。殿脊裝飾的應龍鴟吻常遮蔽,拒卻下界窺探天境。荀子作賦難盡此景,太史奏報祥瑞也顯空泛。不如山野觀云得悠閑,蔭庇艱難行路之人。云有時灑潤成雨,洗凈蓮花纖塵不染。巫山神女何足相比,高臥應與隱士陳摶為鄰。
龍鱗:形容云紋如龍的鱗片般細密排列。
錦繢(huì):彩色的絲織品,此處比喻云色絢麗。
睢渙之水:《詩經·鄭風·緇衣》有“衣錦褧衣”,“睢渙”或指水名,代指色彩鮮明的水色,此處言云景勝過水色之美。
飆輪:快速行駛的車輪,代指遠游。
殷朱勻:紅得濃重均勻。
鳳城雙闕:指京城的宮殿,鳳城建闕為帝王居所象征。
寵藹:同“薆藹”,云氣密集貌。
應龍鴟吻:古代建筑屋脊裝飾,應龍為有翼之龍,鴟吻為獸頭,此處指宮闕的祥瑞裝飾。
荀卿作賦:荀子曾作《云賦》,此處言其賦難盡華山云之妙。
陳摶:五代宋初隱士,善睡,號“希夷先生”,此處喻隱逸生活。
此詩應為詩人游歷華山時所作。秋季華山晴日,云景奇麗,詩人結合生平遍游五岳的經歷,由云景之美引發對自然的贊嘆;又對比宮闕祥瑞的刻意與山野云景的自然,暗含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其超脫世俗的審美追求。
全詩以“云”為核心,描繪華山秋云的壯麗奇景,融合自然之美與隱逸情懷,語言瑰麗,意境開闊,既展現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亦表露其超脫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追求。
吟詩競盡月精微,自昔誰明造化機。
近作金波千道去,遠成玉鑒一團飛。
陽魂滿處因干父,陰魄虧時自巽妃。
笠澤漁舟都不問,醉中倒著綠蓑衣。
秋霖得晚晴,景色似郊坰。
山向閑中碧,云從闕處青。
簷牙抽宿溜,木杪掛疎星。
一枕便高臥,清風入暑欞。
篤敬古君子,公平賢大夫。
筆端知已有,券外得心無。
落日搖墻竹,凄風墮井梧。
蓄深施不盡,留與讀書符。
楊花滿地飛蝴蝶,釵梁露濕羅衣怯。
臉痕玉潤拂紅膏,顏色如花命如葉。
鯉魚風起蒲葉香,鶑啼燕舞春日長,墮紅殘萼斷君腸。
悮逐浮萍轉零落,自古佳人多命薄。
蟠空健筆虎蛟騰,九折羊腸萬馬登。
裁剸燠寒真見圣,牢籠泉石肯輸僧。
命意得了兔走穴,放字未安狐聽冰。
句法當頭飛棒喝,就渠言下辨三乘。
夢斷紅塵踏九衢,云山佳處借樓居。
采將瓠葉隨宜煮,拾得榴皮信意書。
未問我今忘我世,須知吾本愛吾廬。
黃公壚在花陰里,磊砢從君一破除。
安晚閑身晚更安,蛩宵無夢落金鞍。
通心白發難為染,對面青編盡耐看。
多謝紫萸占老健,喜招黃菊伴秋寒。
江城借黓生輕暖,忽有鳴蛙卻為官。
無象始無假,有形斯有邪。
盈虛憐日月,聚散笑煙霞。
一性亦無我,五行何況他。
誰能離火宅,吾與上牛車。
登臨興極未容還,拂拭緇塵扃秀間。
萬事已甘軒鶴老,一身聊擬磧鷗閑。
灘聲猶帶湘江水,野色遙分建業山。
雅志未容歸騎促,有情斜日尚蒼灣。
握手不禁別,庭梧聲欲秋。
云霄生腳底,田里付眉頭。
敬是禔身柱,和為應物舟。
卷旗蒲柳市,茶鼎雨颼颼。
溫明好天氣,猛憶湖山遨。
平堤到處柳,流水誰家桃。
樽斚選勝檻,笙歌喚輕舠。
百需不移具,一醉何庸逃。
膜鼓著日緊,紙鳶得風高。
買歸不論價,矜詡相為豪。
迅晷畧兩眼,柔飔搖三毛。
閙里夢已破,閑邊趣方牢。
摘桑暮西崦,浸谷朝東臯。
病來飯即藥,客至茶當醪。
云煙面目稔,筍蕨氣勢鏖。
腰頑渠稱鶴,腳硬難為鰲。
吾非東山謝,亦非華陽陶。
泊乎潛溪潛,萬事隨所遭。
筆力強于二石弓,文場早合擅元戎。
東西涂抹未為老,左右圖書那得窮。
三日窺牛酬壯志,十年到鳳策奇功。
更須傳取長生訣,蜜炬高燒不受風。
秋光拍塞小村墟,高下人家意自如。
屋底四蠶抽蛹細,墻頭三桂著花疎。
握兒早秫酒無限,杓子晚菘虀有余。
大似元豐年界好,天應容我老樵漁。
賣葑千艘底處藏,媧天濯熱臥湖光。
山云既雨猶相逐,水草無花亦自香。
野徑遍穿人借問,僧茶旋點客先嘗。
翻思舉世趨炎者,誰識蘋風五月涼。
吾道何通塞,人情自寂喧。
無羔還可茗,有鶴不須錢。
議論追嘉祐,聲名續貞元。
壽親惟此爾,一笑柏椒邊。